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繼完成一府、二鹿、 三艋舺--騎遊鹿港古蹟小鎮接下來騎往台南新興旅遊景點,從保安車站出發,牛稠子車站公園、巴克禮紀念公園、鹽埕總督府臺南支局、安平德陽艦園區等,串連府城南區歷史古蹟,好逛又好拍,還能嚐網紅美食,看到不一樣的台南府城。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雖然我沒當過海軍,常聽當海軍的車友講昔日陽字號海峽偵巡的點點滴滴,一直把騎遊全台唯一的軍艦博物館德陽艦放在心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1945年起服役於美國海軍的基靈級驅逐艦DD-837薩斯菲號飛彈驅逐艦,於民國66年(1977年)10月1日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服役28年,民國94年(2005年)除役。後放至安平港成為目前唯一軍艦博物館。有在老陽服役過的車友來分享一下服役趣事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從南部出發北上,離開仁德站,下一站是台鐵目前站房最古老的(1910年)的保安車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保安站原址在現在仁德車站,日治時期配合「車路墘製糖所(仁德糖廠)運輸需要,在1914年將車站北遷1.5公里,並於1962年改名「保安」。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列車駛進月台,下車看到古色古香的保安車站外觀,先停下腳步拍對號車時從不停靠的保安車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保安、仁德二站相距不到1500公尺,列車開動不到二分鐘就到,離台南車站約八公里,出站後八分鐘抵達。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很多車站迷專程為白色可愛的「剪票口護欄」來到保安站。昔日要離開月台必須走過小小護欄,回收車票後才能出站。台鐵為保護古蹟已不開放進出…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永保安康」曾經是熱門的祝福詞,熱潮消褪後知名度不如從前,一個安靜的車站給旅人的感覺也不錯!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日式車站、斑駁天花板有歐式古掛鐘及現代開飲機,顯得突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購票白色隔欄與候車木長椅為舊物,懷舊風味甚佳。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候車室古味十足長條木椅,四方格窗戶,處處有鐵道迷鐘情的懷舊車站配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保安車站採用中日合壁的建築風格,建材取用阿里山紅檜建造,無論內外形貌皆保存相當完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車站木匾走木造風格,「車路墘」是舊地名,保安是光復後改正的地名。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鐵以吉祥站名串連的紀念車票:「追分成功」、「大肚成功」、「成功歸來」等 ,也是另類行銷手法。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站前有三棵樹年代己久,號稱「保安三寶」。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七里香栽植於民國42年,開花時濃郁的香味漫佈周圍。開花後結果累累,有多子多孫之意,象徵「福」。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棕櫚樹栽植於民國44年,樹高已逾六公尺,逐年向上生長,有步步高升之意,象徵「祿」。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木麻黃栽植於民國前三年,樹齡逾百年之久,愈見蒼勁挺拔之雄姿,象徵「壽」。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離保安站出口抵達日治時代警察廳舍(舊文賢派出所),現改建成保安轉運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過台86線紅色鋼橋往奇美博物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約10分鐘騎到奇美博物館,距離約1公里。圓頂博物館外觀有到歐洲一遊的感覺。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仁德區過去因為淹水、交通堵塞等問題發展受限,受到台南房價上漲之賜,在市區少見的豪宅建案在人口數不到八萬人的仁德出現。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仁德區景點牛稠子車站不是能上下車的車站,是新規劃的鐵支路公園。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原址是一片雜草荒地,經過里民熱心綠化,才變成熱門景點。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入口有蒐集的傳統站牌,「新營客運」並沒有開到這裡,懷舊的設計相當有味道。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營運中的市區公車站牌在對面,從市區搭3號公車能抵達。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牛稠子車站從在地成功里出發,「成功追分」是求婚的好兆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車站的平交道會發出平交道燈號,與「噹噹噹」的聲響,背景是第一月台。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第一月台鋪設兩段軌道,下方鋪設RC枕木,跟真的火車軌道沒兩樣。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軌道是真的,小朋友玩沙、大人懷舊或拍照,很合適全家出遊的景點。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車站週邊有懷舊的電影廣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佳美雜貨舖」擺放懷舊的老物品,有掛鐘、水壺、大同電風扇都很令人懷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在民主社會氛圍下,看到「精神標語」反而很懷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完「鐵支路車站」,直騎崇德路。