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1978 wrote:
18T很難買 我用昂貴價格買到一片

我18T也買到了.
11速的14T確定不能裝在10速上, 根本卡不上去.
現在就是拆掉12T, 14T, 把16T, 18T補上.
13T用Gearoop的飛輪墊片安上, 鎖起來很穩.
12-30T和12-32T都這樣改.
Sram跟Shimano都適用, 變速順暢.
有綿密也有大飛輪, 這樣的分配我覺得很滿意.

改飛輪其實可以獨立一個討論話題, 淹沒在這裡有點可惜.
jcchiou
就不會磨啊[大哭]...而且13/14都是不會用到的齒比, 留哪個好像都一樣
jcchiou
抽掉14, 直接13跳15, 也不會出現任何延遲, 所以靠壓花墊片就ok了
jcchiou wrote:
我18T也買到了.11(恕刪)


改飛輪話題我也覺得可以獨立討論

多年來我還在10s系統 能改飛輪後 加上超壓縮大盤加持

好像也不用升級11s 反正force20也相當好用 11s後變還能相容10s

還可以共用登山車後變 齒容超大 隨便都能上36t 只怕鏈條不夠長

不過噪音滿大的 我應該會買11s鏈條試看看效果

還有在考慮cs6600 16-27飛輪 組合6700 12-30的末三片

就有16-30的飛輪 只怕第一齒卡到導輪 可能連導輪也要改

話說我錯過整個11s世代 哈哈
jcchiou
我也是錯過11s世代, 當初看不起11速多一速卻一堆無用齒比, 現在...更覺得沒有升級必要.
最近也入手了303S

整體來說還不錯

就是低胎壓還很不適應






jcchiou
加油~這顆輪子會逼你練成迴轉數的[笑]
Shen7248
被你這篇分享毒到 XD
來更新一下
星期二(4/5)從北海岸回程的時候遇到破胎




一路補胎液走走噴噴到了紅樹林站




最後回家後一直到昨天 似乎都還有補胎液流出來 可是到了店家那邊把胎上的液體擦乾一看...




似乎什麼都沒流 第一次破胎 所以請店家協助泡水確認
洞已經補起來了...

看來真的店家用的不是氣密汁

不過從北海岸回家的時候 在路上也是噴噴停停....
明天再騎一段看看會不會再繼續噴好了...

2022/04/09 更新
再補一張圖...今天去繞了一圈回來看發現似乎胎有因為熱溶 所以洞自動補起來了


新的一年也要繼續騎騎騎
龍貝爾 wrote:
來更新一下星期二(4(恕刪)


建議從內側用狗皮膏藥補起來

然後裝進內胎繃緊固定

這樣才是一勞永逸

如果不想這麼麻煩 起碼也要用培根或是小花先把破洞塞小一點


除非你神經很大條是可以不用管他 不然騎出去心裡還是會有疙瘩
TONY1978
補胎液很多種 有的還有催化劑或是上述三秒膠密技 車店通常只會一招 不成功也只是雙手一攤
龍貝爾
4/9更新 看起來胎會熱溶 洞因此幾乎看不到了
無勾框出外很難找胎 我是建議妥善修復 別用賭的
龍貝爾
是有帶小花、備用補胎液跟隨身打氣筒 只是覺得應該用不到
因緣際會下, 試騎了車友的 Zipp 454 nsw disc
想說都同樣無勾高板, 就輕量了些, 會差很多嗎?
一騎之下乖乖不得了, 303S馬上被比下去.

Zipp 454起步爬坡加速全無重拖感, 非常輕快, 力道隨傳隨到.
陡坡定竿起步也不費力, 高速巡航有高板外掛黑科技破風.
這是真正的全能輪組!
鋁框跑零? 就真的只是好一點的爬坡輪, 性能完全不能相比.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啊, 定價破十萬, 再好我還是敗不下去.

Zipp 454 NSW DISC是追求性能的輪組, 讓你比賽上凸台用的.
Zipp 303S算Gravel輪, 追求的是舒適, 但熟悉輪組特性後, 速度也不會慢.

為了克服303S低胎壓的缺點, 讓我練成高迴轉數跟重心前傾的騎法.
如果當初買的是454, 應該就不會讓我領悟那麼多,
而只是利用鈔能力得到一組厲害的輪子.
TONY1978
買輪組是為了心裡的健康 這也很重要
龍貝爾
TONY1978 沒錯 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slr1 與slr0 原廠說是用同一個碳纖維框

但slr零大家的評價就明顯好很多 價格也硬很多

既然差異不是在框體

花鼓當然有差 但都有一定的水準

難道關鍵密碼是在輻條上
TONY1978 wrote:
slr1 與slr0 原廠說是用同一個碳纖維框
但slr零大家的評價就明顯好很多 價格也硬很多
既然差異不是在框體
花鼓當然有差 但都有一定的水準
難道關鍵密碼是在輻條上


看你用在哪裡. SLR0在爬坡上有優勢, 但平地或是爛路, SLR0與SLR1就沒什麼區別, 甚至SLR0在爛路表現更差, 因為剛性較高, 相對之下柔軟度就不好.

至於你說的關鍵是輻條那是沒有錯的, 並不是輻條的材質, 而是輻條安裝的幾何角度, 這讓SLR0的剛性更高, 另外花鼓也有不同, 所以高速與爬坡較有優勢. 但也是要這方面的高手騎士才騎得出來, 一般人騎SLR0並不會覺得更快, 也不會更舒服. 以下的網站有評價與比較.

https://cyclingmagazine.ca/sections/gear-reviews/wheelsets/giant-bicycles-premieres-slr-0-wheelset/#:~:text=These%20wheels%20have%20the%20same,Aerocomp%20on%20the%20SLR%200.

另外一提, SLR0早已停產, 被Cadex所取代. 至於SLR1則是長壽型, 繼續不同世代的都有在推出.
TONY1978
我的slr1是框煞 slr0是碟煞 我再來研究看看 謝謝
jcchiou wrote:
Zipp 303S我(恕刪)

有人質疑無內胎的威力, 我就稍微分享一下低胎壓又重重的303S, 在爬坡如何幹掉跑零.
西子灣是我長年練車地點, 因為有感練習效率差, 最近比較少騎了.

第一張圖就是今天下午去騎的, 改到7kg的BH G5配14XXg的C15跑零, 25C有內胎
我70kg, 均瓦286, 推力約4, 心跳163, 時間花了10分鐘01秒
第二章圖是一個多月前剛買功率計, 8.5kg的TCR配15XXg+80g補胎液的303S, 28C無內胎
當時72kg, 均瓦270, 推力不足4, 心跳168, 時間花了9分46秒

明顯看得出來持有功率計後, 騎車效率變好了, 更慢的心跳能摧更高的瓦數.
但實際成績是退步15秒, 還是輸給重1.5kg的車, 輪組還重200g
所以說, 輪子的性能不是簡單的看重量就能區別.





我沒有魔鬼訓練, 週TSS只有200~300, 跑長程也都是帶新手不敢騎快.
平常認真打課表的人應該很鄙視這種無效率的訓練吧.
jcchiou
個體戶沒有嚴謹的實驗設計, 所以僅供參考. 要表達的是低胎壓對上爛路, 可能會有較佳的均速 [^++^]
利口貝爾
我只能說以"功率"來說1級胎都差不到哪裡去 所以環賽也有過 OPEN 無內胎.管胎都有人用的情況..而且要記得 他們是有限6.8..滾阻多少國外實驗都做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