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員山鄉前往太平山的省道七號,又稱作北橫公路,
就在這北橫公路的尾端這邊,有家開新的觀光酒廠,
這邊也正是我們今天騎車出發的目標,人擠人那是一定要的,


宜蘭的觀光酒廠不外乎就是老牌的菸酒公賣局的宜蘭酒廠,
和最近人氣鼎盛的金車威士忌酒廠,相較於前兩家,
這間吉姆老爹賣的就專注在啤酒了,不過開車不喝酒,
騎車也一樣,雖說有點可惜,那就先行一步出發吧,


出發就要有個方向,出發點吉姆老爹啤酒工廠就在蘭陽溪畔,
那今天的宜蘭不落92就先走這裡,蘭陽溪畔路邊小吃攤,
吃飯皇帝大,吃飽才有力氣趕路,


吃飽飽後沿著蘭陽溪溪畔道路,來到下游的壯圍鄉,
壯圍事哈密瓜的故鄉,每年的六到七月是哈密瓜盛產的時節,
其實不只是哈密瓜,冬瓜西瓜這些瓜果類這裡一樣不少,


這裡路邊到處是瓜果攤,壯圍鄉農會每年都會辦哈密瓜節活動,
蘭陽溪下游溪畔沖積沙質壤土,日照充足、排水良好、日夜溫差大,
使得當地種植的哈密瓜又香又甜,


春蔥、夏瓜、秋鳥、冬蒜是壯圍鄉當地的農業特色,我們挑夏天來,
當然就是以哈密瓜最為著名,這一帶盡是古早的農村景觀,
撇除毒辣的太陽不說,景色真的很怡人,下一站往海邊去吧,


夏天騎車就是要看著蒸騰的柏油路在眼前冒煙,這時候轉個方向,
看看路旁池塘滿滿的荷花,這感覺就好了一點點,


蘭陽溪、宜蘭河及冬山河3條河川匯流處,是水鳥保護區,
不只候鳥一年要來這裡過冬一次,連我們騎腳踏車的也是一樣,
好像每回宜蘭92都來這裡報到過,


因為近幾年都來過所以不陌生,接下來這段自行車道的海景是絕佳的,


但是比起去年,還是有些許的變化,無敵鐵金剛跟涼亭都有,
一點一點的改變,明年再過來不知道又是如何了,


龜山朝日遠自清代,即已是蘭陽八景之一,而今在縣政府蘭陽百景中,
大家也只記得住龜山島了,


每年6月夏至時節前後,太陽日出約偏北23.4度,又叫夏至235,
日出位置恰巧由龜山島後方昇起,呈現出最具魅力且壯觀的龜山朝日,
雖然現在日出時間已過,不過看上去還是挺美的,
所以大家騎車經過海邊,目光都會放在龜山島身上滴,


濱海自行車道末端出口是頭城,騎著單車剛鑽出來就是家財神廟,
旁邊則是古早的雜貨店,這下可好,吃喝解放,拜拜祈福一應具全,


小小的菜市場,賣的東西不用多,但光是有西瓜這點就非常實用,
那就來個小小的歇息一下之後再行出發吧,


遠望山景那可是一覽無遺,但壞處就是烈陽之下也無躲避之處,
所以一棵能遮蔭的大樹,就是最佳的休息站了,


轉個方向穿過車水馬龍的省道,左去礁溪右往頭城,礁溪溫泉鄉就在附近,
但是我們要去的是礁溪的鄉間,溫泉沒有,風景無敵,


200多年前噶瑪蘭人與漢人,為了要橫渡二龍河而發展出渡船,
一開始只是村民的一項交通工具,
到現在變成龍船用來求平安及祭拜好兄弟,也形成了地方一項盛事,


黃澄澄的金棗是宜蘭特有水果,礁溪為主要的產地,集中在林美、
三民. 匏崙、二結山區,這個補給站就是主打著金棗的觀光工廠,


不過現在的金棗樹才正要開花,產季還未到,要不然一片黃澄澄的果園,
光是拍起照來就很漂亮了,


遠方的山頭有淡江與佛光兩所大學,今天應該是鳳凰花開的畢業季,
山下都是等著買花束上山的車子,


一杯金棗茶下肚,消除一身的暑氣與疲勞,接著再朝著前方推進吧,


穿出山路前方豁然開朗,前方是舊名為大埤湖的龍潭湖,
是宜蘭五大名湖中面積最大的湖泊,


龍潭湖三面環山,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並建有環湖道路,
加上樹蔭多,也不怕大太陽,可說是騎車散步兩相宜,


環湖一圈是近3公里,里程雖短但沿途風景優美,這裡是個好地方,
去年之前不落92沒經過這邊,是今年的新路線,感覺挺不賴的,


宜蘭員山鄉是水的故鄉,所以境內埤塘特別多,在數百年以前因山洪暴發、
土石崩落,因而自然形成一座湖泊,這就是我們現在來到的望龍埤,


望龍埤屬於山中湖泊,沒有河流給水,水位完全仰賴雨量的多寡,
而湖水水量更與耕作有關,
地方耆老因此將湖泊取名望龍,祈求雨水豐足,


宜蘭一向是偶像劇常來取景的標地,
望龍埤進幾年因偶像劇,下一站,幸福,曾在此地拍攝而聲名大噪,


湖畔邊有棟醒目建築群,這就是下一站幸福的取景地,
託偶像劇的福,咖啡廳也因此改名為劇中的村名花田村,


望龍埤旁邊還有排挺拔的湖畔落羽松,這在入秋之際一定很漂亮的,
那離開望龍埤之後,下一站,往終點出發吧,


原本為小水溝的雷公埤,因遭雷劈中兩側崩塔,因而形成一座池塘,
雷公埤是員山鄉境內一個天然灌溉用湖泊,跟前方毛蟹冒泡一樣,
都是湧泉形成的湖泊,


毛蟹冒泡湧泉,是夏天泡水超棒的好地方,員山鄉大湖路路邊,
看到大大的毛蟹冒泡的招牌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地方,


員山鄉,鄰近蘭陽溪的內城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務農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水稻仍為其主要的農產品,好山好水無污染是先天優勢,近年來吸引許多小農,
來此進行友善耕作,生產無毒無農藥的有機米,


古樸老建築天主教堂,就跟這裡農村一樣,保有都是幾十年前傳統生活方式,


最後踏著一片綠色的稻浪回終點,吉姆老爹,轉了一大圈後又見面了,
出發要有方向,正如人生需要奮鬥的目標是一樣的道理,
保持著朝向終點的步伐,一天天的前進一點點,
那些走過的腳步,累積的里程,必定不至白費,
2016年不落系列第三場,宜蘭不落92,騎完收工.


本篇收錄在個人單車運動全集,請多指教.
我的單車運動全紀錄, 2009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