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經過台南市立醫院(委託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經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東區人口約18萬人,是臺南市人口第三大區(僅次永康、安南)。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南市東區崇明國小。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崇明國小旁巴克禮紀念公園,為紀念英籍巴克禮牧師而命名。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公園對面為臺南文化中心。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紀念英籍巴克禮牧師而命名的公園,入口留有牧師奉獻府城的事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湯瑪斯·巴克禮1849年生於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語言專家。巴克禮於1875年(26歲)抵達打狗(今高雄),主要於台南宣教,設立台南神學院,歷經台灣日治時期。1935年10月5日病逝於台南,一生奉獻給台灣60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巴克禮公園有呈月牙灣狀的池塘叫「夢湖」。在荷據時期「夢湖」與文化中心的水塘相連,名曰「荷蘭埤」。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夢湖畔在冬天轉紅落羽松超美,充滿秋冬氣息,成排落羽松倒影映,是台南市區難得城市綠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巴克禮公園對於台南人來說,並不是觀光景點,騎走發現風景悠美,也有專屬停車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池畔綠地旁種植柳樹,是野餐、騎車,運動的好地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公園出口有顆夫妻樹,二棵長在一起的大樹而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巴克禮公園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十大優良公園」獎,市府與居民們一起努力,使它從垃圾場變身成生態蓬勃景點。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中華東路高架橋,將來「南鐵東移」後將消失,重新串連市區南、東區交通。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過台南市立殯儀館,台南市民在此告別先人。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中華南路一路直騎來到南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到金華路二段與新興路的交叉路口,來吃最近網路很夯的京華虱目魚粥。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南傳統小吃中虱目魚料理名店,名氣最大是阿堂鹹粥,自從反映成本漲價,無形中讓網友推薦「京華虱目魚」聲名大噪。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南美食「阿堂鹹粥」,一碗魚肚鹹粥要價200元,因為虱目魚刺需人力加工變無刺,讓鹹粥賣到跟日本拉麵一樣價格。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京華虱目魚清晨五點營業,以透明帆布為食客擋風,成為金華路上醒目的廣告招牌。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店前貼磁磚的灶台,客人排排坐,有日本居酒屋的感覺。快中午才來,食材快賣光,要吃新鮮虱目魚,還是早點來比較妥當。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餐檯永遠是最忙碌的地方,湯底由處理魚肚後,綁串魚骨熬製而成。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全台養殖虱目魚最好的地方在台南,來台南能吃到最新鮮又好的虱目魚,簡單來說就是越早來越青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在台南有一個不變的潛規則,人多的地方就代表食物好吃。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跟廟宇一樣,小吃店掛的匾額能說明開業歷史。「瑞氣滿堂」是老闆當年創業時,已故前蘇南成市長送的。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現任副總統擔任市長時也光臨過。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招牌虱目魚肉粥,一碗只要50元,可能是台南最便宜價錢。私房魚腸湯要開店時才有機會吃到 !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不內用,外帶魚肚便當也可以。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南人非常戀舊,老店都有吃幾十年的老客人,每天點一樣的早餐、坐同一個位子,就像家人起床吃早餐的感覺。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吃虱目魚最麻煩是有細刺,餐檯座地上堆滿了魚骨魚刺,算是小店的特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生意太好,老闆粥碗與捉料的雙手,永遠無法同時放不下來,老顧客外帶通常比較快。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虱目魚粥與蚵仔粥的食材就在眼前,新鮮看的到。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南道地口味的銅板早餐。點了魚頭與虱目魚粥,要豐盛整天的精氣神。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虱目魚粥上桌,魚肉多到看不到粥,有香菜跟油蔥酥,魚湯味香清雅,光看就暖胃又有飽足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魚頭湯一份有三個魚頭只要30元,超便宜!