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乘路線:
由桃園大溪出發,沿台七7線北橫公路至宜蘭,於宜蘭接台9線北宜公路到新店,之後轉110縣道經三峽,接台3線回大溪。
路線圖:

詳細路線請點Google連結:
http://g.co/maps/dh57n

下班已經快晚上9點了,因此上班前我已將單車拆好放入後座,下班後稍作休息,凌晨1點半左右出發前往大溪。

途中於關西服務區休息吃早餐後,約四點多抵達大溪,這次將家裡剩下的果凍包一次帶足,好處是不用沿途買,但缺點就是得承受這些重量,好友黃少還特別為我此行友情贊助了BCAA糖漿與飲品,希望能增加更多的耐力與續航力。


經過一番整備,車組好,檢查完成約四點半左右離開停車場,往今天的起點台七線0公里處出發。

清晨的大溪老街,街上沒什麼人煙,好奇的我騎進去想繞一下,卻馬上被一隻惡狗追趕了出來,只被吠沒被咬,真是有驚無險的一段開場。


老街一旁就是台七線的起點,從這裡開始進入了雙北的行程。

一出大溪市區,馬上來了段1.9km的險昇坡,這即刻的下馬威,立刻讓身體發熱起來。

來到第一個七,天色已稍轉亮,一路上照明充足,光線明亮,難怪車友都三點多就啟程入山,我這麼晚啟程,後段得摸黑的行程就更長了。

準備通過全長435公尺的百吉隧道,在洞口就能感受到迎面撲來的陣陣強風,讓原本就溼冷的隧道更加寒氣逼人。


天色已亮,來到復興鄉牌樓前。

復興鄉著名的角板山風景區,這裡規劃有形象商圈,方便遊客購買特產,增加本地居民收入。

復興地區海拔高度約410公尺,這一路爬昇坡度都還不算陡,可以讓你輕鬆慢騎,沿路欣賞明媚的風光。

這大峭壁也算是車友們的一處地標,看到這陟峭的石壁也代表羅浮村近了。


台七線沿著大漢溪河谷扶搖直上,這一大片寧靜無波的水面正是石門水庫的上游集水區。

由羅浮村入口遠眺復興吊橋。

美麗壯觀的復興吊橋,淡紫色橋身橫跨青山綠水間。不會太突兀搶眼,卻又能深深吸引遊客的目光。


我也來張大頭照,安全帽好像買得太小了,看別人戴起來都很帥氣,我戴起來卻像顆香茹頭。


經過羅馬公路路口照例一定要將車子放進水溝再拍張紀念照。

118號縣道即是所謂的羅馬公路,由羅浮通往新竹關西,亦是一條著名的單車路線,有機會再來環石門水庫一圈。

過羅浮後的道路路幅變得較窄,越來越有橫貫公路的Fu。

約七點左右陽光已爬出山頭,穿過公路旁的一幕幕竹簾,最期待看到這和煦的朝陽,雙北行程一延再延,本以為要等老二出生後才有機會圓夢,沒想到不經意的排休卻讓我順利踏上旅程,還好這段時間多多少少有在騎練習台,體力應該還hold得住,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小灰是開放式後下叉的老鋼管,為了增加固定輪組的強度得增加一片華司墊片在輪組與車架間,上次清潔飛輪後,忘記將華司裝回去,今天爬坡時飛輪側有些不牢,從天一亮開始我就持別留意路面,終於上天眷顧我,路上撿到一片生鏽的華司。
如果你曾留意路肩,應該很常見到這片小零件,一般都是公路養工單位所留下。不過除非你的車架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不然以現今的車架,就算撿到這片華司也派不上用場。

撿到寶的我立刻散發增加信心的光芒,差了一片華司,騎乘感就是有差別。

順光也來一張影子自拍照。

這片華司大小剛剛好,順利的套上輪軸,這樣上坡就能用力放心的踩下去。

路過北橫之星,沒要借廁所也不打算補給,純拍照而已。

這路段一旁有許多一叢叢的小白花,經過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覺神清氣爽、心矌神怡,暫時掩蓋了惡臭的柴油車輛廢氣。


騎了一段路後由另一個山頭回望山腰間的北橫之星民宿。

遠方山谷裡的那面石牆,應該就是著名的榮華大壩。

一般的山區道路都會在溪谷的低點有迴頭彎的設計,此處往往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景。

