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改裝緣由是因為已經騎彎壞了兩個後輪軸(改裝前的那個軸也歪了一點,第三根),在想到底有啥好辦法能更加耐重呢?

話說前輪都不會壞的(不越野飛躍),前輪在鋼絲平衡狀態下,外加軸承更靠近車架的情況下,硬是各種耐用。


研究了一下卡式散珠花鼓結構,發現到,卡式的把花鼓本體和棘輪當成了軸心的一部分來承重抗彎。
又想到,我軸心彎掉的輪子,要拆飛輪,套筒會有點進不去,因為軸在飛輪中間歪了。
那如果我在飛輪中塞一個軸承,利用飛輪來承重,不就可以防止彎軸了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想到的方法有3個:

1.正常車軸加掛第三軸承
好處:各種省功夫。
反正實心軸9.5MM或是空心軸9.8MM,一樣都不合標準軸承的整數,都要加工。

2A.用M10不鏽鋼牙條改裝,依舊使用散珠。
雖然珠擋螺絲的牙不合(正常實心軸是3/8"26牙,或是空心軸9.8MM細牙),但是想到可以把珠檔用9.8MM的鑽頭通孔,就可以「放上去」了。
好處:材質換成不鏽鋼,「看看」強度剛性有沒有比較高啊。

2B.用M10不鏽鋼牙條改裝,不過全部改成培林來看看。
好處:可以嘗試新東西。
壞處:各種東西,從零開始。


最終選擇最麻煩的方案,反正還失敗還有備選慢慢退。
由於網路上沒找到過螺牙軸心直接改培林的「詳細」文章,所以把我自己的方法來分享一下。


花鼓因為有軸承碗,尺寸還挺剛好的26MM,但是軸心都不是整數,在沒有車床可自己車一根軸心的情況下,完全不曉得前人是如何固定培林到軸心上。
(淘寶有各種訂製改裝培林用軸心,真是各種方便﹍包郵 JEEK 自行車軸承前後軸 培林花鼓改裝用實芯軸 高精度培林軸﹍﹍﹍﹍山地自行車花鼓軸心改裝軸承軸 折疊車公路車花鼓軸承軸心 包郵

購買五金

1.M10*1米不鏽鋼牙條=70元
2.軸承6000型雙鐵蓋10*26*8(內*外*厚)=57元*2
3.軸承6900型雙鐵蓋10*22*6(內*外*厚)=56元*2(22MM剛好是鎖牙飛輪套筒孔的內徑)
4.M10鐵螺母=0.9元*6
5.墊片=0.6元*N
6.4分(內徑12MM)不鏽鋼薄管=我拿家裡舊的,不曉得要價。


改裝過程有很多試錯,花了不少時間,整理一下大概的流程是這樣。
動手項目大概是這幾項:
裁切軸心
中央頂住培林的套筒
培林座

1.切一段180~190MM(後輪軸)的牙條下來。(不鏽鋼真的很硬,砂輪機切起來就是跟鐵有差)
2.套上培林到花鼓,量測到時要放在中央頂住培林的套筒長度。(兩側距離減去培林厚度)
3.切一段鐵管做套筒,我是拿4分(12MM內徑)不鏽鋼管,然後再切開側邊一點,讓他可以捲的更小(目標:內徑10MM),因為珠碗中間的孔太小了。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4.試裝,牙條套上套筒,裝入花鼓,兩側培林裝上看看能不能壓到珠碗的最內側定位,左右拉扯看看有沒有間隙,套管太長,磨短,太短,加墊片。
5.調整飛輪側墊圈套筒,讓中間可以塞一個培林,位置還要剛好在飛輪外側。
6.把所有的螺絲,墊圈,培林,找另一根桿子套上(套好確定長度是否跟車架鎖點寬度一樣),拿牙條對比,給培林位置作記號(準備加培林座),左右記得預留平均空間(有軸心鎖固的腳架記得那邊留長點)。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7.製作培林座,我不曉得大家都用什麼辦法,我是想到用鐵絲纏繞螺牙,有必要時再研磨到剛好的10MM。

心得1:M10粗牙牙距是1.5,我拿0.8(#21)左右的鐵絲纏上,未施壓前外徑是10.2X,拿培林擠過去,就變成10.0X,剛好一點點的緊配。但是才試騎40KM,鐵絲被壓扁了,改用0.9MM(#20)不鏽鋼絲。

心得2:鐵絲先在較目標細的圓桿上纏繞好,再拿去鎖上牙條。M10粗牙外徑9.8X,牙底直徑大概8.6,再考慮鐵絲的「彈性」,較硬的鐵絲要拿更小的圓桿,因為繞好會彈開。我拿8MM的圓桿來繞圈圈。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心得3:如須研磨,可以拿電鑽把牙條夾住,旋轉研磨(牙條另一頭靠在木板上平衡)。而且最好把鐵絲定位後再磨,因為磨小以後就不容易移動了(快摸不到)。換不鏽鋼絲時改用上電鑽+砂輪機磨,因為砂紙實在磨不動。

心得4:螺牙鐵絲塗膠固定,研磨時才不會移動?!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其他未試過安裝培林的想法:
A.磨掉牙條的螺紋,套上不鏽鋼薄管(側邊切開的那種)。
B.將螺母內徑的倒角加大到比培林內環稍大,兩個螺絲夾持固定。(但是懷疑培林懸空約0.1MM,久了內環會不會變形,或是螺母倒角接觸面太小,久了會凹陷。)
C.用M10的螺紋護套套上後,再研磨到10MM大小。

8.培林塗好油後裝上花鼓,塞入C型環緊配一下。(我用的花鼓珠碗直徑26,花鼓本身內徑剛好30,所以拿了2MM的幅條鋼絲,在22MM的車手把上彎成圓形後塞入。)
選擇緊配原因:配合承軸中間頂住培林的墊圈,希望能分擔軸向力給兩個培林。飛輪的第三培林因為「剛剛好」塞入,沒有緊配到,所以分擔不到側向應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9.各個摩擦面上油,先把飛輪側的螺絲和墊圈鎖上,插入花鼓和培林中,上緊另一側螺絲。
完成!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套個內胎防水林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用寶特瓶口剪個圓圈,貼上內胎做個飛輪側的防塵蓋。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DIY]鎖牙散珠後花鼓改「3培林」,這樣軸心能更耐重嘛?




