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各檔落差會不會太大,樓主可以用齒比計算機評估一下。
grx後變有多個穩定裝置

減少鏈條的跳動
rucifer444 wrote:
沒用過GRX,純粹猜猜
1、應該有需要。SHIMANO 之前鏈條安裝手冊就有如何決定單盤鏈條長度。但用普通後變去裝單盤時,你會發現後變一對小的狀態下,等於多盤的大對小。所以這種一對多的狀態,對後變消耗很大。同鏈條安裝下,SHIMANO 的GRX 後變下導輪的位置比較後縮,所以GRX後變專門為單盤打造,能在相同鏈條長度下,靠後變本體的設計收起多餘鏈條。(我猜是稍微長的後變本體,後向吊耳,把一些鏈條收在上導輪前,而下導輪就不會被拉到太前面。)
2、想個極限的例子,類似28T好了。28T的鏈條必定少於40T最少6目以上。在第一點說到,後變上導輪前這段距離是固定的,當鏈條變短時,在大對小時,下導輪就會已經被前拉,等到大對大的狀態,後變本體就可能被拉成一條直線,吊耳將會承擔全部的拉力。
除此之外,後變本體移動需要搭配飛輪齒片的角度。11-42應該是GRX後變位移最適合的角度,其它過小的飛輪,變速效率會變差。
28T比較極限的例子,但是比較容易想像。相信40T應該不是SHIMANO最低極限,但至少是一個安全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