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等待搭乘10:30的船,到莒光預計要50分鐘左右

今天去莒光島搭乘的船是馬祖之星,感覺比較大台舒適,一樣上下船要很小心,不然會連人帶車
下海

找了個靠窗的位置靜靜的欣賞海景,這班船先到西莒再到東莒,不過因為時間和景點的關係,所以
西莒並沒有下船,目標就是東莒的東犬燈塔

這是馬祖之星的外觀,裡面也相當舒適

一到東莒的外海,立刻就看到同島一命的精神標語,這島很小,人口也不多,約莫是南竿的一半吧

連售票等待的地方也是小小的

東莒的全區地圖,第一站,我們要先去大浦石刻

出發前再回頭拍一下猛沃港

一開始先沿著中興路,看到自強路右轉,這裡的天空好藍好漂亮,不過太陽很毒辣

騎到這裡之後看到氣壯山河四個字,我們就以為這裡是大浦石刻
拍個照之後便往旁邊的廢棄走進去

遠遠一看以為裡面有個人,走進一看原來是個假人

往營區走下去一看,一樣有個不知通往哪裡的通道

接著,我們以為看到大浦石刻後,就往回騎來到了大坪村,這間以前好像是時裝店???

往上坪山上去可以看到60戰備步道,這裡的兩旁還是有軍事營區,不能任意拍照

接著沿著中興路往下滑眼前就是福正聚落,也可以遠遠的看到東莒燈塔了

莒光教練場,相信許多在東莒當兵的都會被帶來這裡做基本教練

旁邊就是福正靶場

在福正聚落旁的旅客服務中往心下走可以看見戰車,還有人在海邊養羊

逛完福正聚落後繼續往上騎,眼前是一個大爬坡,在這麼熱的天氣下,這爬坡很要命,讓人
邊騎邊罵三字經

東西莒以前又叫做東西犬,因為兩座島很像是兩條趴著的狗,守衛著中國的閩江口,很像是
看門狗,所以東莒燈塔又稱為東犬燈塔

國定二級古蹟的燈塔,建於清同治11年(西元1972年),是離台灣最遠的國定古蹟

藍藍的天空配上白白的外牆,讓這裡怎麼拍都像明信片一般的美麗

這裡有展示館裡面展示歷任館長,歷史典故等

燈塔前這一道約30公尺長的石牆是以前讓堤油燈的人可以擋風用的,油燈才不會被大吹熄

燈塔居高臨下,船隻在遠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燈塔的內部簡介

這才是真的大埔石刻


當時的國防部長白崇禧

燈塔的建造者是外國人,因為當初各國列強在中國劃分租介,強佔貿易港口,這燈塔的設置
就是當初要讓來往的商船能夠有個指引的方向

歷任的館長

四周都是美麗的海景

往兩旁走下去看一樣是有大砲及廢棄營區

燈塔旁的兩門砲用途是在天氣不佳時,用大砲的聲音取代燈塔的光亮引領過往的船隻

這門砲似乎還有在使用

三面環海的礁岩

看到雷區的標語就是告訴你小心勿近

站在燈塔之下人顯得非常的渺小

出了這個門,馬祖的四天之旅也算是劃下句點了,因為怕馬鞍颱風經過台灣讓台馬輪停開
無法回台

瞄不準不打,打不到不打,看不見不打.......................................
那我大概都開不了槍了

這次因為騎腳踏車的關係,還是勉強買了一堆戰利品回家,不過一回去立刻發光,自己一點
都沒剩


回到南竿住了一晚後,隔天一大早六點半立刻去港口等待船位候補,因為我們沒有事先預訂

準備要上船離開馬祖回台了

從馬祖坐回台灣是早上九點登船,十點開船,約莫下午五點左右到基隆,所以大家還是會在床上
休息度過這幾小時

海上有一群海鷗一直跟著我們的船飛,可能是誤以為我們是漁船有食物吧,跟了有兩個小時
直到快到基隆港才離去

基隆港到了,旁邊停了麗星郵輪,看起來比台馬輪大很多

大家依序排隊等下船,結束這次五天五夜的馬祖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