這小瀑布與深潭就是榮華橋下的無名美景。

彎道凸透鏡裡的公路風光,這片反光鏡非常完美乾淨,也沒被小石頭甚至BB彈敲出凹痕,才有機會拍出這樣清晰的畫面。

在非假日的時光,漫遊北橫公路真是一大享受,一片寧靜裡只有蟲鳴鳥叫與微風搖曳樹梢的音符,彷彿此路為我開,讓我沈浸在屬於一個人的北橫世界裡。

繞了些許山路,來到榮華大壩上游,數十年前這下面可是一片綠水,數十年後的今天卻是一大片汙積,雖然很納悶,但也沒留意過相關的訊息,可能我太久沒來北橫,lag太久了。



通過蘇樂橋後,停車拍照。

北橫公路上有數座造型優美頗具特色的大橋,蘇樂橋即是其中一座,堅固無橋墩的設計除了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行車環境,大橋本身往往也成為遊客駐足遊玩,拍照欣賞的新景點。

從這一角度可以更清楚一窺蘇樂橋橫跨山谷間全貌,橋體後方有原本的道路舊線,應該是畫面中那片崩塌造成路基流失,才另闢新橋。

再往上游前行,眼前出現一座遭破壞的壩體,看來是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毀的。對於下游榮華大壩的嚴重汙積,也許眼前的景象就是那未知的答案。


不一會兒功夫,轉個彎後公路上出現了另一座淡紫色拱橋,這是著名的巴陵大橋,一樣是座大地標,單車族到此可是一定要下馬拍照。
巴陵大橋不但線條優美,從這角度看去,背景還有一層層由低而高的山峰綿綿相連為背景,我個人覺得這裡是欣賞大橋的最佳角度,再靠近些就沒這份美感。

抵達橋上時已有兩位單車騎士在拍照,今天進北橫一共遇到3位騎士,1位已沿著羅馬公路離去,這兩位大哥跟我一樣都是要走北橫公路到宜蘭,不過他們的速度比我快多了,在橋上和他們道別後就沒再遇上他們。

難得遇上同路人,請其中一位大哥幫我拍張照,可惜我忘記牽單車入鏡,實為美中不足之處。


目送兩位大哥離去,我也得繼續踏上旅程,停留太久身體可會冷掉。

巴陵大橋的上游處還有一座鮮紅色的吊橋,看起來只供行人使用沒讓車輛通行,我猜想說不定是舊橋,答案有待確認。

小灰在大橋的紅線上違規停車,騎車開車就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只要不礙著別人,想停隨時可停,不會讓你錯失任何一片風景。

另一角度的巴陵大橋坐車的遊客只是咻的一聲快速通過,遊北橫公路不隨時停車欣賞美景,真為他們感到可惜。

九點整抵達海拔600公尺的巴陵,從這裡到明池還有20公里左右,得一路爬昇到1200公尺且沿途沒有商店能補給,雖然背包裡還有吃的,我還是多少買一些,順便帶瓶水,有備無患。
買東西時順便和老闆娘「喇迪賽」,老闆娘說近一個月都是陰雨溼冷的壞天氣,遊客少很多,這幾天天氣轉晴才慢慢吸引較多的遊客,如果再一兩個月後才來會遇上拉拉山的水蜜桃季,路上可是會塞車的,到時要來騎車,可是更辛苦、更危險耶!聽到這番話頓時讓我覺得這回遠征真是太幸運了。

離開巴陵一小段路,不知從哪殺出一條狗,嚇得我魂飛魄散以為它要咬我,還好不是,結果呢?這隻小黃不停徘徊在我身旁,忽左忽右,時前時後,跑遠了還是會停下來等我,簡直是隻開路神犬。

我試著叫它小黃,居然還會停下來讓我拍照,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車友也遇過這隻非常特別的狗兒。
小黃在上坡路段一路相挺,跟了我約十多分鐘,直到一處下坡,我飛快下滑,它才沒再跟來。

綻綠色的溪水看起來非常清澈,真是名符其實的山泉水,光用看的就讓人感到通體舒暢。

通過大漢橋時可遠眺上巴陵地區,要吃拉拉山水蜜桃去那兒買就對了。

公路旁的山泉小景,山區道路旁常會有這類小景,而且大多會在彎道的山壁上,有興趣的大大可稍加留意看看。

印象中這類警告標示大多設立在學校附近,近幾年隨著單車熱發燒,在山區主要道路這「當心自行車」的標示越來越常見,這是一件好事,代表我們單車族漸漸受到重視。


爬昇到海拔1140公尺的四陵,看到這塊牌子,代表大漢守衛站近了,前面會有一小段下滑後再往上爬到明池。

這座山頭有不少造型、線條頗具美感的枯木,猜想是曾遭雷擊或是森林火災後所留下來。

這株筆直的枯木高達近十層樓高,可謂一柱擎天。

下滑來到1090公尺的西村,此處也是縣界的所在位置。

縣界這裡還真是熱鬧,這位置是桃園縣復興鄉與宜蘭縣大同鄉的縣界,急彎標示不算,少說也還立了7、8根告示牌,這麼密集的標示騎單車都快看不完了,開車的在這裡還要過彎,真看的清楚嗎?還是兩鄉里輸人不輸陣都在比誰插香插得多?

