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樣一來,心中不免會想:
Q1:一個男人還要女人在後面保護,還算什麼男人?
Q2:我騎車速度一定不快,她騎在後面慢慢跟,不會覺得無聊嗎?
(後來她說很好玩,我也看到女王開心的樣子,完全感受不到她有任何的無聊。)
但從另一方面想,有老婆陪伴,好處確實也不少:
1. 行李有人幫忙載,應該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2. 萬一真有什麼狀況,至少還有機車救援,不會露宿山野。
3. 若踩累了,兩人也可以交換車子騎,好像也蠻有趣的。
4. 若爬坡爬不上去,可以偷偷用繩子拉上去。(但也只是想想,認真的環島騎士,是絕對不會這樣作的。)
5. 走蘇花公路過隧道時,她可以騎機車在後面閃黃燈警戒保護。
6. 第五天安排九點要去石梯坪賞鯨豚,萬一趕不上解說時,可以先騎機車去,結束再回來騎單車。(後來,也真的如此行。)
7. 每天有人可以幫忙洗車衣車褲等。
8. 晚上到住宿點要外出用餐或中途要岔出去賞風景時,有機車行動範圍就更大了。
9. 或者睡覺前,有人可以幫忙按摩。(後來證明是想太多)
10. 上廁所時,有人可以顧車和行李。
11. 也有人可以幫忙照相。
12. 因怕女王無聊,所以加入金針山和賞鯨豚的行程。
13. 原本有打算住宿從簡,甚至體驗露營,但因女王同行,所有住宿全部升級。
14. 女王贊助住宿訂金外的所有尾款及吃喝。
15. 兩人世界,遊山玩水,歡度二度蜜月。
因此,在兩個月的籌備後,兩個菜鳥就上路,事就這樣成了,感謝老婆一路相陪,上帝保守,14天的旅程留下美好回憶。
--------------------------------------------
預備篇
一。6/11,出發前約兩個月,
1). 開始騎腳踏車上班,雖然單程只有3.5公里,但開始知道騎單車用的肌肉和慢跑的肌肉不一樣,週日也偶而去騎著1,20公里,學習熟悉腳踏和心肺的律動。(之前沒騎單車的習慣,但有一個月有慢跑1~2次,約3000公尺。)
2). 爬文-感謝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也開始安排行程。
3). 陸續採購人身,車身物品,及挑選最重要也最貴的裝備:相機。
二。7/13,收到相機,RX100M3
SONY的RX100M3
難得的環島好山水和蜜月恩愛情,一定要有一台好相機,留下美好的回憶。確實它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才有後面的相片和大家分享。
(有裝AG-R2專用握把,用NOTE2拍的,成像不好請見諒。)

三。7/14,出發前3週,第一次練騎-65公里,爬升329m:
台南東區->新化->南瀛天文台->新化->台南東區

自己有點發神經,特別選在中午12點出發,想說要在大太陽下練騎,才算是真正的練習吧。(其實是睡到晚晚才出發)結果還走錯路,在一個要轉彎處沒轉,原訂騎60公里,結果多騎了5公里。
心得:第一次騎中距離,起伏並不大,新鮮感取代疲累,但到回程剩10公里左右時,累的感覺愈來愈真實。雖然知道休息、喝水、補充食物的時間很重要,但因為還不知道自己身體能耐如何,也不就知如何調整,因此第一次練騎,就算是測試、了解自己體能,做為下次如何調整休息及吃喝的時間的參考。
菜鳥初飛紀念照

新化街役場

新化警察局

新化農改場外,樹蔭下也好休息。

就是在這裡沒有從左邊進去,來回多騎了5公里。

大內高低起伏的丘陵及惡地地形

將近南瀛天文台(右邊發光圓頂)

南瀛天文台

歸途

四。7/20,所有東西採購完畢。
又向成功邁進一步

五。7/21,出發前2週,第二次練騎-82公里,爬升630m:
台南東區->龍崎->旗山->月世界->台南。

這次爬坡量又多了些,距離又長了些,雖然也是累,但好像沒有上次那麼嚴重的感覺。只是中午太陽真的很可怕,一定要利用這時候休息。果然有練習就有進步,只是擔心只剩一次練習,這樣夠嗎?
台南有名的虱目魚粥當早餐,吃飽了再上路。

小7小7我愛你,準備進入南182公路

虎形山龍崎竹炭故事館

公車竹涼亭小歇

兩旁的泥質惡地地形

大太陽下的爬坡,是必要的練習。

什麼茶都好啦!

