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台北最美麗的後山。民國89年7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出「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這十座山頭由東至西依序為:頂山(陽)、石梯嶺(明)、竹篙山(山)、七星山東峰(東)、七星山主峰(西)、大屯山主峰(大)、大屯山南峰(縱)、大屯山西峰(走)、面天山(活)、向天山(動),只要集滿十個拓字,就能向管理處索取挑戰證明書。
後來因故取消,95年公園管理處,將一般遊客較難接受,難度較高的大屯山西峰、南峰排除在外,改立「足印草山體驗自然」讓遊客能輕鬆拓印留念,藉此推廣登山活動,多接近大自然。
東西大縱走由風櫃嘴起登,經十座山頭下抵北投清天宮,全長約30公里,屬健腳級路線,也是百岳行前訓練的絕佳路線。
228當日夥同桃園長青登山協會的山友一行21人,走了一趟東西大縱走,回程在專車上和山友談起下一季再來一趟西東大縱走如何?山友異口同聲說:「好啊,我精神上支持你」。
得不到認同,今天就用自己的方式挑戰極限,看看能耐如何?
中壢出發,行經桃園一24小時營業的水果店,買了5根香蕉,經重陽橋遇臨檢,輕易過關。
抵達新北投開始找路,當見到復興高中的指示牌,終於可以放寬心,經過復興高中,暗夜裡獨自緩慢爬升,我的媽呀!這復興路三段還真遠,花了三個半小時財到達清天宮,夜裡風寒找個避風處補充體能。
由清天宮此處起登一路向上爬升,體能消耗甚快,先來3根香蕉預防抽筋。
0500 登山口沿石階上登,尚有路燈照明,走來並不輕鬆。
第一叉路口,左轉向天池,上次就是由此下山的,今日不取續往上行,抵面天亭平坦空地前,取左徑下行,接上由第一叉路口上來的主徑,右行,經過箭竹林,向天池仍沉睡在一片雲霧中。
霧雨中抵達向天山,本以為今日會是個大晴天,所以僅穿一雙涼鞋上山,沒想到判斷錯誤,給自己惹麻煩,石階濕滑,謹慎慢行。
面天山,強風吹襲氣溫甚低,濃霧罩頂,毫無視野可言,下行之路,步步為營,絲毫不敢大意。
平安抵達通往二子坪的大道,這是條不錯的越嶺道,值得來玩一玩。
面天亭內小休,接下來是原始自然的土石步道,是大縱走路線最難纏卻又是最精華的路段,捨棄這一段大縱走行程就遜色多了。
剛開始坡度平緩,漸漸地愈來愈陡峭,全程架設輔助繩,一番苦鬥終於登頂大屯山西峰,依舊是視茫茫。
下行之路並不比上行之路輕鬆,霧雨不停,苦也!
陡降處,拉繩成為絆腳石,卡在那裡動彈不得,費了一番手腳方才脫困。
抵達黃色敬告牌,提醒遊客要注意安全,以免發生危險,接下來有一段平緩的腰繞路,終於可以喘口氣。
此刻天候漸佳大屯山西峰已雲開霧散,清新可見。
往大屯南峰叉路口,腰繞路直行可通中正山,前行約10公尺,右側有一捷徑可下大屯國小。
繼續拉繩陡上,氣喘吁吁,終見一片天,太好了,快出運了。
抵達大屯山南峰,雖未見陽光,但視野已無礙。
大屯山西峰、大屯主峰、觀音山系、大台北盆地,一一映入眼簾,可惜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仍為厚厚的雲層所包覆,無法一窺其容顏。
下抵鞍部,穿越緩坡芒草林,這段路很棒,可快速俯衝過過癮
接上通往二子坪,大屯坪的步道,也正式宣告今日的原始自然的土石步道已結束,接下來路況雖然變好,但必須接受石階傷膝的折磨。
回首展望來時路,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面天山、向天山一字排開,感覺好遙遠,卻又這麼真實,不得不佩服自己這股傻勁,敢如此走上來。
