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新車騎了兩個禮拜多
本以為上下卡已經很順利不會摔
但就在前天騎石門水庫跟羅馬公路
在羅馬公路標誌要上坡前零速摔了
我是習慣右腳固定 左腳脫卡上卡
上卡有時一次到位有時要卡個兩圈才可以卡上
結果就在上坡前有點斜度的時候
沒辦法滑行爭取點時間左腳上卡
坡度又開始上升時候
就往右倒了..... 人是擦傷而已 變速稍微有點壓到
要去找老闆吊耳調整一下了 有一兩檔會稍微延遲
應該不嚴重
就上卡的這次經驗來說 不知道公路卡會不會比較好"百分百"一次馬上順利上卡
就登山卡而言如果沒辦法第一圈就成功上卡的話
上坡前一定要特別注意
尤其是正在坡上脫卡又要上卡 感覺又更危險
所以我上坡太陡反而不敢脫卡 怕脫卡之後就要下來一直牽了
斜坡要上卡對我來講有點恐怖......
雙面上卡是比較妥當 因為不用低頭看說現在是哪一面
在平地有餘裕時間的時候倒是還好
如果在上坡中或者快要上坡時候真的沒時間給你看現在是哪一面..
不過登山卡確實是蠻好走的 但也不要太放鬆
地上磁磚濕濕的也是謹慎為上
感覺好走但也不能跑 有機會會滑倒的
提供給使用登山卡的車友們參考參考
sguitar wrote:
我是習慣右腳固定 左腳脫卡上卡
上卡有時一次到位有時要卡個兩圈才可以卡上
結果就在上坡前有點斜度的時候
沒辦法滑行爭取點時間左腳上卡
坡度又開始上升時候
就往右倒了.....
GCN有過一集就是在比較公路卡跟登山卡的入卡速度
這些主持人們平常都是公路卡使用者
並不是特別熟悉登山卡系統
但測試中兩者的入卡速度反倒是登山卡略勝一籌
測試中也顯示兩種系統都會有入卡不順利
要多踩一兩圈才完成入卡的情況
在斜坡起步的時候
有沒有入卡成功並不是那麼重要
推動你前進的力量是來自於踩踏
低速下車身的穩定是來自你的身體協調
你應該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有無入卡成功
結果出現入卡不順利的狀況
瞬間就慌了手腳, 全身協調性崩潰
才會發生有倒車的風險
遇到陡坡的情況
我會依靠經驗判斷自身腿力夠不夠
那種光看起來就覺得破20趴的陡坡
有定竿疑慮的情況下, 就會預先脫卡
以非入卡狀態含著踏板踩踏上去
雙面型小範圍踏板, 雙面林道型大範圍踏板
這兩種我都可以在不入卡的情況下硬上十幾趴的陡坡
(小範圍踏板會難一些, 更容易滑掉)
但此時的踩踏方式偏直上直下(重踩型)
以讓腳掌穩定在踏板上為重點
而非是有入卡的情況下以迴轉順暢為重點
稍微練習一下就能掌握兩種不同情況的踩踏方式轉換
個人積分:162分
文章編號:86283386
雙面個人覺得沒必要因為紅綠燈多時我左腳根本就不會上卡都輕放在旁邊,很難上卡的陡坡大概也快定桿了那不能馬上上還好一點不然可能直接摔車...其他時候就頂多起步腳多勾一下完全不影響騎乘。雙面我只會考慮如果有通勤需要另一面平面比較好踩,不果我是覺得如果常通勤有台便宜的通勤車可能方便點也比較不怕被偷...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