旗山老街

旗山車站(午餐小歇)

走28省道,將近月世界

將近月世界的某公廁外面,不睡不行了。(還好沒什麼人)

月世界

高鐵台南站

109年歷史,現已荒廢的台南監獄八卦樓

第二次試騎,成功!(07:00-16:30)

晚上送車子去清理,換鏈條,趕在最後一次練騎前先做好,一則讓車子保持在最佳狀況;二則免得出發時發生狀況,就不好了。(但悲劇還是在最後一次練騎時發生)
六。7/28,出發前1週,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練騎:132公里,爬升800m:
台南東區->二寮觀日亭->北寮->甲仙->旗山->月世界->台南東區

很多的高低起伏的南168

岡林派出所右轉往二寮觀日亭

雖然有點晚到,但攝影的人還是很多。

有點人間仙境的感覺,只是我已累的都快吃不下準備好的早餐。

雖是鄉下,但仍有漂亮的教堂-岡林教會(有140年歷史,最近重建。)

北寮,從南化水庫淨水廠出來的兩條大水管

北寮之後,進入今天主要的上坡段

玉井分局玉山派出所借廁所及小歇(此玉山非彼玉山,但真的這裡也叫玉山。)

南化隧道,第一個經過的隧道,雖不長,但也稍稍體會過隧道的感覺和車輛迴音的可怕。

南化水庫

到甲仙前1公里,發現後輪沒氣。

傻傻的菜鳥,不敢自己換胎,也沒想到先打氣試試,若能撐一下也好。結果就呆呆的牽了20分鐘車,到甲仙求救。

小花一百元,看老闆換胎,順便偷學一下。(店內也沒合適的內胎,就用自己原先預備的。)

弄好車子,才有心情休息

午餐

到甲仙,一定要吃芋仔冰

往旗山,有點怪怪的大山橋,原來是中國捐款興建的。

快到旗山,卻下起雨來,到11避雨及補給。

因雨耽誤了30分鐘,離開旗山已近五點了。

和上次一樣,走28省道回去,好不容易開始下坡了,但竟聽到怪聲,一看:
前輪快拆竟然不見了,走回去找,只找到一半,釋放桿端不見了。
其實也是自己大意,因為今天從二寮後,前輪就不時有怪聲出現,但因對車子也不了解,就沒太在意。
但車子才送車店保養完,竟然還發生這樣匪夷所思的事,實在太奇怪了。

前叉就只這樣靠在沒裝快拆的前輪上,我是不敢騎,就牽著走,但卻快要天黑了。後來,也不敢攔車,就冒險的騎在沒鎖前輪快拆的車上,且越騎越快。。。

提心吊膽的騎了十幾分鐘,忽然靈機一動,把僅剩一半的快拆插上並折彎,讓它不會掉出來,至少騎起來比較放心。

過了1小時,終於到了高鐵台南站,離家只剩40分鐘。
(04:30出發,20:30到家,成功。也趕快把前後輪的快拆都換新,免得環島中再出問題。)

這次的量,爬升略少於壽卡的量,但若能順利完成,對七天後的環島也就更有信心了。雖然04:30就出發,中途遇到了爆胎、2次下雨、夜騎,前輪快拆壞掉,直到晚上八點才到台南。我想,上帝在最後一次練騎,讓所有可能的事都發生,是在考驗自己的應變能力,真是對我太好了。但在洗澡時,赫然發現大腿有一堆紅斑,也嚇到忘了拍照紀念,只是不痛也不癢,不知到底發生什麼事,趕快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紫斑症(就是黑青),還好不是太嚴重的事,原來急就章,跟循序漸進還是有差別的。
還有一週就要出發了,應是等不到它好了。雖無大礙,但也因為如此,自己不禁要問:「真的要出發了嗎?」「若有其他更嚴重的狀況發生,我可以應付嗎?」「我的體力和身體,真預備好了嗎?」另外,膝蓋不時的疼痛,雖然上帝說了3次要醫治,也有買了護膝幫忙,但真的沒問題嗎?就這樣心情起伏了兩三天,在出發和放棄和都騎機車中搖擺。直到。。。
七。8/1,臨門一腳,神差派天使來到:
原本想環島陪騎速度又不會很快,用平常上下班的100c.c.的機車,應該就OK。但朋友知道了,一直熱心的要借我們他的125c.c.水冷式機車,在我們婉拒了幾次後,他還是把車子該換該修的都做了之後,就直接把車子牽來,在接到好友的大力贊助,實在令人感動萬分,也知道當神連你沒想到的,都為你預備好了,不走是不行了。
(後來,在太麻里上金針山時,才知道若不是這部車,我們可能就掛在山上了。而這車子本來就很穩也好騎,加上後座的背包讓腰可以靠著,騎長途時,真是太舒服了。只是真的很重,女王第一次騎,在牽車時,手腕就扭到了,所以之後凡要牽車,都由我來負責。)
單車與機車合照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14天)

台南市東區巴克禮公園,出發前留影,後面在運動的人,好像上帝所派在後保護我們的天使,一路平安,順利完成這次菜鳥環島行。

目錄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引言及預備篇)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天 台南東區 -> 屏東大鵬灣)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2天 屏東大鵬灣 -> 船帆石)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3天 屏東船帆石 -> 台東金崙)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4天 台東金崙 -> 成功三仙台)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5天 成功三仙台 -> 花蓮吉安)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6天 花蓮)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7天 花蓮吉安 -> 花蓮崇德)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8天 花蓮崇德 -> 宜蘭礁溪)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9天 宜蘭礁溪 -> 新北萬里)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0天 新北萬里 -> 桃園新屋)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1天 桃園新屋 -> 苗栗後龍)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2天 苗栗後龍 -> 彰化鹿港)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3天 彰化鹿港 -> 嘉義布袋)
2014年 兩個菜鳥的單車機車14天環島行(第14天 嘉義布袋 -> 台南東區)最終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