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附近都算是八卦山山脈的一部份,當相思樹林與草地上布滿一個個的蟬蛻時,
就告訴著大家炎熱的夏天已然來到,這天氣騎車容易曬黑喔,

上到台74線,之後呢??該往那邊騎,平常都習慣從139往鳳山寺跑,
今天就換個口味吧,往海線鹿港前進,那就先從台74下滑到花檀鄉,
台74線花檀路邊茉莉花苞朵朵,偶有花開釋放出天然宜人之香氣,
是夏天來花檀才有的得看的風景,


彰化的花壇鄉一半是屬於八卦山山脈,在靠山那面有種植茉莉花田,
雖然茉莉花的產量太不如前,但仍是全台第一,茉莉花送做堆燻悶後,
用人工的方式幫綠茶與茉莉花翻來覆去,之後就成了我們熟知的茉莉花茶,

離開台74之後,從花檀往鹿港必經番花路,然後進入福興鄉,
福興鄉與鹿港鎮市區在道路上幾乎都沒太大區別,
除了傳統鄉間景觀外,這裡也是彰化難得一見的彩繪村莊,


難得一見的派大星全家福,騎經村內,多的是平常的矮舍屋牆,
這看來不起眼的農村,卻用彩繪把村子變的精彩萬分,
談到彩繪,雖然台中的彩虹眷村幾乎吸走所有的目光,
但來到這彰化縣某個角落,更能看到在地人對自己家鄉的用心,


番社村原本是道地的農村,現在與其他農村不同的是多了藝術氣息,
村子裡的彩繪這麼多,大部份工作都是由村莊內永豐國小來創作,
村落經此改頭換面後,更是增色亮眼不少,


離開番社村之後不必多做停留,直接騎去看海吧,目標福寶濕地,
與鹿港鎮僅一路之隔的福興鄉經常被人忽視,事實上福興是很大的鄉,
鄉內不僅有平原稻田,還可以一路開拔到濱海蚵田,


往右看就是彰濱工業區的鹿港區,透中午的在海邊也不適合待太久,
眼看都快烤成乾了,趕緊上岸繼續騎吧,


福興鄉靠海邊的福寶村,堤岸外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堤岸內多的是廢魚塭,
更常見的是因地層下陷而鹽化而廢耕的農田,能在這險惡環境下生存的,
除了向日葵之外,就是為數眾多的乳牛了,


說到鮮奶,我想到的不外乎是瑞穗或林鳳營之類的,人家名氣大沒辦法,
但福興鄉福寶村飼養有兩萬頭的乳牛,是全國最大酪農區,


但村內光會養乳牛,苦的卻是沒有人知道這裡是養牛出名的,
福寶村長為了打造乳牛意象,將全村原本既髒又黑的圍牆漆上乳牛,
從此福寶村也多了個新稱號,叫福寶彩繪乳牛村,


福興鄉內被稱做彩繪村的一共3座,找家店吃頓午飯後就來到西勢村,


比規模西勢彩繪村算是最小的,就以福興國中為中心點,
一個在福興國中對面的巷子,第二是在福興國中小7旁邊,


仔細看就看的到這裡的彩繪主題大多是掃帚,因為早期的西勢村綁掃帚是主業,
西勢村位置與鹿港幾乎沒差距,早期掃帚透過鹿港轉賣全台各地,
現在綁掃帚當然已經沒落,只能透過彩繪來回憶古早的年代,


難得一見的綁掃帚我當然也沒放過,現在大家都是拿塑膠掃把的時代,
這種傳統掃帚只會越來越少見了,西勢村之後我也順勢離開福興鄉,
下一站鹿港小鎮,


到鹿港就先來個肉包子吧,說到鹿港肉包,有人推阿振、有人愛老龍師......
其實我都覺得算好吃,尤其是肚子餓的時後更好吃,
那就在外帶2個到福興穀倉邊走邊吃吧,


位於鹿港福興鄉的「福興穀倉」...外地人聽起來一定覺得怪怪的,
因為鹿港鎮與福興鄉在這邊幾乎都沒區別,這老穀倉建成於西元1924年,
榖倉現在已不放米閒置了好多年,目前都拿來當觀光導覽用,
穀倉外面還有人在綁粽子,看的我又餓了,


前鹿港神社的鹿港國中,僅存那一對狛犬說明了日本時代遺留的歷史,
附帶一提,連鹿港國中的位置都是在福興鄉境內,


鹿港糖廠車站,當初日本時期,鹿港有二條兼辦客運的糖鐵,一條通往現在的彰化市,
另一條則通往溪湖鎮的溪湖糖廠,不過這車站建的已毫無古味,...唉
還是進來吃個冰就好了


鹿港文武廟以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等三個體組成的一大建築群,
冰吃多了就想放水,鹿港文武廟連廁所都做的古色古香,


循著巷弄來到龍山寺,原為鹿港街內的小廟,現在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
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寺內各處角落都是早期泉州一代名匠精緻的藝術品


今天多的是阿公阿媽團前來參訪,創建於明朝永曆年問(約西元一六五三年)
堪稱全台最負盛名的寺廟之一,現在也是國家一級古蹟,
來到鹿港的遊客很少會錯過這裡,


鐵馬也是馬,我馬上下來牽,今天我是挑平日來,所以遊客不多,
要不然已假日的鹿港老街區來說,要騎進來都有難度,


來鹿港我總習慣先去天后宮拜拜,之後再去老街的美食街吃東西,
今天算是很幸運,米可白人居然在家,原來他們是在拍攝外景,
真的算是賺到了,最後照片拍足肚子填飽,該回家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