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般的火車速度再怎麼慢都不是區區卡踏車跟的上的,
所以這次活動追逐的目標是台糖小火車,目標地是在雲林虎尾糖廠的運糖鐵路。
起了個大早帶著腳踏車來到了集合地點,建國一村的籃球場,
基本上像我這住外地的要找到這裡就是種挑戰了。



活動主辦單位是千里步道籌備中心雲林籌畫站,虎尾鎮大家長也來參與這次活動,
鎮長大人今天可是騎著腳踏車有頭有尾全程參與喔。



這次活動所訴求的願景之一是成立一條專為雙腳及單車環島的所提供的美麗步道,
千里步道運動始於2006年4月23日,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的公民行動,
經過簡單的講解後就踏出騎著單車追火車的腳步了。







一路上若遇到重要的的糖鐵地點都有專門的老師講解,台灣仍在運作的糖廠中,
虎尾鎮位居台灣雲林縣中央;因日治時期設有糖廠而成為製糖中心,又稱「糖都」
大隊人馬先沿著馬公厝線到高鐵橋下等待小火車到來。




隨著一聲聲的八八聲,黃色的德馬牌的五分車緩緩開過高鐵橋下,
虎尾糖廠的小火車是現在台灣僅存的一條運送甘蔗的糖業鐵路,
每到製糖期總吸引許多鐵道愛好者前來朝聖,慢吞吞的小火車與呼嘯而過的高鐵交叉,
代表著2個不同時代的變遷。



這間可是候車站喔,此站以前有辦理「客運」,故擁有售票窗口及候車室,
常聽老一輩的人講從前他們搭小火車可以跳下車,小個便,再追火車跳上車,
但對現在的我而言做都不敢做,想想就好了。




繼續朝著田野間的道路往集貨場出發,沿途都是綠油油的田野風光,
但...真的好熱阿...







終點9號集貨場到了,這時後拖著長尾巴的黃色小火車也開到了,但它是空車喔。








卡車裝滿甘蔗後,會開到裝車場的高台上,將甘蔗倒入蔗箱車中,
雲林的地方電視台也在採訪鎮長,講的也是糖廠鐵路在台灣近代歷史和地理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如何保留之類的,的確這條路線也可以說是國寶。



這時後滿載甘蔗的另一列車也開過來了,這輛可是滿載甘蔗要回虎尾糖廠的列車喔,
如果踏訪虎尾鎮,經常會看到一條條看似無用的鐵道,其實是因為還沒到採收甘蔗的季節,
但只要到了採收期(冬天到隔年春天的製糖期),就能看到一輛輛小火車悠閒載著甘蔗跑來跑去,
那就是五分仔火車最熱絡的時候,不過如今已經鮮少看見五分仔小火車來往的情景,
原因是使用糖廠鐵路的運輸率幾乎為零,除了有維修上的困難,造成維護困難也有安全之虞。
當然最後就隨著糖業的沒落,載運甘蔗的時代也跟著結束,糖鐵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如今五分車也只是偶爾運送原料,甘蔗副產品的交通工具。





最後再追逐一小火車一段路後就準備回建國眷村了,小火車就目送它遠去吧,
一般人都暱稱運送甘蔗的糖鐵小火車為「五分仔火車」,其原因是由於糖鐵的火車幾乎都小於台鐵的火車,
也比縱貫鐵路的鐵軌小,因為它的軌距較小僅762公厘比台鐵的1067公厘要窄。






回到建國眷村後就進入了本次活動的另一個主題,建國眷村保留行動。
虎尾建國眷村是日據時代神風特攻隊基地,戰備蓄水池、砲台、雕堡、防空壕等遺址處處可見,
國府遷台之後,接收虎尾機場,並且將分成四區的日本軍眷宿舍,設為建國一、二、三、四村,
作為國軍居住的房舍。 建國眷村再造協會正盡力爭取成為虎尾鄉土活教材。



建國一二村雖已荒廢,環境清新幽靜,而村中與週邊重要的防禦設施高砲塔台、防空洞等工構仍保持完整。
今天陪同解說的都是當初的住民,邊走邊講話當年.....

一群中年人,踏入荒廢多年的虎尾鎮建國眷村,熱切地探訪這片,他們從小生長的家園。
他們回憶小時候,最喜歡到地下通訊所內探險,以前試煉膽量的地方。
現今,帶著我們重回三十年前玩著躲貓貓的地方。














部分搬遷後眷村居民,知道眷村可以爭取保存,於是開始展開行動,希望外界關心建國一、二村的未來,

在雲林縣政府的協助下,努力進行眷村的文化資產保存行動,隨著最後來張大合照今天的活動也圓滿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