隨著山頂越來越近,應該快接近明池森林遊樂區,路旁出現一株株火紅的植物矗立在護欄旁,像熱情的地主般迎接遊人的到來。




正當狐疑之際,一靠近拍攝,終於揭開廬山真面目,原來是紅葉,這紅色的樹葉真是特別,別說我少見多怪,人家真的第一次看到嘛!

我沒騙你,你也沒看錯,千真萬確,有圖有真相,紅得發紫哦!

在台7線65公里處前後,真是美不勝收,騎車我覺得還是太快,這段值得我下馬漫步通過,才不致枉費了這片紅葉美景。


才上馬我又下馬了,倒不是摔下來,公路旁有條涓涓溪流吸引我停車一探究竟。

這可不是一灘死水哦!而是一條會流動的清流。不但水位淺,還清澈見底,我心裡正盤算著這可是烤肉戲水的絕佳地點。

心裡正打著如意算盤,抬起頭來卻看到這面紅牌,不過還好沒說要罰你錢,只要你自行負責而已。

其實地上就有一處升火過的鐵證,原來和我一樣想法的大有人在。

路旁多得是這樣的大紅美景,要認真拍,夠你拍攝數小時了。


有紅也有綠,我一眼瞄到這片林子就被整片的翠綠所吸引,彷彿其中就躲藏著綠精靈般,讓我忍不住想多看一眼,也深深為這片平凡又引人目光的林子感到驚奇。

經過一個早上的爬昇與跋涉,終於順利抵達明池,這裡幾乎就是北橫公路的最高點,一日雙北的第一個「北」就快入袋了。

明池山莊入口。

雖爬上了高點,但卻沒太多的時間高興,山頭已起雲霧,這邊容易受到從蘭陽溪上來的氣流影響,中午過後很快也容易雲霧繚繞,變成灰濛濛的一片,屆時要下山除了危險也會更加辛苦。
所以在明池這裡我只簡單吃了塊麵包,便速速下滑離開。

景色優美,環境清幽的明池山莊,聽說住這裡氣氛很好,可讓人充份放鬆,享受山林間的清靜,但要價不菲哦!

明池山莊一景,在這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山上坐在樹蔭下可是會稍有寒意的,我選擇坐在階梯上曬太陽啃麵包,這一來舒服溫暖多了。

一朵朵開的爭奇鬥艷的杜鵑花,每一朵都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這杜鵑平地也很常見,但總覺得這裡開得特別讓人驚艷。

明池旁設有木板棧道與護欄,還沒下去散步,在此就能感受到那份神秘又有點虛幻的美。

在青山映襯下的綠池,這片美景你說多美就有多美。

雖然心裡擔憂著起霧會為行程帶來變數,但聽人家說這裡起霧的感覺就像置身仙境般虛無漂渺,有機會真要來此夜宿一晚。

出明池後還有一小段上爬,就像坐雲霄飛車爬上最高點,期待的時刻終於來臨,前方已看不見公路的延伸,即將展開十多公里的下滑,高度將從一千兩百公尺左右驟降到三百公尺的高度,難怪大家大多走西進東出的路線。

從山頂這邊遠望蘭陽地區,仍是灰濛濛的一片,希望不要變天才好。

來到著名的三七地標,跑雙北這點可千萬不能錯過。

我終於來到777了。

今天輪組的問題不少,前面雖撿了一片華司墊片來固定輪組,但從巴陵開始輪組就偏擺越來越嚴重,一檢查原來是輪組的適正螺絲鬆動了,而我身上的隨身工具沒辦法處理這個問題,一路爬坡重踩下整個後輪嚴重到左右偏擺約5~6mm,不但重踩時輪圈會磨到煞車皮,碼錶的感應磁鐵也會敲到車架上的sensor,輪圈轉一圈輪子就會發出一聲「扣」的哀嚎聲,為了保住sensor並繼續前行,我只好改變輪圈上感應磁鐵的位置,這樣至少還能騎下去,但必須犧牲計程的功能,也就是不知道騎多快?騎多遠?很難配速,只能參考道路的里程牌,里程數也停留在75.69km不再增加,並期望輪組千萬別掛點,不然這次的雙北可能會殘念。