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粥不是煮的,魚湯配白飯,湯頭是魚骨高湯,跟一般的熬煮粥,略混濁的湯頭不同。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魚肉都是大塊的,畢竟虱目魚新鮮,怎麼做都好吃。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客人可選有刺或無刺的虱目魚粥。內行都知道,沒被挑刺的魚背肉才能吃到鮮甜的口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一尾虱目魚刺多達200多根且密,虱目魚的細刺偏軟,食用時得特別當心。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口袋較深且不喜歡挑刺,可點無刺的魚肚,怕油的還可以請老闆去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招牌的虱目魚粥,湯頭鮮美,偶爾會亂入幾顆蚵仔更是營養滿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吃完虱目魚粥再叫一碗白飯配魚頭湯。難得來一趟,要吃飽再騎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魚頭一個10元,台南人吃氣味及展現吃魚技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先大口喝完魚湯,再免費續湯,老客人們都用聰明的吃法。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我習慣吃有刺的魚肉,魚頭刺仔細裝好,別再往座位下吐,辛苦的看店伙計不必掃地。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京華虱目魚便宜又好吃,相較現撈現殺,魚肉新鮮的200元鹹粥,各有擅場,像有人愛開進口車,也有愛用國產車,只要能吃的高興就好。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離京華虱目魚不遠是與中華民國同年創校的日新國小。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百年校史的日新國小在日治時稱「台南市安平公學校(鹽埕分校)。民國七年四月改稱「台南市鹽埕公學校」(台灣人唸的學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此地昔日盛產鹽業,認真拍拼的鹽埕人,一肩一挑扛起家計與人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昔日鹽業興盛與奇美實業設廠,後因鹽業漸沒落,將白雪里與日新里合併為鹽埕里。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鹽業沒落後,撐起鹽埕繁華的奇美實業廠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鹽埕奇美實業舊廠區內有一口超過250年的古井,該井湧出的泉水終年不停,曾是鹽埕人生命的泉源,地方盛傳該井處於地理絕佳的龍穴之地,是公司飛黃騰達的關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時至今日仍能看見白雪社區與鹽埕路。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已走入歷史的白雪里昔日為晒鹽、製鹽的製鹽總廠,所產鹽田堆積如山,如白雪一般而命名,具深厚歷史地位。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鹽埕屬原台南市南區,行政區轄有夏林、水交社、大林、鹽埕、四鯤鯓、喜樹、灣裡等地區。主要景點有黃金海岸休憩區、紅樹林溼地及鹽埕北極殿。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鹽埕路旁,顯目牌樓是建於乾隆年間的天后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配祀武惠尊王。昔日居民經廟後的「帆港」將鹽場產出的鹽運往安平,此廟被稱為「帆港天后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廟內同祀武惠尊王為泉州神明,姓氏為黃,被稱為洪祖公。早期用臺語稱呼「紅祖公」,日久誤傳為「洪祖公」,才誤以為武惠尊王為洪姓的誤解。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廟宇外供俸石碑,據說媽祖曾指示「石碑」已修成正果,當受香火祭祀,讓鹽埕天后宮多了一尊特別的石頭公。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石碑為清嘉慶年間落款,足証年代及真實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原白雪社區北極殿有三百多年歷史,主祀玄天上帝,與在地早期的鹽田文化息息相關。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北極殿護佑昔日務農及曬鹽維生的鄉民,為在地人的精神信仰寄託。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離北極殿不遠的日式建築是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臺南支局為日治時期之鹽務辦公室,2003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1648年荷蘭商館從中國大陸進口20擔碎磚鹽,嘗試在南區鹽埕一帶建造台灣首座鹽埕,後來明鄭時期改良曬鹽法,直到1971年才停止曬鹽工作,台南市南區又稱「台灣第一鹽」。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原台南支局融合西洋風情與日式裝飾,屬和洋混合風格建築,目前保存下來的廳舍,建築風格為日式傳統民居形式。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臺南支局玄關使用迴廊柱。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支局後方是鹽埕圖書館,外觀以書本堆疊形式象徵知識的結晶體(鹽),彰顯圖書館及鹽埕地方特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離開鹽埕,重返金華路一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台17甲線經過台南繁榮的市區,如文賢路、金華路等市區精華路段。因為紅綠燈太多,已經很難發現它的公路編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金華路三段12號金華唐中醫診所原名「高島生活館」,據報是「319槍擊案」的第一現場。