大屯山主峰「驗」字拓牌,就在大屯山觀景台旁,一旁就是單車界赫赫有名的大屯山助航站,車友無不以能不落地由二子坪直攻至此為目標。應該沒有另外的瘋子和我一樣,由北投清天宮扛車來朝聖吧!
接下來可輕鬆了,不費吹灰之力,一路向下衝,前方的小觀音山系,勾起自己不愉快的回憶,一整片密不通風的箭竹林,望而卻步,聞之喪膽,到此踏查總是砍到手酸,傷痕累累。
二子坪步道是一條寬廣平坦的林蔭大道,假日時總是人滿為患,如果自己想偷懶,下面天山後就可以取道從這裡出來,但這樣就失去挑戰大縱走的意義,怕苦就不用走這一遭。
輕騎橫渡巴拉卡公路,來到小油坑遊客中心,小休進食,幹掉最後一根香蕉,準備登上陽明山第一峰--七星山主峰。
路徑是由小油坑候車亭旁啟登的,風速不小,雲霧時聚時散,難以捉摸,也許是天候狀況不穩定,上山遊客不多,所以不會塞車。
。經過硫磺區,一股熱氣迎面而來,剛好可驅除寒意。
七星主峰,沒有滿滿的人潮,但並不寂寞,因為滿滿的都是霧,一個人一部車在山頂上觀霧,很帥吧!
七星東峰一樣為雲霧所占據,雖無展望,但也無烈日,對我而言,這才是最棒的天氣。
下抵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七星山發射台,可以輕鬆一下了,此時的七星東峰頂已無一片雲,變化真快。
經夢幻湖,於越嶺高點下坡處接上中湖戰備道。
冷水坑遊客中心午餐,打電話給老婆報平安,並告知晚上7-8點會回到家。
228當日縱走時,在此巧遇96賢伉儷,這是繼司馬庫斯之後又一次相逢,有道是「無三不成禮」,下次會在那裡?,期待……
午餐後,經青山吊橋,取道擎天崗,路程雖然遠一點,卻反而快一些。
沿著擎天崗環形步道,欣賞草原風光。經擎天崗陽明山牧場教育中心,空蕩的
水泥房舍,看不出有什麼教育解說的功用。
環形步道與竹篙山叉路口,取右由碉堡旁通過,隨即捨石板步道,鑽入芒草叢中小徑,出口處有一木製欄牛的柵欄。
抵達竹篙山,立有一草」字拓印,有一對年輕人正在拓印,好心的告訴我,頂山「印」字拓印已不見了,回去後要打電話给公園管理處,希望能儘快重立。
回環形步道,抵達通往風櫃嘴與擎天崗三叉路口,遇牛群佔據步道,欲通過時公牛發出警告聲,緊急往後退回,脫下雨衣,靜觀一會兒,再慢慢地由最邊側通過,好險哦!
不遠處,步道旁有許多圓形木樁,應該把牛栓在這才對,但不知誰有這能耐。
磺嘴山生態保護區,山友熱情的寒暄,並主動拍照留念,感恩哦!
石梯嶺「印」字拓印樁被拔除,不知遺棄何處?旁邊有一「體驗自然」的風景照,沒魚蝦也好,暫代收藏。
石階步道走來傷膝,不僅人不喜歡,牛隻更避而遠之,寧可沿著一旁狹小的泥土路而行,也不願光顧,遇樹檔道,還會繞遠路避開,就是不走石階步道。
長時間行走其上,對膝蓋真是一大負擔,雙膝已感酸痛,腿部肌肉亦緊繃,調整步伐,放慢腳步,於杉木林中休息,補充體能。
有道是「行百里路半九十」最後階段的路程最是難熬,若意志不夠堅定,是很容易敗下陣來,因此無論多麼苦,多麼累都要撐下去。
離開杉木區,緩步慢行,盛開的紅毛杜鵑不斷的幫我打氣,經過草原,繞過山頭,路徑呈現下坡路。
驚覺自己已錯過頂山的「足」字拓印樁,但卻不願回頭,因今日主要的目的是大縱走的行程,而不是收集拓印,況且中間已缺一枚,回頭收集也沒多大意義,還是儘早脫離苦海,才是正道。
馬路已然在望,最後一個里程牌出現了,告訴你還有最後的200公尺。
下抵風櫃嘴,結束今日西東大縱走的挑戰,費時10時35分。
輕騎下山,經故宮博物院、重陽橋於19:17踏入家門,結束18小時的長征。

