看完後讓我想到之前的石墨烯胎,
應該也是智商稅了。
文章關鍵字
我不用看就知道噱頭了,石墨烯
要單層才叫石墨烯
不然一律叫石墨粉
不過扣除掉名稱問題,加入碳粉確實對胎皮是耐磨是有幫助的
公路胎也不止維多有幹這事,irc加碳化米糠增加耐磨應該也算
賽車胎部分也有運用上
頂多算誇大廣告不實而已,實際上碳粉還是有他的功用
至尊星
那就好奇馬牌的加了什麼東西了,V牌不是也回歸用一般了(比石墨烯耐用?)本來想買,不過在過年有買到特價新HIGH肉,就沒買更貴了!
MING賢
至尊星 回歸一般是?不管是next 還是pro一樣都一樣加石墨粉,另外新款next是二級胎比一級耐用正常的
當年Vittoria打著石墨烯的名號推出新產品,其實有稍微關注科技新聞的人,大概也就是笑笑沒說破啦。

他們的「石墨烯」胎好騎嗎?我覺得很好騎,我很喜歡。價格有貴到飛天嗎?並沒有,就是新產品一定會比舊產品小漲一些的幅度。如果用到真的石墨烯,那價格應該不是用「恐怖」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

廠商提供好產品,也沒貴太多,使用者也就來場上下交相賊的老戲碼,沒事啦。XD
俠客中的俠客
MING賢 一般來說,片狀石墨,厚度最小也是到微米級,如果是將厚度做到幾十層的規格,厚度達到奈米等級,就會被通稱是石墨烯了,不過離開有段時間了,所以現在的規格特性就沒多瞭解了。
俠客中的俠客
石墨有分天然跟人造,標準方式就是以研磨粉碎來控制尺寸大小,而石墨烯跟奈米碳管則是以CVD的方式生產,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所以才能做到奈米等級,不過CVD的生產無法很精確,所以規格會是一種“範圍”
石墨烯在對岸的產能是以百公噸計的吧,而且,一票廠商在做,當然,這裡指的是多層的片狀石墨,再依粉碎的製程將其極小化。前面有人提到的碳粉,一般來說是顆粒狀,尺寸大小也會有其限制,大概最小是微米等級吧,石墨烯或是奈米碳管則是直徑或是厚度 (層數) 可以做到奈米,長度則還是微米。

當然,若要真正表現出石墨烯的特性,那當然是要單層的才行,但,無法量產,而現在的奈米碳管,石墨烯都以CVD的方式量產,產量都是非常的大,規格則跟價格有關,重點反而是如何有效地分散及添加,因為體積小,相對比表面積非常的大,且這類的產品很少真正用在導電上,雖然號稱石墨烯,奈米碳管的導電性跟機械強度是目前金屬材料的幾倍之多,原因就是長度做不出來,當材料不是連續性的時候,最終只能當添加劑並加以誇大的廣告噱頭,至於那些號稱加了石墨烯的產品功效如何,個人不予置評。

至於,在複材中號稱添加奈米碳管或是石墨烯的產品,其最主要的功用是在碳纖維跟碳纖維的疊層中,會有類似“填縫”的作用,以前廠商開發測試,性能會提升,但不多,加上加了這些材料後,除了成本提升 (早期價格很高),樹脂的黏度會大幅提升,會造成含浸上的另一種困擾,所以,現在也沒廠商在主打這種商品了,曾在業界混過,純分享。
三少爺 / SCOTT ADDICT 30 / PEUGEOT 208 / SONY XPERIA
俠客中的俠客
allenhuang1971 沒有喔,只是從早期的溶劑系統改為熱融系統,最多就是在針對耐高溫做的變動 (C夾碳框),以及做到最穩定的製程參數而已,倒是生產設備進步的比較多,相對預浸布的品質就會很穩定
allenhuang1971
感謝分享
MING賢
都不是.這算幫助度過上下死點.屬於迴轉比較慢的人才會用到.而且實際上非常耗能..而且效果也差..比較不耗能的方式是使用橢圓盤
id104140alex
矽膠強度有限,裝個金屬彈片(彈簧),彈力大壽命長!