重回現場,見証選舉不能沿街放鞭炮的地點。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金華路水萍塭公園位於夏林路、永華路一段、二段相交地,是市區重要的都市森林。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公園占地有數十公頃,中央有大廣場及池塘。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因舊時為養殖水萍之塭,故稱水萍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有涼亭與超大草原是市區少有公園生態。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轉往永華路一段往安平方向,騎過運河後來到中西區。騎行北、南、中西、安平區也有半個府城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監督台南市政的台南市議會。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縣市合併後台南市政府分轄永華及新營民治市政中心,二地均為大台南鄉親服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雄偉的市政府管轄總面積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台南市,總人口達一百八十萬人。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到「億載金城」,來到安平區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騎抵最後一個景點「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先不急著買票登艦,先參觀陳列在艦旁,曾經在海軍服役超過40年的S-2T反潛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空軍2017年12月舉辦P-3C反潛機成軍典禮,同時舉辦S-2T反潛機除役儀式,曾在國軍創下輝煌功績的S-2T反潛機正式走入歷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國軍於1967年自美軍接收S-2A型反潛機成立反潛中隊,1976年換裝S-2E反潛機,後多次對發動機及航電性能提升。T代表渦輪 (Turbo),飛鯊彩妝外觀有中華民國最亮麗彩繪機之稱。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特有的海洋迷彩塗裝及獨特的鯊魚嘴機鼻迷彩,被軍事迷暱稱為「鯊魚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機上四名組員(空軍正駕駛、副駕駛,與海軍電戰官和偵潛官),是跨越軍種的海空組合。在沒有空調的狹小機艙內飛作業,非常辛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反潛機探測設備有磁探儀、機腹雷達、主被動聲納浮標、前視紅外儀等…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反潛機發動機後方配掛聲納浮標。武器配載MK44魚雷4枚或127毫米火箭6枚,可裝載水雷等攻擊性武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有機身圖案咧嘴的鯊魚機,昔日沿著海面低飛執行任務,曾於台海二度偵測共軍潛艦,立下不凡戰功,也是功成身退的戰場英雄。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人數不少,到府城安平一遊,逛完億載金城,拐個彎就到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先購票:全票(一般民眾):90元、優待票:70元。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卡本人或未滿六歲兒童免費。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滿懷對老軍艦的期待,驗票後登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上有最美海上軍艦咖啡館,館內有南臺灣獨一無二綺麗水母水族牆,百隻水母陪您一起喝咖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軍艦能增加軍艦知識與海軍歷史。因德陽艦舷號「925」諧音為「就愛我」,園區又稱「定情碼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規規定:無論官兵,不分晝夜,在上下梯口時,都應向後甲板行舉手禮,是海軍國際禮節。因後甲板有國旗,向後甲板敬禮的習俗,流傳至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軍旗在民國元年由臨時參議院決議,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定為海軍軍旗。民國十四年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被定為國旗後,國防部未對海軍軍旗修改,故海軍軍旗與國旗同式,沿用至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登艦時步至舷梯時先向海軍旗敬禮,後對梯口值更官敬禮或答禮。離艦時,應照相反次序敬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值更台有理事官(軍官)及助理值更官(士官),相當於陸軍部隊的安全軍(士)官,是靠泊時對外的重要管道。(資料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動線明確,平面圖分主甲板、01甲板、02甲板及03甲板,每層都有不同的設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在海軍服役過的爸爸帶小朋友來參觀爸爸待過的船,很好的「全民國防教育」場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舷燈是在落日後廣播「熄燈,開夜燈」。方便值更人員晚上進出,不影響官兵正常休息。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伸縮縫」是主甲板的前、中、後相接緩衝處,避免海象惡劣時造成艦體壓損,或斷裂的情況,也有協助甲板排水的作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二側通道有幾個醒目的切斷閥,當艦艇遇到緊急情況,閥門靠人力迅速關閉或打開,避免造成事故的發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切斷閥用顏色辨識,銀色切斷閥屬於直接閥,可抗熱高溫避免損壞。