在82km路牌下方發現一條往生的蛇。

這條比上次遇到那條大尾多了,應該剛掛點沒多久,蛇皮上還有些許光澤。

很快地,下午一點左右便下滑抵達百韜橋。

幾個月前才從這裡上攻梨山,這次故地重遊,心中真是倍感熟悉。

蘭陽溪河床上的農忙景象。

百韜橋下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台七線宜蘭到百韜橋這段上次記錄過,這次就不再詳加記錄,有興趣的大大請參考我的熱血一豎(宜蘭–梨山)。
而到宜蘭的這段道路,砂石車非常多,路面也因此泥濘不堪,除了會讓車子與背後噴滿汙泥,也隱藏打滑的危險,但也只能這樣一路戰戰競競的龜到宜蘭。

過松羅後路旁有間土地公廟,廟旁還有放置沙發可供休息,我便奉上我的補給品來感謝土地公一路保佑,順便稍作休息,也拜託土地公保佑我的輪組能讓我撐完整段行程。

車子經過剛剛那些汙泥的摧殘早已噴得慘兮兮了,不過我現在為了省時省力都直接騎到加油站,用投幣式的水槍直接沖洗,兩三下便清潔溜溜,但事後該上油的地方一定要確實上油。

土地公廟旁就是整片香味撲鼻的蔥田,我坐在一旁靜靜欣賞這看的見又又聞得到的鄉野美景。


在員山路段附近,田野間出現一幢幢漂亮又精緻的別墅,錯!其實都是民宿哦!歐式、日式、中式、美式的都有,任君挑選,不出幾年也許規模會和清境那邊的不相上下。

路過金車企業的威士忌酒廠,上次經過這邊天還沒亮,黑鴉鴉的一片,這次補拍一下。

這座酒廠生產著名又好喝的葛瑪蘭威士忌,聽說是一支從國外紅回國內的好酒,我喝過一次就愛上那口感與香氣,下次一定要找機會來這裡好好參觀,有喝酒的朋友,我也順便推薦你這支國產美酒,相信一定深得您心。讚+1。

為了避開宜蘭市區繁忙的交通,進入市區前我選擇左轉環河路,沿著堤防行走,希望能以最短的時間通過宜蘭市區。

走環河路紅綠燈較市區少多了,但其它駕駛員也會有同樣的想法,因此這段路車流不小,加上這是砂石車行駛路線,還會有許多砂石車從身旁呼嘯而過,和我一樣想走這條捷徑的車友請特別留意。
沿著道路走會看到往礁溪、羅東的告示牌,只是告示牌上的道路編號有被人動手貼掉,在計劃路線時,google map 上還清楚看到道路編號,猜想應該有新的外環道取代了舊有路線。

進入台9線後很快就來到礁溪鄉,開始雙北第二個「北」的行程。不過從這裡到北宜公路可還有一大段路呢!