這無花鼓的設計也很神奇,
看完也不知道怎樣驅動的,
又有中置馬達滿滿科技感,
不知道是阿6自吹自擂,
還是科技的展現。
智商稅

就是當您看得懂,想得清楚,就不用付錢買知識, 如果您看不懂,想不清楚,又想用使用這樣產品。那當然就要付出一些費用來支付智慧財產費用,只要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就可以了。

市面上的很多產品或服務,標榜著 黑科技,高科技,好像無人可以取代,但是探究基本也不過是基礎知識而言,但是透過 媒體宣傳,就變了個樣,死要錢罷了。

所謂的科學是需要 材料,工法,實驗,數據,測試,可靠度,耐久度,世界各方認定的標準,而且還要能商業量產。 如果只憑著一根舌頭,美女,帥哥 圖片就成了高科技,黑科技,這世界就變成了魔法世界,大家都是麻瓜,韭菜割了一潑又一潑。

這記憶金屬胎也很神奇,
之前忘了在哪裡看過,
市售時還能選喜歡的胎壓感,
說2024春季上市,
但都已經快夏天了都還沒看到。
俠客中的俠客
這個最早我有發過,可利呼最近也有發一段介紹的影片,裡面好像有廠商的連結,可以去找一下。
hsing0218
這個當初看到可利呼介紹時覺得很有趣,只要價格沒有貴到太離譜、外胎磨損到一定程度的更換也不會太麻煩,真的會很想試試看。
瘦的狠 wrote:
看完也不知道怎樣驅動的,


以這項產品而言,也不是什麼黑科技,就只是一個大型的 滾珠培林,培林的外圈套上輪胎,內圈用自行車車架固定而已,您可以看它的剎車裝置,夾式剎車,剎車橡膠皮 往外,就是這樣子而已,不是什麼無法理解的高科技產品。

一般的 滾珠培林 使用,都是培林外圈固定在框架上,培林內圈固定在轉動軸心上。以自行車的輪圈 滾珠培林 就是這樣使用,輪圈的軸心固定在車架上,培林外圈上安裝輪榖,幅調,輪圈,輪胎。當中置馬達動力透過鍊條,將動力傳達到輪圈的後飛輪上,就能帶動 整個輪組固定在車架上轉動。

同樣的原理,此產品的中置馬達可以透過車架內的 鍊條 或是 傳動桿 將馬達動力傳動到 車架 固定 內培林 的傳動機構,去驅動輪胎轉動。這樣看起來科技上不是也很簡單。

就像以前的飛行器都要依靠 飛機的機翼來產生空氣浮力,才能帶動飛機起飛。後來直升機的原理,直接接 機翼 轉動來產生浮力,所以直升機就再也不需要長長的機翼。
瘦的狠 wrote:
這記憶金屬胎也很神奇


我很懷疑這種 金屬胎面 在 時速 200km/hr 下,是否能及時剎車住,畢竟當金屬強度大時,是可以支撐住 2000 kg 的 靜態車身,但是車輛行進中 動態 剎車時,蝶式剎車能煞住引擎動力轉動,但是車身高速慣性移動的力量,目前科技只能靠橡皮與地面磨擦去抵銷慣性力量,沒有橡皮止煞,怎麼剎車? 台灣多雨潮溼的天氣更慘,車輛剎車滑行距離會更遠。
p205jack
鋼網外層再上一層橡膠,那跟現在一般的汽車輪胎製程都一樣,無法顯示出產品的差異性,消費者為什麼要買單呢?
俠客中的俠客
p205jack 因為不怕穿刺爆胎,他的胎壓是靠記憶金屬撐住的,而不是靠打氣,所以只要胎面沒被磨損,就可以一直使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