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仁德的人,喜好山;有智慧的人,喜好水,看到遊山觀海時想到這句,
苗栗的魅力,在於有山也有海,有客家、閩南,還有原住民文化,
苗栗縣體育場滿是人,因為今天是遊山觀海挑戰100的好日子,
今天一樣的要用腳來領略苗栗的好風光,


頭屋鄉的明德水庫水庫是遊山觀海第一景,也是苗栗的老景區,
南北岸各有公路環繞,兩座橫越湖面的吊橋,連接於潭中的日新島,
明德水庫環湖行就是我們第一個目標,


清澈湖水映照遠山倒影,曲折的水岸與蒼鬱的林地更蘊育出豐富的生態,
水庫湖面二百公頃,有日新、鴛鴦、海堂三島,相襯映美,
古剎寺廟也不少,而其中明德宮、永春宮和地方之開墾,有密切的關係,


寬闊的水庫湖面映著一片的碧綠,給人一種清淨宜然又寧靜的感受,
但這邊的路程也到了盡頭,續接苗126往台三線前進,


台三線直行來到獅潭鄉,先到大會的補給站喀點東西,
獅潭鄉開庄老廟義民廟自1907年創立,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
義民廟是客家文化中很重要的代表,不過我知道得實在太少,
還是吃東西比較實在,


省道台3線旁邊是獅潭老街,從獅潭國小前的廖屋開始,
南行到大東勢口兩側最熱鬧,我的目標仙山仙草店也在老街上,


仙山仙草是我到苗栗獅潭都會造訪的地點,
由於仙草乾莖葉加水熬煮後,加入少少的澱粉就能變成大量的仙草凍,
古時候的人認為這種草具有由少變多的特異功能,只有仙人才能享有,
因此推斷這種草應是仙人特別恩賜與人們的草,所以將它稱為仙草,


自獅潭鄉仙山仙草起程,續走台3線南行右轉苗26錫隘古道,
錫隘古道原是早年獅潭通往苗栗市的步道,目前大部分的古道都沒了,
因為錫隘古道大多已經被開發為馬路,


單車過山洞,大幅縮短了獅潭與苗栗市間的交通距離的錫隘隧道,
這條公路隧道的闢建,大幅縮短了獅潭與苗栗市間的交通距離,
也成為獅潭對外聯絡重要公路,


出錫隘隧道下降之後是公館,鄉公所在鄉內主要道路沿山道、
後汶公路擺設陶缸、陶甕彩繪及雕刻,陶色公路是這些道路的暱稱,


陶色公路之後走苗128往通霄,苗栗縣公館鄉的陶瓷產業,
全盛時期,鄉內的窯廠曾多達十八座之多,
但隨著陶藝產業沒落,當地老藝師們的技藝也逐漸失傳,
搞不好以後公館還真的只剩這些陶色公路有陶瓷了,


苗128沒到通霄先進銅鑼,來苗栗銅鑼找老街,
銅鑼鄉福興村不靠海,卻有銅鑼鄉唯一已媽祖為主神的寺廟,


福興為銅鑼街庄的發祥地,早年為銅鑼庄最繁華之地,清嘉慶年間已成市,
天后宮即奠基銅鑼老街,坐北朝南,居高臨下,面向銅鑼市區,
老街稱福興街,俗名銅鑼灣.....不知道扛霸子是否為陳浩??


苗128也是石虎保育區,石虎棲息地是在淺山地區,最大的威脅是道路、
養雞場捕狗設下的陷阱,不過想在這種地方看到石虎己呼不可能,
先找間國小上個洗手間吧,


來到這安安靜靜的校園,手雞設一下鬧鐘睡個半小時吧,
遊山觀海累倒是沒有,但睏意倒是十足,可能沒睡飽吧,
睡一下後來到中繼點也就不須多待了,停一下就跑,


苗128到底後是西濱公路,不能免俗的找秋茂園前阿婆買點吃的,
然後去火車站慢慢吃,這已經變成我騎西濱苗栗段的習慣,


白沙屯這裡也有老街,不過基本上是沒有遊客的老街,安安靜靜的,
因為大家都往白沙屯的媽祖廟去拜拜了,


西濱公路前往白沙屯北端的一個小山丘,這邊是半天寮休閒園區,


立於山上,東北可見西濱快速公路,山腳下高鐵鐵道緊臨而過,
南北走向順著海埔新生地的平台地,望後龍溪出海口與西湖溪出海口相靠,
海灣長橋互相貫穿,西望台灣海峽,沒有任何的障礙物,海天一色,
成了登高望遠的最好地方,好望角的名字就是這麼得來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攤子,多是烤香腸、烤魷魚,吃的涼的都有,
好望角假日也像是條美食街,最後就再吃條香腸,
在一片又一片綿綿細雨中回歸苗栗市吧,


雨中騎車二十幾公里回到終點,2013苗栗遊山觀海結束,
先到攤位區買滿熱湯慰勞一下自己吧,雖然最後伊甸遇到下雨,
不過今天該玩得該吃該喝的依樣都沒少,路線雖然是熟門熟路,
但是一樣可以放鬆自已來慢慢騎,第三次參加遊山觀海了,
今年也算是不錯,CP值算高的了,那就期待下回苗栗的活動再參加,
眼下該做的事是要回家擦車了.....嗯..有得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