綠色是海水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黑色是蒸氣用切斷閥。入港鍋爐停機,艦上廚房仍需蒸氣煮飯,申請港務隊支援鍋爐輸送蒸氣至艦上使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紅色閥體、綠色頭是消防海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八十七年八月三日海軍九二六綏陽軍艦於左營外海,因鍋爐燃油切斷閥故障發生爆炸,造成鍋爐兵七人死亡,是近年海軍最大傷亡事件。足見船艦裝備保養在艦艇的重要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救生圈是艦上隨手可取的救援器材。德陽艦退役前屬海軍131艦隊,平時監控共艦動態,負責外島運補護航任務。131艦隊汰除陽字號後編配錦江級軍艦,陸續接收國建國造具有匿蹤高性能「沱江軍艦」,是國軍不對稱戰力的重要生力軍。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先往艦艏方向走,紅色接頭是電源供應器(插座)。艦艇上的階梯及通道都較狹小,參觀時要留心四週,避免摔倒。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目前各國海軍普遍使用的淺灰色為艦體標準顏色。油漆室是槍帆兵(艦務隊)敲鐵鏽保養施工的重要部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參觀區域限甲板區,艦艙大餐廳及官兵生活區、鍋爐間仍未完成整理,故不開放進入。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小廚房」鄰近「大廚房」,專為官廳長官用餐時調理餐食使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艇兵分為艙面與艙底。艙面為航海、補給、砲械。艙底較辛苦的輪機、電機等。上船服役要先了解艙間分隔與命名,才不會迷路。通過基本常識及技能的「共同性驗收」及兵科專業性的「專業性驗收」兩項,才算是合格的水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通道上方密佈灑水頭是核生化管,海上作戰時遭遇敵軍生化武器攻擊時,核生化管會噴出海水霧氣避免毒氣擴散,然後偵檢、消除班上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艏」又稱船艏、船首,是船身最前部,也是艦上看海視野最佳的地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站在船首向前方看,盡是安平港無敵海景,令人心曠神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為了在海上錨定,德陽艦使用的海錨為山字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船錨與錨鍊代表海軍傳統的「錨鍊精神」,宣揚中華民國海軍鎮海靖疆、同舟共濟的忠義軍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船首纜樁綁固碼頭纜繩,若戰備要緊急出港不會綁太多圈,遇颱風警報則加固,以維安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艏主要武器是「MARK30單管5吋38倍徑主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改裝為軍艦博物館時,當時有批「陽字號」軍艦退役,因德陽艦已提升至武進三型作戰系統,海軍總部將「武進三型」拆裝至其他軍艦續用。配合陳展需要,只好裝上已陳展的舊式武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上單管5吋38倍徑主砲及雄風一型飛彈等,都是德陽艦未用過的裝備,讓上船參觀的陽字號老兵嚇一跳。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上舊照仍見原本「雙管五吋砲」身影,是二戰中美軍從大西洋打到太平洋,引以為傲的艦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單管五吋砲最大射程將近17公里,原裝於佛萊契級艦,昔日海上操演也有不錯表現。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1990年執行「武進三型」計畫時將原本雙管五吋砲改成76快炮一座,德陽艦老兵只能從模型照中看見本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為了「軍艦博物館」刻意改裝的結果,曾在艦服役的老兵都說認不出來,更被海軍迷挖苦是「武進四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原本武三中配合快砲使用的W-160射控雷達,已拆裝到「錦江級」艦上使用。改成當年隨艦來台裝配的Mark25火炮射控雷達,不知從何處找回來的「古董」?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當年武三的STIR-180射控雷達,能導引「標準一型飛彈」,拆移其他陽字號使用,改裝上AN/SPS對空搜索雷達。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經過海軍升級改造的陽字號驅逐艦,外觀構型已經與原美國Gearing class艦大不同,仔細看艦橋簡潔造型已有匿蹤設計,是海軍匿蹤化的先驅。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從露天甲板進入,參觀艦長室、艦橋、電信室等不容易到訪的艙間。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上有置帽架是官廳,是長官集中,水兵最不想來的地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官廳中最大艙間是艦長室。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艦長有絕對的權力,艦長室門口的艦長信箱是「申訴信箱」,為保障官兵權益,遇有侵害權益事件,可向艦長申訴。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室是船上最大個人生活空間,代表艦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與責任。艦長只有休息或寫報告才會在艦長室,平時幾乎都在艦上「走動式管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有專屬的床、辦公桌、座椅還有盥洗室。為節省空間,就寢時才拉開,平時是座椅。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專座」是為蒞艦視察長官準備的。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室有專屬舷窗,開窗就能看見航行狀況。