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利用 2/26 ~3/1 的花東縱騎,主要目的,要用這實心胎來測是否可列為環島的標準配備,目前我已實測200公里回來了,只是原來要測400公里,但結果只測了200而己,就換回空氣胎走完後續行程了。行程說明:第一天:(2/26五)火車到花蓮,在花蓮附近繞一下了,跟空車時不一樣,有載10kg行李,但感覺很重拖,沒關係踩重一點就解決了,約30公里。第二天:(2/27六)一早從花蓮走台十一目的地長濱,數個大坡下來就沒勁了,回想上次環島,雖然體重有加重了約8公斤,但也不至於這樣,到寧埔前5公里(己騎約100公里),受不了了跟同行的換車,換車後車速就回來了,己在想到底是車框或車胎的問題了。此時己思考要換胎試試了,但找不到車店,詢問民宿得知成功有車行。第三天:(2/28日)寧埔出發的後一小時,還可以跟上同伴的速度,但很快又沒勁了。到成功唯一的車店,沒有法式嘴的內胎,我……….。再被告知要到台東看看了。乖乖50多公里,一路上過東河…..都不敢休息,同伴則有休息,並幫我找連假有營業的自行車店,我就專心一直 騎 騎 然後約同時到達,(台東大同路1號)老闆人很好,除了幫我換胎外,還將同行5人的車,清洗傳動設備。實心胎寄回彰化,找機會再試。換空氣胎後,一踩馬上感覺不一樣了,然後吃過午餐,一路往金崙走,40公里遠,還有上大坡,一路上同伴都笑稱我找了小朋友當幫手【走那飛】,己確定是實心胎的問題了,不是輪組的問題。第四天:(2/29 一) 金崙過南迴到潮州,一掃前三天騎不動的鬱悶。速度上說明:本來在懷疑會不會是輪組的問題,試騎時好好的,真正騎遠路,就不行了。確定是胎的問題。下陡坡時,實心胎約 35,空氣胎可以到52下2%的坡時實心胎約25還要踩才有感覺到速度,空氣胎35以上。平路:實心胎要一直踩、一直踩,才跟能跟上速度,空氣胎大力路踩二三下,就可並進與同伴滑行一陣子了。上坡:則更慘胎實心胎約10而己的坡,用空氣胎至少可以15以上。未換胎前下坡,我要踩才跟得上速度,換空氣胎後,變成我不用踩了。總結:總體感覺,類似騎在有層爛泥巴的土地上,會將行進中的慣性吃掉,必需連續踩,否則很快掉速。原來我之前測試時每次都只測一個小時,就認為不錯就開始推薦的方式並不週全。請參考這次的長途實測。實心胎免保養免打氣的等特性,較適合給約1小時內的通勤使用,(體力問題),實際長度途時並不適合。另:公路車胎的測試,目前不知如何,有消息時會在這裏放上連結,讓大家知道這胎的特性。
1777gq wrote:性能表現似乎還不錯 .除了 ~ 安裝上有點費工 . 價位稍高些 性能表現似乎還不錯 . (只是有點重拖而已)安裝上有點費工 (只要抓到方法+兩支板手,因不用裝內胎,其實時間跟換空氣胎差不多)價位稍高些 (我也是這樣覺得),等量有上來後,應該會降價的。
今天在南港世貿單車展試騎了這款車胎的車,我猜可能是抓地力較強的關係,所以有點拖(大概10%的感覺),遇到路面不平時的回饋感太硬,是瞬間震到屁股痛的那種硬度,我猜可能是胎裡那些固定栓造成。我覺得,這胎如果用在偶而才騎一次,短程限定的車款,例如Carryme之類的超小折,有它的實用價值,拿來長途旅行或運動的話,還是稍微不適合。
陳志昌 wrote:本次利用 2/26...(恕刪) 對!我的意思就是這種感覺,踩起來比較費力,如果自己騎不用追隊友,還可以慢慢騎。阻力來源我覺的應該是實心胎胎內造成,實體物彼此擠壓的摩擦力大於空氣。公路車的車友也不用花錢試了,雖然我買的是大陸製的胎,但差別不會太大的,踩起來真的比較重,騎長途會比較吃力,練腳力的好幫手。
陳志昌 wrote:性能表現似乎還不錯 ...(恕刪) 所以陳兄測試跟我當初所擔心的"實心胎阻力可能變大造成騎乘速度變慢"的結果相符合.因為每天通勤要騎10%左右的陡坡,如果會更費力我真的沒辦法期待700*24C了....Orz
farmer886 wrote:對!我的意思就是這種感覺,踩起來比較費力,如果自己騎不用追隊友,還可以慢慢騎。 因為我自己騎時,沒有比較,可以不用管他人速度。但騎時 1小時後,因慣性無法連貫然後就沒勁了,自然就跟不上同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