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hank wrote:最近要換一台新的公路(恕刪) Fitting,如果身體有舊傷,或者沒有長期沒有運動,還是會建議去做 Fitting。以你的情況,也可以思考一下你將來騎乘的方式跟次數。如果都是週末河濱短程騎,一年52週騎乘次數沒有超過70次,那你可能可以考慮終身調整。因為如果你一直騎下去,你的身體狀態會慢慢改變,可能半年可以去調整一次。但是如果你本身長期有運動,就算騎車後你的身體改變也不會很大時,你就可以選擇3D動態 Fitting。動態的Fitting 還是需要儀器去抓。當然,這是建立於兩個 Fitters 都是合格的...僅供參考
3D fitting 中壢崇越另一個終身fitting因該是96自轉車我是去崇越組車價格有到fitting免費的門檻調好其實就不太會自己東調西調崇越是3D動態fitting少了““動態””一般fitting是靜態所以騎乘時是動態吧!
我上次在中壢崇越做fitting車子動到的地方沒有很多(只能說我在別店家買的車,技師幫我調的很準...),所以工時不會很長。到最後是酌收費用而已並沒有收到定價,喜歡騎腳踏車的話我是覺得蠻值得投資的啦… 單車李 wrote:3D fitting...(恕刪)
有的年輕技師很鳥蛋連前變蹭鏈都調不好 還敢說幫你fitting老店的老闆除非有在騎車 不然fitting也只是大概講更深入點 車行老闆對與自己差不多身高的顧客能fitting差太多可能也抓不準車行的素質真的不太行 去給專業做很重要 至於靜態動態我是不懂
iamhank wrote:最近要換一台新的公路(恕刪) 會有差異,但並不是錢花得多就一定 Fitting 的好。免錢的,一樣可以做很好的 Fitting。你聽過 3D,我還聽過有 4D 的呢。關鍵是,你要是自己都不去弄懂 Fitting 的原理,那麼到底是好是壞,都是聽說的,到最後只能看誰敢收錢,收越高的,就以為會是比較好。收錢的,當然會強調自己比較好,而且還喜歡暗酸其他人,這很常見,畢竟這是吃飯的工具,但是,作為一個車友,如果不想當被宰的肥羊,還是要靠自己多了解、多做比較。這邊提供一些資訊,可以進一步了解的資訊。就算你是去找那種收費 1 萬元以上的 Fitter,設定完之後,還要能夠調整才有用。問題是,這種收費很貴的,不會告訴你全部的實話就是了。實話是 Fitting 有二種:一、合宜的二、完美的你如果要的是完美的 Fitting,那周邊配備也都要投資,光是曲柄,長度有三五種之多,你可能會一開始使用標準長度,但是,開始騎了一段時間之後,會更適合改用稍微短一點的,又或者長短曲柄交替使用-依照騎乘活動的特性進行設定。如果你要的是這樣子,那麼這個錢坑不會只有 5 萬元可以填滿,至少要多十倍,要準備 50 萬元以上來填坑。但是,實情是大多數人不會投資這麼多預算,沒有預算,花錢去買 Fitting,迷信偏方,會是奢侈的浪費。Fitter 早就知道這個實情,因此都跟你打包票-告訴你之後還可以免費做 Fitting。問題是沒有多的預算去投資配備,之後要 Fitting 啥啊,難不成是去調整座椅高低,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個唬人的騙術、噱頭。其實,大多數人真正需要的『合宜的』的 Fitting,更實際的是懂得 Fitting 的原理。只是那些收錢的 Fitter 才不會告訴你原理呢,什麼都教你了,就沒生意了,反而比較可能會把 Fitting 講得很艱澀、神秘,甚至是夢幻,畢竟這樣子才會有人一直跳坑囉。會告訴你原理的,反而是不收錢的,專門在賣配件的,因為不收錢,所以沒必要把 Fitting 講的多神秘,你有心的話,可以在買配件的時候,也交換到一些 Fitting 的常識。很單純的一個方式,在選購配的時候,一樣拿曲柄當例子,在選購曲柄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問賣家,哪一種曲柄比較好,然後去聽賣家的說法。不願意分享的、分享的哩哩拉拉的,就不要買,反之就與之交易,這是一個單純且可行的方式。Fitting 並沒有那麼困難,更不神祕,花點時間,把原理弄懂,自己懂得調整才是正解。我的立場很明確,是反無腦推坑的,以上資訊,自己參考囉。
我個人覺得騎車姿勢沒有絕對,只是差在運用的肌群不同而已,車只要能讓腳踩踏時伸直,騎久不會腰痠脖子痠,光是一支彎把能握的位置就這麽多,有時脖子痠時我也會暫時用手指頭握手把撐直身體,自己騎起來舒服就好,我才不信騎車有什麼絕對姿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