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書上這種前中年前期焦慮症狀,最近也讓我不幸染上,好聽一點就是德國人說的時代精神(Zeitgeist),事實上,也像是一種廣泛蔓延的新流感,全世界都是疫區。
出發南橫之前,抽空去oasis中山店找阿楷買貨架袋,調整mu-p24車況,他勸我至少要帶條內胎以備不時之需。
哇哈哈! 內胎?我好不容易得來的冒險之旅,怎麼可能用一條內胎來搞砸它?結論:因為深惡痛絕既平庸又缺乏驚喜的日子,所以我絕對不帶內胎(這…有邏輯嗎?!)


計畫行程(3天):
台北-(高鐵)-台南-(四輪接駁)-甲仙-梅山住宿-埡口住宿-池上-(硬上台鐵)-花蓮-(合法上小摺)-台北
騎乘時間(2天):
省20線公路59km(7號14時)至204km初來再轉20甲4.5km到池上(9號13時)

抵達高鐵台南站,等待大學同學友情接駁。話說雖然高鐵虧損又裁員,但是對cyclist真的很親切,請支持高鐵。

路過南化一貫道總壇,夜路走得比較多的W君說要拜一下,為了取信W嫂我們真的是來南橫,還傳照片給她。

賣山豬肉、炸溪蝦、蟋蟀的小攤子,我們買來配芋冰一起吃。歲月不饒人呀,感慨昨日帥俠,今日蟀蝦。

冰也吃了,餅也買了;壩橋也過了,楊柳也折了。Y君說就在甲仙揮淚道別吧!

才到寶來(80K)就看到這種鳥路,慶幸自己不是騎鳥車(Birdy)來。

100KM,很有精神的樣子,還不知道待會有慘事在等著。

下午5點多的梅蘭2號吊橋,很淒美吧。見獵心喜的我,把相機放在後車架上,準備來張10秒自拍…

結果,只等到第5秒,山谷起風,軟弱的腳架撐不穩,我的寶貝D80整台直接翻下橋下,直截了當,連橋面也沒沾到,直接落下8樓深的溪谷旁陡坡,像自殺一樣。
大叫一聲,連忙扒在橋索邊看著它墜落,鏡頭蓋還握在手上,欲哭無淚,像作夢一樣,不敢相信我的相機真的挂了!只有吊橋規侓的晃呀晃,長達好幾分鐘,時間彷彿停止,群山深谷包圍著橋旋轉,超寂靜~超寂寞~。
回過神,我卸下肩包,從橋索的空隙中翻下,爬過垃圾家具和岩石,手腳並用地往下7、8公尺,最後蹲在一塊幾近90度懸崖邊的岩石上,右手抓著芒草、左手抓著頭埋在土裡的麥克風線來保持平衡。僵持了5分鐘,還是下不去,腿開始發麻,天色愈來愈暗,一陣風吹來,讓我清醒不少,連忙爬上橋,尋找救兵。
待一牽車上路,雙腳同時抽筋,原來剛才是靠腎上線素爬回橋上,坐在路邊,又喘又渴,水也喝完,說不出的絕望,天色漸暗,只得繼續牽車向前。幸好,只約莫300公尺就到了梅蘭部落,這時前方偵測到一個小男生,我大喜,忙不迭小跑步追上前,小男生似乎查覺到異狀,也同時向前疾行,乖乖里地咚,那個快,估計是要趕回家打電動,我只好噙著淚,忍痛上車追。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藉由搭訕他,找到兩位布農族青年,救兵搬到。

綠汗衫的這位由距離吊橋旁約20公尺的地方,斜插步下溪谷來到吊橋正下方;戴帽子的這位則有鷹眼般的視力,從橋上就看到我的相機,指揮同伴由下而上接近我的相機。
奇蹟似的,在一大片河床岩石上有一叢冰箱般大的芒草,我的相機就掉在上面。

損害回報:18-200的鏡頭在廣角端會卡住,機身則有一些擦痕,基本上正常。代價金額:僱工營救1000元,相G王修理費6000元。

在了解我的車會軟腳之後,就暫時不敢玩自拍了。不過相機不能休息,因為有圖有真相--這裡是梅山遊客中心。

第一天住宿點:救國團梅山青年活動中心(109.5km,高度1014m)。晚餐要去斜對面解決,山上冷,吃湯麵最舒服。

房間大,自控空調,可以吹衣服,床好睡。舒適等級***。

對單車客來說,早餐若再配根香蕉就再好不過了。
今天要趕到埡口(150km,高度2722),對愛拍照的人來說,有趕路壓力。決定先一口氣龜上天池再拍。

這才是長青祠,一般常看到車友的照片拍的只是祠下的碑而已。

天池橋自拍,又來了。

這張保護區入口前的照片,是請一個突然出現的怪阿伯拍的,拍完他就往我身後的小路走去,我上車再望向那裡,他就不見了。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只拍長青祠的碑了吧,因為騎車的人最討厭走階梯。

刺蝟出沒,小心安德劣。

有拍出「艱險旅程」的味道嗎?