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航行期間有任何狀況,艦長拿起直通電話,馬上連絡部門主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在台服役期間歷任19任艦長,其中第十任艦長龔家政上校,累官至中科院長、海軍艦隊司令部副司令(中將)。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盥洗室有淋浴間及馬桶。民國67年自美返抵台灣時,馬桶還是罕見的物品。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白色門艙裡是存放艦長45手槍的地方,由艦長自行保管(養),列入移交。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室外是海圖室。艦長想知道船位及航向,或是航海官劃定航路都不必到舵房,都在海圖室作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圖室存放大量海圖,航行六分儀、船泊日記、潮汐表、氣象及圖表資料等與航海有關的儀器放置處。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如何繪製海圖的解說,當過海軍的比較能看出來…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時至今日船艦已電腦化,GPS全球定位糸統隨時記錄,海軍值更官及手繪海圖能力一樣很重要。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接著看到的是海上加油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軍艦航行時油料不足,藉由高線傳遞與補給艦油管連結進行海上加油作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往上走,參觀上甲板(魚雷、飛彈甲板)。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雄風一型反艦飛彈是七〇年代海軍「飛彈化」後才有的攻艦飛彈,原裝於海鷗級飛彈快艇,直到雄風二型出現後,才在民國101年正式全數除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據查雄風一型反艦飛彈並未在德陽艦服役過,1990年武進三型才配置更好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當時德陽艦不止有雄風二型反艦飛彈,還有76快炮、40炮,還有美造標準一型防空飛彈。簡單說原本艦上主要武器都拆走,現艦上的武器都是找來裝上去的。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接著到魚雷甲板。三聯裝魚雷管是原屬德陽艦的武器之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MARK32魚雷發射座是美軍使用的反潛魚雷系統,具備3根發射管,能旋轉易於瞄準目標,與反潛機一起鎖定攻擊敵軍目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舵房是艦上視野最好的地方,也是遊客必到的地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紅色「傳聲筒」在舵房及左右舷暸望處,利用聲波原理傳送訊息或命令,發現目標立刻通報值更官處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舵房有艦長專屬座位,為表尊重,比艦長官階小的都不敢坐。遊客想當「艦長」可以坐坐!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長專座是艦橋視野最好的地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駕駛台全是陽字號古董裝備,航行值更官下俥舵令的位置,值班舵手緊握舵盤一次到位。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控制船舶行進速度用的俥鐘,艦長在駕駛台發號施令,船副覆誦俥令後把俥鐘轉到前進速度的區塊,俥鐘同步把訊號傳到機艙,輪機長再把俥鐘轉到跟駕駛台剛下令的位置,陽字號就能得到艦長想要的速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上通信系統是指揮航行、傳達命令、聯繫的主要設備。船上通信系統分為三種:聲力電話、指揮電話、艦船自動電話。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轉進「雷達發射間」,陳展德陽艦從美國海軍到加入中華民國海軍服役的相關歷史紀錄。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雷達發射間保留原艦平面、水面搜索雷達總電源。除役後DA-08/2維對空搜索雷達拆移至諾克斯級艦(濟陽級巡防艦)使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美軍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像「下水餃」一樣建造大量驅逐艦,並針對不同戰場需要,設計出17個分級驅逐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原為美國海軍的基靈級驅逐艦,西元1945年下水服役,1954年開始,美國陸續移交給我國海軍共32艘基靈級、桑拿級、弗萊契爾、Benson、Gleavers、Mayo級戰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原本為美軍的基靈級(Gearing)級驅逐艦,於1945年建造完成,編號DD-837。為紀念二戰中英勇犧牲的Sarsfield艦長,命名Sarsfield。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Sarsfield艦戰功彪炳,195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登艦參訪是莫大光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DD-837歷經韓戰與越戰,曾於越戰時獲得戰星獎章(Battle Star)。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1977年10月於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移交,時任海軍總司令鄒堅上將命名為德陽號,取自「德披天下,陽照寰宇」。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曾為中華民國海軍主力的陽字號驅逐艦,每艘驅逐艦的艦名當中都有一個「陽」字。