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雅書 wrote:
這顆LED廠方數據..
在1000ma時有180流明的亮度,
依此類推的話,*2就有360流明....
可以接受6V-24V的電源,
目前是採用18650鋰電2顆串聯,
估計可以持續2個鐘頭左右吧....
今晚夜騎再來實測一下!


這是用分光機測出來的亮度(即測光機一點亮瞬間)

DataShee裡應該會提到

測到1000ma 180流明時

LED(無散熱片)那時候的溫度是多少

另外GREE的晶片有 LV 1 Min:112 ~ Max:138 LM(700mA)

LV 2 Min:140 ~ Max:160 LM(700mA)

買的時候,最好跟跟賣方確認清楚
有不少朋友問我..材料如何取得?
其實我都是在網拍上找到的,
想當時我也花費不少時間才找出來的,
想要自己DIY的朋友,歡迎大家前往參考,
如果您有更好的路子,也請不吝告知!

180流明 LED
LED專用聚光鏡頭
定電流模組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愛生氣的猴子 wrote:
真的是太利害了簡直就...(恕刪)

其實..
比很多老舊機車的車燈還亮哩..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Jonry wrote:
兩顆以上鋰電池串聯充...(恕刪)


市面上的分壓充電器良莠不齊....
為了安全起見,
鋰電池還是給了解的玩家玩吧!
如果改裝在機車上,效果不知如何,看網站的資料,有12V輸入的定電流呢@@"~
awha wrote:
如果改裝在機車上,效...(恕刪)

我下一步就是要把我的老檔車改一下..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這種 大功率 LED 最好是再搭配 "鋁積板" 幫助散熱 , 再加上鰭片散熱

如果 在 "定電流輸出端" 加上 LOWESR 電容470u or 1000u 效果會更好(當然電源輸入端也加上是比較好)

如果以樓主 所提供的連結的定電流模組 建議不要持續點亮太久 , 電能轉換一定會耗功轉換成熱能 , 如果密封成這樣 散熱效果可想而知 (除非它是金屬外殼)
Roy0416 wrote:
搭配 "鋁積板" 幫助散熱 , 再加上鰭片散熱
...(恕刪)


首先要感謝您提供的建議!
我是有加散熱鰭片啦!
雖然面積不是很大,
但是行進間帶動氣流可以幫助散熱..
所以實際上觸摸感覺祇是有些溫熱而已,
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定電流模組..
因為實際使用下來幾乎感覺不到溫度的變化..
我想散熱應該可以暫不考慮吧?
至於您說的電容器..
不知道該模組內是不是可能已經內建?
若假設已內建,再外加上去效果是否更好?
再次感謝各位先進不厭其煩的提供建言,
現在我想找的是體積更小,
品質更好更可靠的"開關"
目前用的這個似乎有些不太可靠....
憶念十年久,雅音隨遠流:書籤邀摯友,留看落楓秋...
因為您的 鰭片是外露 所以散熱效果當然會好 , 可是考慮到防水性 需要再LED本體上一些防水膠體的話 會比較麻煩

所以 會建議 要上 "鋁基版" , 而且不用擔心 LED本體與鰭片間的絕緣問題


由於 沒玩過 樓主使用的那種 "定電流模組" 所以 不敢說它會有什麼影響 , 只是以能量轉換觀點來討論
(只要有電流流經的元件都會發熱)


LOWESR 電容 因為反應比較快 , 所以建議您 加上
(加電容主要功用是儲能+濾波,避免電壓不穩造成明顯閃爍)


開關的話 我只知道 台北光華的源達 可以去找找

我的話比較介意 "防水性"



我自己之前做的 因為防水與固定 遲遲無法上車...

看了樓主的固定方式 豁然開朗

還要感謝 樓主提供了 另一種方法呢!!
這............... 這 ............................ 比較下,我用的前燈,簡直就是螢火蟲級的........................
持續前進,直到撞上宇宙邊境的牆為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