相關圖文請至陽明山西東大縱走

文章關鍵字
足印草山體驗自然


只記得用走得就有點累

您還扛車太令人佩服
阿淯... wrote: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台北...(恕刪)

阿淯大,您真是神人啊!佩服佩服!
https://eric-bike-travel-diary.on.drv.tw/eric.bike
真難以想像,
大屯西峰,南峰的繩索路,
徒手爬就很困難了,
扛車如何辦到的?
真神人也,
萬分佩服.
阿淯大,您很誇張耶...連大屯西峰/南峰都給他扛過去,
只能說佩服啊!!

我猜我們第三次半路相遇搞不好會在河濱自行車道....哈哈!
台灣.用騎的最美
阿淯... wrote:
有道是「行百里路半九十」最後階段的路程最是難熬,若意志不夠堅定,是很容易敗下陣來,因此無論多麼苦,多麼累都要撐下去。...(恕刪)


阿淯大哥~您這樣...真的是太恐怖了啦!!太過份了啦!!
小弟3/31日也有跑去騎夢幻湖那邊,因為是下午兩點多才出發,就沒有再扛車上七星山了,只到發射台就折返。
同「阿川大哥」請教扛車的距離和時間...才在計畫下次要來收集七星山和大屯山的主峰標高點而已~
而您...竟然這樣搞!!小弟真的是拜服

看您的遊記,小弟是直冒冷汗...您提到的那些路或山頭,因為自己都曾騎過或走過...但壓根沒想過會全部疊在一起來...重點是還扛著車...
您真正不是人啦!!這樣小弟哪敢跟您去「一日系列」真是找死啊~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阿淯... wrote: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台北最美麗的後山。民國89年7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出「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


阿淯兄:3/20參加朝陽的界寮縱走,朝陽嚮導群年紀60上下個個生龍活虎
朝陽年度三大縱走:界寮、陽明山、五四,完成其二就可獲頒「金雞獎」
阿育兄扛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不曉得該頒什麼獎
小弟還沒走過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才排入年度計畫咧!阿淯兄已走完加扛完
陽明山...小弟肯定是「走」過去的
阿淯... wrote: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台北...(恕刪)


神人出遊驚世駭俗....
淯哥每次PO文.......真會令我腿軟.
我還開始進入單車生活前,
經常在陽明山細出沒.
一年之中東西縱走會走個6~7趟.
至於扛車.............
壓根還沒想過這檔事..................

只能說淯哥您是我敬仰的神人




dannyunique wrote:


阿淯大哥~您這樣...(恕刪)


小岳,如果您真要嘗試扛車攻頂七星山,
建議您從小油坑登山口上去.
因為小油坑上七星山坡度較平緩,
也不用先登上七星東峰.

您真要走我就義不容辭陪您走一趟,
但是我是徒手上去.

暗淡了東西縱走,遠去了大屯群峰;
眼前人帶車飛耀,君讓偶欽佩不已。

七星主峰雲鎖霧,環形竹篙石板道;
磺嘴山熱情寒喧,夜晚思妻返家門。

今天朋友送兩瓶好多年的陳年蘇格蘭威士忌,很是順口,我隨便一飲就是半瓶多...

一夜夢醒,醉煙十扣
多情惹意,陽明奇景
人車相挽,身影瀰漫
思情悠然,隨處可安

窗下靜心化作詩
天地交替情於此
近望家中車依在
孤人不騎是為何˙˙˙˙˙
dolby_lin

願大屯山火山群峰早日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pulsar wrote:
阿淯大,您真是神人啊!佩服佩服!

+1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