改裝感想:
浪費時間!!!!
下一個要加強的輪軸,我肯定不把散珠改培林了,只加飛輪外側的第三個軸承上去就好。
因為一個「承軸」需要的各種配合實在太多,中間要有培林的定位卡點,還要有非常精密的培林安裝座,沒有專門工具改出來的成品耐用度實在堪慮。

第一次用鐵絲製作培林座,試騎後鐵絲莫名其妙跑了出來,拆開檢查,鐵絲完全被壓扁了,量出的直徑跟牙條一樣了。
然後還有承軸中間的套筒墊圈,因為不曉得上那買這種玩意(外徑要很細,中間又要有10MM的空間,還要很堅固),用不鏽鋼薄管切開的效果不是太好,如果硬鎖螺絲,是可以被擠扁的。
要不然就是要挖開珠碗,直接用螺絲對鎖,那就方便許多。

然後如果想分擔側向力給兩個培林,培林跟花鼓間的緊配又很難作到。如果作到了,到時又很難拆。


最後,主要的目標,增強承軸的耐重,我想這麼做應該有點用處吧,雖然以後拆飛輪都要先拔軸心,但是如果能避免軸心沒事彎掉,也是值得了。
要是還能增加點傳動效率,那就賺到了。


試騎感想:
騎了幾次,有一百多公里,裝在車架上的狀態好像還可以,沒有搖晃間隙。但是拔下車架時有一點間隙,像是散珠軸承預壓不夠緊的那樣子。
(備註:我當時磨鋼絲時有點磨過頭,有的地方只剩9.8XMM,所以培林上去時,左右(軸向)會搖,但是上下不會動。)

騎起來的均速好像也沒啥改變,重踩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變扎實的「心理作用」,不過因為和改裝前更換的東西差太多,實在沒有參考價值。
改裝前後換了飛輪,因為舊飛輪很神奇的,拆飛輪套筒的那個孔變形了,軸承放不進去。然後又換了鏈條,還把外胎也換新了。


===========20161222補充提問===========================
坐騎,立騎,抽車+搖車騎,這三種方式對於車軸的壓力,有差別很大嘛?
又會大多少%呢?
===========20161222補充提問===========================
文章關鍵字
其實兩大廠, Shimano 及 Campagnolo, Fulcrum
今天還在死守散珠花鼓,
散珠花鼓很可能比卡式培林多一點優勢的.
當然優勢可能要依靠兩大廠數十年工藝技術才能發揮.

wwx wrote:
[DIY]鎖牙散珠...(恕刪)
去買隻白鐵棒
外徑挑跟培林合、跟原本的輪軸外徑"別差太多"
再去買跟原本輪軸一樣尺寸的絲攻,直接攻下去
再裝回去
搞定
鎖牙的軸心材質比較差吧,
實心不一定比空心的耐用喔,
不使用快拆的原因是怕被偷嗎?

wwx wrote:
[DIY]鎖牙散珠...(恕刪)
雖然diy無價, 但既知淘寶, 淘一個培林花鼓的車圈好像不貴啊?
zack223 wrote:
去買隻白鐵棒外徑挑...(恕刪)

聽起來好像不錯,但是有好多點問題
要絞牙的套件工具不便宜吧,而且應該還需要虎鉗固定,更別說不鏽鋼能不能絞的動還是大問號!
工具貧乏的人加工不能...這方法就是自己加工一根承軸啊,是最高難度等級的DIY吧!


oldhan wrote:
鎖牙的軸心材質比較...(恕刪)


說材質的問題我覺得真的意義不大,因為也沒有「其他材質」的維修零件可買啊。順便說,空心軸我也彎過了。
我覺得主要還是軸承位置的問題吧,因為在上網找尋方法時,有看到一邊關於花鼓軸承位置演化的文章,不斷的靠近車架就是趨勢。
鎖牙飛輪的設計看起來是缺陷。

這麼爛的東西怎麼會怕被偷,便宜車架的變速勾爪造成兩邊定位不了,用鎖的比較簡單安心。

這是空心的。







albertmsi wrote:
雖然diy無價, 但...(恕刪)


我的重點是要解決承重問題,不是想要培林花鼓(只是順便改來玩玩看)。
看結構應該卡式的花鼓承重會比較好,因為軸承外移了,如果靠更換輪組來解決,飛輪也要換,每一台車如有需要也都要全換,換下來的舊輪組又變得很無用佔位置。用錢解決的確簡單,但是好像不是個「妙方」。

wwx wrote:
我的重點是要解決承重問題,不是想要培林花鼓(只是順便改來玩玩看)。


承重部分
如你所說
或許
最有效的部分是第三顆軸承
它把力臂縮小了

網路上見過
有人用6802ZZ (15*24*5)
就可以直接留用原本的的珠碗與珠擋
但受力面會很小 (應該說是受力線了)
因為是用珠碗與珠擋的弧度去受力
所以我買了軸承
卻還沒敢裝上

像你這樣
花這麼大力氣改鎖牙花鼓的應該不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