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北宜高速公路,每個禮拜至少開兩到三次北宜公路,而且都是夜間,在路上最恨的人就是從頭到尾開著遠光燈的人!身為對向車道的我第一件事是立刻減到很慢的速度,但是北宜公路的夜間行車因為還會有大卡車或慢車,所以車陣間常常是接近Bumper to bumper的距離,我時常擔心瞬間減速會被追撞。
這種只要自己好,不顧別人,這不是"污染"是什麼,什麼時候可以停止製造"污染"呢?把你槍燈收起來,不然就是有辦法打你前方地上的5公尺就好!
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用過M1的燈呢?用過在批評吧!
如果只是自己照前方爆亮、自己爽就好的話,用L2D太小了吧?可以再換更大的燈啊?
不會選擇久了會產生裂痕,碎裂的車燈
台灣之"光"DOSUN M1設計好像有點問題喔!
為什麼Dosun使用塑料材質作燈殼。
我在外商,外國人都有一個天平理論可以讓大家參考:
1.輕量化的考量?
要設計夠輕的燈,還是夠亮夠持久的燈。顯然為了長時使用,4顆電池的需求無法避免,輕量的考量在天平這裡已經次於持久的考量了,不然他們可以作一支2顆AA的燈不就更輕嗎?
2.造型、ID的考量?
產品的ID是市場上競爭很重要的因素,我相信開發塑料模具的成本及門檻,絕對遠高於NC工具機大量生產的方式,而且它會有自己獨特的造形,以跟其他產品區別!
我想,依照外形不會有人把M1錯認為一支槍燈吧?但是......先不要開轟,我從以前的MGC時代開始就玩生存遊戲,槍燈也買了幾支,從Xenon的買到LED的............老實說,槍燈外形差異不大,每家主張的特色大同小異,常見的結果就是比亮吧!
如果要開發車燈,卻要落入跟槍燈比拼競爭的窠臼,對自己產品有信心的廠商不會幹這種蠢事吧。
3.成本的考量?
塑料外殼的成本隨著生產數量而變化,量是降低成本的一個關鍵,塑料也的確有樓主說的老化、脆化的問題,但是它既解決重量的問題以及造型的問題,放到天平上量一量吧!這樣的總體成本是不是會比較有辦法作出讓較多數人接受的車燈呢?
不會有完美的產品的,如果有,你願意一支花多少錢來買呢?
天平再拿出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