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重量減輕法!是不是很危險阿!

連輪圈都鑽孔 真是佩服佩服 會不會整個變形阿
沒驗證過的東西
一切都是自爽的...
只能祝福這些人了..
呃.....走火入魔了, 剛好跟我的想法相反....

騎車, 主要的目的就是運動, 別搞錯了. 其次才是是速度.

所以, 我常常在練車時, 是加重負擔, 而不是減重.
比方說, 我用的外胎, 平時在獨騎, 練車時, 會刻意改用巧克力粗胎,
(為此, 我多買了一套輪組, 順便也可應付 off-road 需要)
還會多裝一個水罐, 塞滿車袋 等等.....
團體活動時, 才改用一般外胎, 這時, 就會覺得車車怎麼那麼輕, 那麼好踩.....

這個想法, 就像是古人練輕功時, 在腳上綁沙袋的意思是一樣的.

把我花了 大把鈔票買來的貴貴車車鑽到千瘡百孔? 才不幹咧.....
自己好好練車吧, 這個才是正途, 別為難車車了!
billy10 wrote:
葛葛! 看了你的照片...(恕刪)


100G很多的..

老實說, 這樣鑽效果不大! 花股能輕個10G就不錯, 車頭管那邊能輕個15G左右...

當然, 這些重量積少成多, 當你很在意這些重量時, 不無少補囉..


就攀岩車而言, 要輕的話, 有一些比較有效率的做法.

影響最大的是輪胎, 我切掉部份塊塊, 前後輪加起來可以輕快100G, 感覺起來很明顯.



要不然就是選用較輕的外胎, 重的外胎可以重要1.3KG. 輕的可以只有800多克, 而且還是2.5的寬胎...


其次有效果的, 就是零件了. 使用輕的零件還比車子上鑽一大堆洞有效... 比如. Spoke` crank ` BB `Rim這些零件的重量total加起來, 就能差很多了! 只是花的錢就會不少...
billy10 wrote:
葛葛! 看了你的照片...(恕刪)


其他車種是不是適合這樣搞我不懂相信你也不會很懂~~

若是攀岩車的話~~我相信你沒那一位葛葛專業~~

要是沒有參考價值那國外選手大概都摔死了~~也不用出一些鑽大洞的輪組了

其他人說的才是沒有參考價值~~頂多上來反駁爽一下~~練一下嘴砲~~連車子都沒看過都能掰出一堆理論~~

你們怎麼會知不知道搞不好原廠就是有想過這樣出車可是增加成本跟工序所以不出咧~~

還減輕孔~~金屬疲勞的甚麼鬼都來了~~原廠很厲害唷~~那G牌的怎會騎一騎就斷車架~~M牌的也會斷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那共匪生產的腳踏車應該都摔死人了吧...............
或許真的有瞬間8G~

但平日的0.0幾G的累績能持續多久?

不能說土炮,只能說相當有實驗精神,

搞不好玩到最後,也能玩出名堂咧~

祝福他
一個合格的車廠..在生產車架的時候

都會挑幾個車架上機台搖來搖去做測試

而且不是隨意搖個幾下就好

搖的次數也會達到上萬次,而不是幾百下

原因在於..有時後結構上的一點瑕疵..並不會受到一次震動就出現明顯效果,

而是在不斷累積下才會出現問題

鑽幾個洞在少數幾次的振動下..或許沒有明顯效果

但是那個影響是會不斷累積的..特別是金屬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金屬疲勞時..鑽洞的負面效果會更明顯

況且..鑽個洞能減少車身幾公斤?

2公斤?3公斤?

倒不如多努力運動..讓自己瘦個2~3公斤..

既不破壞車子本身結構..又達到輕量化的效果

這樣才應該是沒錢時應該做的輕量化..

安全又省荷包..

而且輕量化的成果還可以轉移到其他車子上..
ulimie wrote:
呃.....走火入魔...(恕刪)


http://www.vimeo.com/1331080

這個影片是攀岩車冠軍車手 Kenny Belaey 的車子...

可能其它的車種的運動我不是很明白, 不過就攀岩車而言, 車子本身不是用來騎快的, 是用來攀爬障礙的.

就因為如此, 攀岩車車手不只是平常要把身體鍛練強壯, 還要盡可能的將車子弄到最輕.

從影片可以看到, 他用的車子已經算是攀岩車中的頂級車種, 原本已經夠輕了, 他還再鑽那些洞, 盡可能的將車子弄到更輕..

下面再一個例子. 是另一個高級品牌的車種, 目前在騎的車手是Vincent, 他的車自己就做了這些改造..
http://koxx.fr/index.php?lg=fr_FR&sec=trial&pg=gallery&id=HDDB47a99696da07d



當然, 這種車容易壞也是事實, 但為了輕和求更好的成績也只能不擇手段啦.

一般這些有贊助的車手, 都會有兩台車以上, 一台車平常練, 比較會去做這些偷輕手法, 而另一台用來比賽的車, 就會做成這樣的地步...



像我這種沒有太多錢的, 就頂多只有一輛車, 為了求好的表現, 不只是常常努力的練車, 還得冒險把車車弄輕, 就是這樣...
咦~有電 wrote:
其他車種是不是適合這...
還減輕孔~~金屬疲勞的甚麼鬼都來了~~原廠很厲害唷~~那G牌的怎會騎一騎就斷車架~~M牌的也會斷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那共匪生產的腳踏車應該都摔死人了吧...............(恕刪)


其實你不也說到重點了嗎,明明就說原廠的車架未經加工就都會斷了,那你還認為它經得起鑽孔後的考驗嗎。
仔細想想車上的確有許多地方可以作這樣的偷重處理。
不過那是個人經過考慮後作的動作,後果也只有個人必需去承擔。
我是覺得就這麼簡單,既然作了,日後別後悔就是了。
frankyueh wrote:
只是鑽的地方要拿捏好...(恕刪)


frankyueh大
請問你的盤岩車 輪胎鑽的洞在哪......
看來看去真的都找不到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