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老街是台灣最老的城市老街,位於台南裡頭老城區安平裡的老街,
安平老街是舊稱熱遮蘭街的一部分,街是荷蘭人建的,名字也是荷蘭人取的,
現在稱延平街,位在安平古堡旁,兩旁商店大部份都是古早童玩店與小吃店,


古稱熱蘭遮街的安平老街,是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修建的第一條路,
公元1662年2月1日國姓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熱蘭遮城為東都明京,
到現在稱做安平古堡,沿著安平古堡旁小路走進古老街道,
正是台灣眾多老街區之首的安平老街,


不過安平老街稍逛一下就好,今天主要是來跑輪躍台南的活動,一連兩天,
今天登場的經典百K挑戰賽這才是主菜,準備出發去活動一下筋骨吧,


很快的就到了中華民國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埔新生地,
是台江國家公園的特色,台江國家公園內有四處主要的濕地,包含四草濕地、
曾文溪口濕地,以及列為國家級濕地的鹽水溪口濕地、七股鹽田濕地等,


砲墩十座,安砲七位,墩外挖掘壕溝,溝內釘竹籤二萬隻,
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禦,俗稱「鎮海城」,目前砲台的砲已損毀,
僅剩下鎮海國小操揚旁的城壘,國定二級古蹟四草砲台,


又來到熟悉的台十七線西濱公路,上個禮拜才經過,所以還算熟的很,
過曾文溪之後就是七股,要走橋下進173號線道,


與台61西濱快速道路平行的173甲線道,是目前所有線道中最為靠海的公路,
因該路段車流量少,給人蕭條之感,還被暱稱為西濱的寂寞公路,


橫跨七股溪可見賞七股潟湖特色美景,搭配紅樹林、候鳥飛舞、蚵架林立,
由公路迷發起舉辦的公路八景票選活動,台61線西濱公路七股溪橋擠進第8名,


六層樓高的皚皚鹽峰聳立於七股,七股最有名的當然是鹽山,
因為七股鹽場過去是台灣最大的曬鹽場,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
七股鹽場遂於2002年5月廢曬,結束台灣338年曬鹽歷史


仿北歐式建築造型的鹽屋,用540塊鹽磚築砌而成,
走趟台南七股鹽山再看個鹽雕,在七股鹽山登場的鹽雕作品高達10多座,
除了鹽山之外,現在這邊還多了很多新的東西耶,


離開七股鹽山回歸西濱公路,陽光普照的今天,身在天氣特好的台南,
騎車看看風景是件很愜意的事,


173甲線從七股縣道173主線銜接開始,到學甲的三寮灣為止與縣道174線連接,
這條台灣版的孤寂公路全長共計16公里,


學甲三寮灣東隆宮以王船出名,原名為慈安宮,後經與屏東東隆宮的溫王爺結緣後,
改名為台灣第二座東隆宮,此後三寮灣東隆宮每逢舉行王船祭典之前,
都會先至位於東港的東隆宮請溫王爺到北門鄉看戲,


台南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二者卻是迥異的鹽場,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
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是台灣目前最老的鹽田,


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
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
再引水到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就是所謂的瓦盤鹽田,


北門遊客中心稍坐一下,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
裡面還有著全世界第4大的「北門抹香鯨標本」


來到北門錢來也雜貨店有三件事情您一定要做,
1.蓋錢來也紀念戳章,表示8個代表發、9個代表發財久久
2.與錢來也雜貨店的招牌合照,表示「錢來也」
3.跟「錢」瓦斯桶合照,表示提「錢」


聖誕節的氛圍濱海國家風景區也有,管理處主辦的白色聖誕節活動即將展開,
今天還有小朋友要先來排節目預演,


1950年代開始,台灣西南沿海一帶陸續出現一種怪病,患者多由腳趾開始發黑,
然後往小腿蔓延,甚至到大腿,病發時常刺痛心扉,哀嚎不止,
這就是被稱做「烏乾蛇」的烏腳病,

直到1960年代,有位關心烏腳病患的基督教芥菜種會孫理蓮女士,
有意在北門成立專門收容烏腳病患的免費診所,請王金河幫忙,
王金河聽說要免費治療,覺得不可思議,但目睹烏腳病患的苦痛,
且這裡又是自己的故鄉,自己也應該出一點力,
於是接受孫女士的委託。在孫女士奔走籌錢,王金河醫師出人出力的合作下,
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終於成立,

由於政府逐步接手烏腳病的防治、醫療及復健工作,北門免費診所也於1984年停辦,
完成艱巨的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25年來對於烏腳病患的醫療照顧及服務,
北門免費診所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王金河醫師摸過的「烏腳」超過三、四千雙,
他們夫婦對病患無怨無悔的付出,搏得病患們的信賴與尊敬,


北門之後沿著171號線到離開海邊往內陸前進,不過說真的這邊沒來過,
離開西濱之後路一點都不熟,先看一下門牌確定位置,嗯...這裡是學甲了,


廟前的雕塑是玉米,來到學甲看到的田園景色有七成是種玉米,


學甲區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神威顯赫,香火鼎盛,門口左右豎立兩頭大石獅,
右側公獅是求財,如欲求子或求女信眾可以摸母獅,


171學甲之後是麻豆,路過好久沒來的鱷魚王,麻豆鱷魚王是邱錫河所創設,
曾是電視綜藝節目上的常客,所以十分有名,


講到了麻豆,除了排球大的柚子很有名之外,吃的就屬麻豆碗粿了,
圓環邊這家店,阿蘭碗粿該說是在地美食小吃代表吧,


正逢日正當頭的午餐時刻,碗粿蘭的生意真的很好,位置幾乎客滿,
只能拿一碗坐在門口邊,快速吃完後繼續前進,


善化是大台南市一個比較鄉村的地方,善化糖廠是善化的地標,
是日本人於民國前七年二月創辦,因善化鎮舊時地名灣裡街,
所以取名為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灣裡製糖所,創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之久,


小火車總是和糖廠相連結,因為以前就是靠這些小火車運送甘蔗製糖,
進去福利社買冰吃,之後再出發,


北接善化區,南與台南市安南區連接,下一站安定區似乎更鄉村,
廟口有人擺喜宴,今天一定是個黃道吉日,一路上已經看到好多攤喜酒,
來到這邊也是,雖然新人雙方我都不認識,但一定要奉上真摯的祝福,


台南安定保安宮,創始於清嘉慶元年供奉保生大帝,更是間百年古廟,
為附近十八庄頭宗教信仰活動中心,頭次造訪安定,若不是參加活動,
我也沒什麼機會騎來這邊,


回歸安平終點到,台南市安平區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
有許多台灣第一,像是第一座城堡、第一條商業街道,
第一座西式砲台及第一條內陸運河,這些第一,現在都是安平最獨特的風景,


接連兩個月之內四趟下台南參加活動,由山至海、由城市到鄉野之間,
托單車活動的福最近可說是把大台南逛個通透,很多鄉鎮更是頭次到訪,
就喜歡這種騎著沒去過的路線、看到平常少見的風景,正是我騎車的動力,
不過現在在回家之前呢,先解決民生問題吧,前往安平老街覓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