最早使用「陽」字軍艦是接收前日本帝國海軍的「雪風號」一等驅逐艦,海軍改名丹陽號驅逐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不管是舷號DD-837的Sarsfield艦還是DDG-925德陽艦,都留下為民主世界捍衛自由的路徑。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很顯然「世界警察」的美軍去過的地方比較多,連古巴都去過…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DDG-925德陽艦在台服役期間執行過許多秘密任務,並於1994、1995年納編敦睦遠航訓練支隊(1994年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1995年印尼、峇里島、新加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役28年,相信不少車友曾在艦上服役過。隨著陽字號日漸老舊,意外不斷,海軍核定「忠義計畫」汰除三十多艘「老陽」。(攝自左營故事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全盛時期有兩個戰隊的驅逐艦群,陽字號「老兵不死」仍在海中巡役的英姿,是許多海軍官兵心中的驕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替每艘「陽字號」都辦了風風光光的除役典禮,許多陽字號被當靶船擊沉,或拆解出售、也有坐底成為守護海洋的魚礁。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在老陽官兵及各方爭取下,德陽艦成為「老陽」唯一完整保存之軍艦。2005年04月在高雄新濱碼頭除役,2009年01月正式停泊於安平港口,走完它歷經64個寒暑的海上歲月。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飛辦室」是德陽艦飛彈化才有的。將來實施「震海計畫」後,海軍擁有「神盾艦」以取代成功級、康定級等巡防艦,裝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防空、反艦導彈。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飛辦室旁是電信室。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電信室是船艦很重要的部門,電影「獵殺U-571」中,佔領德軍潛艦後一砲命中敵艦「電信室」,才引入扣人心弦的爭奪「解碼機」情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電信室放置有、無線電發射機及電信器材。通信官職司收發信文,譯電兵翻譯摩斯密碼,是船艦對外聯絡管道。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全艦保密等級最高的電碼本就鎖在保險箱。「獵殺U-571」美軍S-33潛艇副艦長率領精英小隊找到德軍解碼機,歷經各種危險挑戰,最後完成任務。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空軍有「強網」,海軍有「大成糸統」能連絡作戰中心、中程雷達站、岸基飛彈、主要作戰船艦。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電信室有摩斯電碼互動區,仍在使用的美式摩斯電碼,問世後發送世界上第一條電報,從此各國海軍都必須學摩斯電碼以相互發報通訊。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遊客依提示的英文字母及數字,學習以摩斯電碼的長、短來敲擊答題,傳送「愛」的情意…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軍艦夜晚航行在海上時,為不被敵軍發現,會進行燈火管制,開啟艙門會斷電熄燈。裝設遮光板以避免光線洩漏,增加夜間航行的安全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走出戶外一片光明,巨大鍋爐煙囪下方是4座重油鍋爐,驅動蒸氣渦輪機產生60000匹馬力,推動雙軸,驅動推進器,最高速度可達32.5節(時速60公里)。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鍋爐煙囪旁是德陽艦最壯觀的ASROC反潛火箭發射座,是「武進三號」前原艦上的武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ASROC反潛火箭專門攻擊一萬碼(約9100公尺)以外的潛艦,裝配於美軍巡洋艦、驅逐艦上。火箭推送Mk46型魚雷甚至能裝載1萬噸級W44核彈頭(已除役)。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為加強德陽艦對作戰能力,「武進三號」拆除了反潛火箭彈庫以換裝2門40炮,故無法在海上再裝填反潛火箭。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為強化反潛能力,德陽艦能搭載MD-500反潛直升機乙架。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飛行甲板」無特殊任務及飛機岸置時,是集合人員,點名、集會、長官訓話等公共活動的場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在海軍艦艇上,敲鐘代表更勤執行的時間。每一更勤有四小時,鐘聲一響代表半小時、兩響一小時、三響一個半小時、四小兩響小時,以此類推,直到八響完成四小時的更勤。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執勤完畢後術語稱:「八響且一切安好」。船鐘是艦上重要精神象徵,代表傳承與文化。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永遠備而不用的「鯨型小艇」,是進行臨檢、人員救生、運輸的多功能小艇。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艦尾裝設的深水炸彈軌是艦上沒有的。深水炸彈又稱深彈,每部獵殺潛艦電影都會出現的必殺武器。隨著反潛機及反潛直升機搭載的追音魚雷與反潛飛彈出現被取代。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最後現身是舷邊CR-201干擾火箭,用途為自衛、欺敵、反飛彈多功能先發攻擊利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干擾火箭發射座以工蜂四型多管火箭的20聯裝發射器為基礎,由電戰操控台及電子官控制發射。作戰模式有五種:干擾、運用混淆、誘鎖、替鎖和中心偏移等。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接著來到舵房上方的「信號台」。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信號台值勤人員日間以旗號或燈號,發送或接收信號與過往船艦聯絡或哨音回敬禮,其信號均使用國際認定之摩斯密碼。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軍艦航行於海上,演變出艦上特有的通訊方法,國際信號通訊方法有三種:
1.旗號通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2.手旗通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3.燈號及聲號通信。由信號室發送信號與接收信號,以確保雙方軍艦在航行過程的安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緩緩逛完一圈,最後來到飛行甲板旁「925真愛咖啡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走進全台唯一軍艦咖啡館,座位數不多,來杯軍艦咖啡或喝飲料,都能坐下來小憩一下。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水母水族牆,有百隻水母陪您一起喝咖啡。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把冰涼涼的飲料裝進「飛彈水壺」,當成拌手禮帶回家。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咖啡館旁有陳展「海軍小故事」及昔日艦上官兵合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曾任海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並獲頒青天白日勳章的海軍一級上將宋長志曾登艦視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前後花了二小時仔細參觀歷史悠久的飛彈驅逐艦,臺灣第一座戰艦博物館吸引曾在「老陽」服役的海軍弟兄前來園區參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德陽艦在卸下了任務後,停泊在安平港邊,要感謝園區許多員工認真維護,依然保有水兵「清潔甲板,收工」的責任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懷著不捨的心情,向艦尾國旗敬禮,離艦。見證了德陽艦護我海疆的光榮歷史!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離開前不忘逛逛德陽軍艦禮品店。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有別於一般市場推出的文創商品,將剛硬的軍事品生活化,是對德陽軍艦最崇深的致敬。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陸軍老兵喜歡的紅燒豬肉罐頭。軍用罐頭煮牛肉麵則是水兵的最愛。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早年海軍官兵海峽偵巡、外島運補及演訓是不分晝夜的,艦艇各部門隨時都有官兵值勤,每晚9時值更與下更的官兵在交接前後,艦上伙房兵端出的消夜麵食,海軍官兵稱是「傷心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伙房煮好的麵先分送到軍官用餐的上官廳及下官廳,等兩廳打完菜後,才送到大飯廳給水兵食用。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麵分配到最後料會變少、味道變淡,為加重味道,水兵猛往碗裡倒胡椒和辣椒,用餐時常常邊吃邊吐,加上想起家鄉的女朋友,不禁悲從中來,鼻涕與眼淚交織麵就稱「傷心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禮品部販售改良版「傷心麵」有多種口味,雖不是正統軍艦白麵加青菜、蛋花的原味傷心麵,也饒有趣味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海軍官階最高,每位海軍官校正期班畢業生,努力追求的參謀總長級「海軍上醬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統領全海軍,司令級的「海軍三星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少將艦隊指揮官級的「海軍薑軍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上校艦長力推的「德陽熱門商品」。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也有軍艦咖啡包。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購買幾包傷心麵回家,試著下廚,品嚐有大海味道的官兵美食。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傷心麵下鍋煮五分鐘,起鍋拌醬包,加青菜與半個鹹蛋,就是又麻又辣的「海軍傷心麵」。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傷心麵」的說法有些誇大,是海軍艦艇弟兄的共同回憶,很多退伍後念念不忘它的美味。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如果加牛肉或豬肉罐頭,就能重現原汁原味的傷心麵,我沒當過海軍,吃來是大呼過癮。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將除役的德陽艦停靠在安平港區,目前僅開放甲板以上的區域供遊客參觀,對一般大眾來說可以上軍艦參觀是很難得的經驗。下一次騎車到安平時,不妨串聯週邊景點,來趟豐富的海軍知性之旅。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代表久經戰場的英雄們都會老去,但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曾在老陽服役過的車友來分享一下艦上趣事吧!
「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騎到安平德陽艦園區
作者並非海軍官科,若有謬誤,請指正…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好詳細的解說,長知識了!之前帶小朋友來都只能草草逛過,無法好好研究每個艙間~
超熱血的樓主,超詳細的解說,真心感謝分享,根本徐霞客等級的!
陳大銘 wrote:
超熱血的樓主,超詳細(恕刪)

+++++++++++++++
您好:

現在海上吃緊,看這篇遊記特別有感。

謝謝回文,分享新作…

臺中西屯「西大墩」騎遊記
瓊斯 wrote:
好詳細的解說,長知識(恕刪)

+++++++++++++++
您好:

我都快忘記寫過這一篇了,現在海上吃緊,看這篇遊記特別有感。

謝謝回文,分享新作…

臺中西屯「西大墩」騎遊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