鏡頭壞了,坐在地上才拍得進去。

到塔關山登山口附近,已約莫來到此行最高點(2722m),我注意到有一塊整平的停車空間,想坐下來克掉2包POWER IN當午餐補充體力。剛好有一個阿伯坐在掀背廂型車旁,正用快速爐在煮泡麵,懷著僥倖的心情,我過去跟他打招呼,要求share在旁邊的一小塊樹蔭,結果這位正在等待登山客人下山的葉先生,還share了他的肉粽、熱茶跟登山常識 !


這張照片是想說明征服南橫會面臨:靠山壁騎會怕落石怕爆胎,靠崖邊騎又怕掉下去的窘境。

又遇到好人了:在大關山隧道口,遇到正在拍照的這家人,短暫交談後,他們開車進入隧道離去。3分鐘後,他們又回頭找我,跟我說山洞很黑又多坑洞,要開在我後面護送我過隧道,真是超感動。他要他的小男孩跟我合照,希望他長大後想步我後塵時,也會順利。這張是等我們過到靠埡口的這一頭,我要求與男主人在隧道口留影。

照例安德烈要在最高的路段與路上撿到的菓子合照,這次是芒果。

第2日住宿點:救國團埡口山莊。

埡口山莊座落在一塊山岰中。

小木屋,提供和式睡鋪,很冷,夜晚6度,除了水,沒有什麼可補給的。舒適等級*。

冷、無聊而且creepy的夜晚,整個山莊只有2個人住,手機沒訊號,安德劣坐在我的餅乾上。

埡口的特產。

溯游從之,道阻且長。

沒刨路就直接鋪了,怪不得路況比北橫差很多。

擦防晒油時被一隻如姆指大的蜂纏上,既不敢驅,又不敢打,結果落荒而逃,手套忘了拿(LEKI 灰黑)。

過了利稻,山路蜿蜒,下坡宜慢。

南橫東半段利稻以下隧道頗多。

山中的堰塞小池。

霧鹿附近隔橋遠拍mu- p24,拍完後開始構想200km處要怎麼拍,結果沒想多久就開始上坡,怎麼還有上坡? 又熱又累,從早上3件,脫到現在剩1件。

『就這樣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哈哈,沒錯沒錯。」
(拍攝方式:相機放地上用濕紙巾隨身包墊高鏡頭,將路標置於中央,走到鏡頭前適當位置,以10秒自拍嘗試構圖,成功後請拿「水瓶」製造效果。不要鐵齒喔,這裡是風口,有強勁逆風;再說,你面對馬路。)

下午1點到池上,感謝老天,我騎完了。找到久違的7-11先灌一瓶寶礦力,火車站前吃個素便當,裝車,傳簡訊報平安,然後為了省得跟站長囉嗦,買兩張到玉里的車票,上火車。

為了要換乘合法可搭載單車的列車,到花蓮站又得轉車,希望效率慢半拍的台鐵能儘快完成花東及南迴線的規劃,台鐵人車同行的規劃不能只到花蓮吧,慢吞吞的,商機都被自己貽誤了。
後記:
南橫之行參考了網路上眾家經驗,雖然想盡可能掌握它的路況以調節體力,終究還是具備很大的挑戰性,整體騎乘經驗在第四象限的焦慮與第二象限的流暢之間。挑戰司馬庫斯前曲-陽金單車P字山道家庭版
感謝行程中的朋友:
[大學ps研修3人組]:看大家宅成這樣,別說夏威夷了,我看這輩子沒機會一起在墾丁沙灘上把妹了。

[高中(高中是地名,大家別誤會)派出所警員]:我只是進來討些水,繼續睡,飲水機在哪?
[布農族D80山難救援大隊]:我的D80救回來後,患有嚴重的PTSD,沒機會再去探望你們的部落了。
[救國團顏氏兄妹]:開山路夠累了,到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受訓,還是坐高鐵。
[南區工程處開水車的大哥]:不用怕,上班摸魚是正常的,我不照你,你說這山泉水它為什麼泡茶好?

[從屏東帶人登山的葉嚮導]:沒錯!餓是最好的調味料,但是大哥…我只有帶調味料!
[獨自開車散心的郭放射師]:你攬著我自拍的那台相機很粉耶,那天放你鴿子的「女朋友」是女的吧?

[9天騎完3橫1豎的袁經理]:你說夢想要趁年輕實現,很強;而且第9天你身上還沒有怪味,更強!
[坐在副駕駛座伸出頭喊加油的辣妹]:你們的突然大喊總是令人驚嚇,而你們的離去又總是教我惆悵。

去不了法國的人,有空可以去北美館看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