來到礁溪經過礁溪車站。沒事,丟個垃圾而已。


礁溪是著名的泡湯勝地,公路旁有個地景廣場,免費提供遊容或民眾泡腳服務。

看到這麼完善貼心的公共設施,實在很想脫下鞋子去泡腳,讓疲憊的雙腳放鬆,享受這池礁溪泉水,但行程已落後,只好繼續上路,等待來日另外安排。

沿著台9線來到北宜公路入口,標示著離坪林還有32公里,其中有一半是又陡又彎的上坡,今天的第二輪主菜要上場了。

進入北宜公路沒多久即開始以之字形爬昇,有多處像這種大坡度的迴頭彎。

由於公路成之字形爬昇,所以同樣的景色得重覆看好幾遍,只可惜天候狀況不佳,無法呈現出頭城的平原美景。

經過欣賞夜景的著名景點,「騎士休息站」。
夜晚從這裡可欣賞頭城地區的美麗夜景,之前看過別人拍的照片,不論看日出或賞夜景,這裡都是非常適合的好地點。

隨著公路上升,宜蘭外海的龜山島越來越明顯,只可惜今天天氣多雲且灰灰的,無法很清楚的看見龜山島。

就是這類的黃色告示牌,吸引單車族前來,越是有難度的路線,越是激起大家的企圖心,我們還真是自虐。

經過1個半小時的奮鬥,終於爬上縣界,重覆的景色,綿延不絕的陡坡,難怪車友說雙北的這段路騎到最後,會越騎越「靠~~背」。

縣界位處山頭的陵線,風勢非常強勁,在此上個廁所,添加衣物後便盡快離去。

往新店的天空望去,天色還很亮,待會兒要下滑到坪林,趁著天色還早快快上路,可以減少後段摸黑的時間。
由於雪山隧道只開放小型車與大客車通行,大貨車與聯結車都會行駛北宜公路,讓我們爬坡必須吸入許多車輛廢氣,日後若要再挑戰,我寧可只騎北橫公路,北宜公路就算了,反正有騎過就好。

下滑一個小時後來到茶葉的故鄉–坪林,此時適逢黃昏,圖為坪林橋旁夜景。

從坪林要到新店還有最後一個山頭要爬,根據手上的參考資料估計還有10公里,三百多公尺的落差,爬過這山頭就能一路痛快滑行到新店,完成一日雙北的行程。而這裡到新店也沒商店可補給,先到便利商店買些吃的和飲水再上路。

離開坪林後隨即進入摸黑騎行,公路上只有幾根路燈,照明得全靠車燈,只有公車的候車亭,燈火通明如漆黑深山裡的一盞明燈,是停車休息或維修車輛的最佳地點。如果凌晨三點就能從大溪出發,也許在天色全黑前就能到達新店。

由於昨晚下班都快晚上9點,在休息沒幾個鐘頭後,便驅車前來跑一日雙北。這段雖不是最陡的坡,但最後這座山頭跑得很辛苦,很明顯感受到體力極速下滑,踩踏的感覺已變得沈重許多,在一次次不停的迴轉下,終於來到石碇四分子路口,剩下的就剩溜滑梯下新店了。

順利抵達新店市區,來到台9線與110縣道的叉路口,我的雙北之旅算是挑戰成功,剩下從新店經三峽到大溪,要走110縣道回到停車的地方,就當一般的夜騎,慢慢地騎就好。其實這段路還有三十多公里,跟些微的起伏,最難騎並讓我最不習慣的是一路上都有公車、計程車、機車在慢車道與你爭道,讓我這雲林來的鄉下人嚇個半死,都九點了還車水馬龍,怎麼這麼熱鬧?


後來我發現從公車上下來的,大多時穿著制服的學生與衣著光鮮的上班族,我這才恍然大悟,在大都市這時段都還算是下班時間,大家都由新北市往三峽的方向回家,難怪騎得這麼辛苦。乾脆停車吃點熱食,今天吃了一大堆果膠食品與運動飲料,胃裡面都有些酸酸寒寒的,來碗大腸麵線暖暖胃真棒。

不吃還好,一下子胃口大開,再加點一盤臭豆腐大啖一番,吃得有點多,後面花了好久才慢慢消化。

沿著110縣道一路上上下下的來到了三峽附近。

110縣道來到三峽市區,前面要左轉台3線回大溪。

進入台3線後照明充足加上是四線道又有慢車道,此時路上的車也少多了,好走的很,前方告示牌標示距大溪剩5公里,今天看到這面牌子最開心了。

台3線進入大溪前會有些許路段是全黑又是大坡度的情況,不過跟北宜公路相比,這容易多了。圖為由新北市要進入桃園縣境。

再次看到熟悉的大溪牌樓,時間已快午夜十二點。

繞了一圈回到今早的起點,也算我此行的終點,台7線0公里處。

抵達停車場後將車子拆好放上車。此時一身疲憊,這樣開回去風險太高,所以先開到關西服務區盥洗休息,一覺醒來,已經凌晨四點,精神像快速充電般好多了,趁著凌晨車少,便一路驅車回家。

順利避開上班的車潮,抵達斗六市郊天色已亮。

回到家汽車的里程數389km,查了google大神,雙北一圈約224km,這次地表移動距離共613km,真的是遠征,很累,但也很爽,夠我心裡high個好幾天,「一日雙北」終於入袋。
「三橫一豎」的目標剩下最難橫越的南橫,不過目前是中斷的狀態,什麼時候能成行還是個未知數,不管它什麼時候能修復通車,繼續騎車就對了。
今天開始油價要狂漲了,建議大家除了褲帶勒緊,少開點車,多多騎車,省錢又能健身。
對我其他遊記有興趣的大大歡迎轉駕小格千里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