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國61年,一首風靡當年台灣的西螺七崁連續劇主題曲,
說到西螺的開發史,就不得不提到阿善師與西螺七崁!當時在拓荒時期,
地方治安尚未上軌道,附近的的居民就在七個地方以犄角之勢互相守望,
此即為西螺七崁的由來,

阿善師行俠仗義的故事,早年被拍成電視劇,當年創下高收視率,
播出集數更長達222集,引發不少人學武的念頭,
現在為使阿善師精神永傳於世,為發揚「西螺七崁」武術精神,
今天在西螺大橋舉辦西螺阿善師武藝群英會,頭一陣就先由腳踏車開始,


油蔥粿這東西,幾乎已成了西螺人主要的早餐,再來米研磨成九層粿蒸熱後,
加上爆香的油蔥酥跟西螺特產的醬油膏提味,可說是一大美味,
當年務農的人在下田之前,吃點油蔥粿或是九層粿再加上一碗湯,
這樣就能提供一天滿滿的活力,所以我也先來一碗後在上陣騎車吧,


145線到吳厝是大會給我們的路線,西螺七崁是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古地域範圍,
其包含了現今的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早期為詔安客家族群的七個聚落,
亦稱「七崁」而西螺吳厝朝興宮即是位於西螺七崁中的第二崁,


廟前買個早餐繼續吃,離開西螺下一站順著145線來到虎尾毛巾觀光工廠,
可惜的是現在時間太早還沒有開門,


這家沒開換下家,轉移陣地到現在虎尾最紅的景點,中溪國小後門方向,
有著一排都是老眷村,是這陣子很火紅的彩繪景點,虎尾頂溪社區的「屋頂上的貓」


屋頂上的貓曾是雲林文化處所發行過的書體繪本,內容主角是一隻小貓「小咪」
牠與當地居民相處進而成為不可或缺一份子的故事,繪本用貓的眼睛與角度,
來描寫下社區周遭的生活事物,


無所不在的貓咪彩繪裡頭,融入了不少居民們對一隻流浪小貓所富予的情感,
可惜的是流浪貓小咪卻在不幸的車禍中喪生,但就在透「農村再生計畫」
小黃貓的身影不僅只在居民心中留存下來,以更活潑的方式出現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一陣子沒進到虎尾市區裡面來,連誠品書局跟星巴克都有了耶,那就不囉嗦,
進去買杯冰咖啡帶著喝,


前往往虎科大的路上,在靠近鐵支路旁邊,有一家以狗屎麵作招牌的店,
這家狗屎麵可是完全顛覆傳統的經營法則,大膽地把不雅觀的「狗屎」當成招牌,


這狗屎麵其實就是切仔麵 這家店名的由來,跟我們彰化的貓鼠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創始人的綽號就叫做『狗屎伯』,下一代為了紀念才取名叫做『狗屎麵』,

下一站到雲林土庫鎮,土庫順天宮以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經過多次翻修,
從過去的「土角厝」的簡單建築到現在的宗教建築之美,當地流傳出一句諺語云:
「塗褲媽祖應外香」。象徵著土庫順天宮的興盛,
隨著順天宮的興旺,前方的菜市場也因它而繁榮,附近的小吃也相當多,
也有鱔魚麵與鴨肉麵線可享用,


說到雲林土庫鎮的小吃 沒人不知道這家,阿海師鴨肉麵線店,料多實在湯頭鮮美,
阿海師鴨肉麵線搬過家,從媽祖廟旁的小攤子到兩家店面的規模,
鴨肉麵線開了五十餘年,是鄉內人人稱讚的地方美食,來這邊當然要先來一碗再走,


連吃了好多東西之後,該專心的騎腳踏車了,土庫圓環之後繼續朝向145線前進,


145線元長鄉是雲林縣之農業重鎮,主要栽培作物有水稻、落花生,
這邊的特產黑金鋼花生,就是有著黑色花生仁的花生,
但很多人不知道主產花生的雲林縣元長鄉是小辮鴴的「度冬天堂」,
每年成千上萬的鳥群飛舞花生田覓食,因而有了「土豆鳥」的外號,


145線我平常除了騎腳踏車來北港會路過,這個月初託北港馬拉松的福,
也是用腳扎扎實實的跑了一趟,現在又舊地重遊一次,感覺可是特別不一樣,


舊地重遊之一,先上一趟北港溪河堤的自行車道吧,這邊是北港馬的末段路線,


來到聞名海內外的媽祖廟-北港朝天宮,不論再怎樣趕路也得進來拜拜,
關於腳踏車的部分呢,很簡單,買份金紙後就可以請婆婆幫忙照顧一下了,


朝天宮香火鼎盛,每年前來朝拜的國內外信徒有數百萬人次,進香團達千餘團,
可說是國際性的媽祖廟,更是全國300餘座媽祖廟的總廟,
月初的北港馬最大的賣點正是在廟前,就是紅地毯鋪滿整條廟街的星光大道,


台灣有句俗諺「三月瘋媽祖」,指的就是農曆三月媽祖遶境的活動,
前一段時間也來過北港瘋媽祖不少次了,隨著三月瘋媽祖熱潮的也暫告一段落,
其實平常時候來朝天宮拜媽祖,逛逛北港老街與小鎮的美食小吃,也是很棒的選擇,


炙熱夏天來到,大多數遊客來到糖廠旅遊時,都少不了往冰品部裡面跑,
台糖北港冰品部也不例外,它陪著在地人成長,見證糖業的繁榮興衰,
先來上一碗吃過會讓懷念的紅豆牛奶冰,之後再繼續騎腳踏車吧,


雲林縣北港鎮鎮郊的好收里,一個小小的村落,但社區營造一樣不缺,
從這邊開始要進入到雲林海線的區域了,


雲林有東勢我比較少來,台中也有東勢,傳說雲林東勢在清朝時屬客家庄,
舊時在虎尾溪住不習慣,所以有些人往梧棲或苗栗通霄,
另一部分的客家人遷到今日的台中東勢區,


東勢最出名的就是鵝了,東勢鵝也是雲林農博百大亮點之一,每年超過250萬隻,
吃天然牧草,台灣有多數的鵝肉皆來自東勢鄉,


雲林海線台17的麥寮鄉擦到一點邊,之後順著156線道往著回歸西螺的方向前進,


看來今天是個大好的黃道吉日,西螺有阿善師武藝群英會,海線這邊也有神明遶境,


156線騎到崙背鄉,這裡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
有名的五洲園、隆興閣與五隆園,都是起源於崙背鄉,


下個是二崙鄉,一個民風純樸、務農為主的鄉村,二崙鄉惠來厝是西螺七崁第六崁,
惠來厝於詔安語稱「回頭屋」,日據時代以日語發音不通順乃改為惠來厝,


二崙鄉來惠村近年大力推動客語,更結合彩繪與綠美化,打造一條客家巷,
走在這條長約1公里的客家巷,從一般的生活問候,到村民生活農耕景象如實呈現,


二崙客家村之後就回歸西螺鎮了,在西螺大橋廣場,不過腳踏車的場子已經結束,
現在換的是路跑活動了,180多年前,阿善師從大陸來台,定居西螺,
傳授少林武功,建構保護家園的西螺七崁,阿善師精神至今流傳,
今天有著路跑、自行車、滑輪溜冰活動,足夠熱鬧一整天,
接著就再去看看熱鬧再回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