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去年返金參加老兵活動,正好期待多年的金門大橋通車,過去從水頭碼頭搭船到烈嶼九宮碼頭約30分鐘,大橋通車後開車僅5分鐘。今年再次返金到小金門騎車,體驗當年只在選舉時出現的「金門大橋」,多年後變成國內最大的跨海大橋,騎遊小金門各景點與品嚐美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小金門處於台海最前線,長年交通不便,得以保留戰地風光與古蹟。來到小金門,騎著單車在聚落與碉堡裡,感受與大金門截然不同的民情風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已經邁向第六年,老兵回金完成任務申領專屬紀念品正熱烈展開,歡迎老兵與親友返回金門一起領紀念品,重遊服役時景點懷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為避免過往在機場報到壅塞,今年設置活動專屬網站,提早報名,加快到現場報到速度,不擔誤行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今年活動從7月15日開始即有老兵攜眷返金,完成各項任務後領紀念品,限量專屬紀念酒截至10月底已所剩不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出發日小港機場搭早班機出發,越來越多的老兵要重返「留金歲月」,回到服役時營區或駐地懷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已經不可能從13碼頭搭運輸艦到金門。外島航線班以華信、立榮航空每天都有飛金門航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飛行至金門,騎遊最美的國防最前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同機老兵即將舊地重遊,每個人帶著不同的心情遊訪,溫故知新,也能有滿滿的悸動!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烈水道是大小金門的交通樞紐,大橋通車後不再受船班時間限制,省去等候及搭船的時間,民眾與旅客都帶來便利的交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飛機在料羅灣低飛盤旋,晨霧中的小金門古厝聚落,是戰地前線特有風貌。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又稱小金門,全島面積不到16平方公里,五個村落,人口約12000人,距廈門島距離約5公里,大敵當前的年代與共軍隔海相望。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等戰役洗禮,穩固了兩岸的局勢,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金門搖身一變為充滿戰地史蹟的觀光島。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取完行李來到服務中心櫃台登記,今年活動至12月15日止。有別於容易寄失的「老兵証明書」,網路登記更方便。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如果來不及網路登記,一樣可帶在金証明現場報到,務必出示身份証明及來金登機証。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載上老兵識別帽,搭配在金服役時迷彩服,退伍後再踏上戍守過的國土,很有老兵回家的感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老兵或旅遊團幾乎會先到湖下橋頭合影。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橋名景觀牆有「風獅爺」坐鎮,刻著「金門大橋」行雲流水的4個大字,不僅是起點,也是遊客的打卡景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昔日「金門大橋」經常在選舉期間成為政見,金門人譏諷:「選舉時浮出來、選後又沉下去」的「選舉浮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歷經12年工期,前後更換3家承包商,終於去年10月底通車全長5.4公里斜張橋,跨海橋長4.8公里,最大跨徑280公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主橋採「五塔六跨」脊背橋設計,橋塔造型在縣民票選後,決定以金門特產「高粱酒」的穗心形作為橋型設計。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橋上一邊是大金門,一邊是小金門,前方遠眺廈門,全台獨一無二的景緻!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很快抵達湖埔路口,通車後設置小金門第一座紅綠燈,從此不必擔心趕不上交通船,或被迫留在小金門過夜。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有別於風獅爺守護的大金門,烈嶼鄉(小金門)是風雞的故鄉。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小金門與大金門一樣飽受風害之苦,「風雞」是在地著名地標,白色泥塑的公雞豎立屋頂或村口,有鎮風煞、剋蟻害、護宅保平安的作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鄉文化館為原烈嶼鄉公所舊址,新鄉公所啟用後改建文化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芋頭非常有名,每年中秋節至12月是「烈嶼芋頭」產季。每年舉辦評鑑比賽評選最大芋仔,重達5.13公斤是今年第一名。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文化館設專櫃讓頭戴著老兵帽的老兵來領金酒兌換卷。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完成手續後領到兌換卷,離開金門前到各兌換地點領酒,送給為金門付出青春的老兵…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鎮館之寶是青岐海邊出土的明朝鄭成功部隊使用過的古砲。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遊客卻先找知名度最高的「小王」風獅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小王」風獅爺下巴有象徵萬獸之王的「王」字,卻有一對下垂的眼角,嘴角散發淡淡哀愁,遊客為它取了綽號:「憂鬱小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館內陳展古早農具、衣物、縫紉車、紅暝床、三吋金蓮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一樓特展「烈嶼烽火歲月」…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雙口戰鬥村」昔日鄉民橫渡廈門渡船處。為防止敵軍登陸,軍民合力完成環村「戰鬥壕溝」。與大金門瓊林一樣都是最有戰地代表性村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戰地政務時期到大金門要有「過海路條」,去台灣更要有「赴台入境証」,像出國一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只能在金門地區流通的台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小金門158師歷任師長、旅、大隊長(指揮官)…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陸軍軍徽下有顆紅心是代號「誠實部隊」的158師。長期駐守外島步兵158師有最後「烈嶼師」之稱。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已故郝伯村曾任烈嶼師第九任師長,率領步九師在八二三砲戰時期駐防烈嶼,累官至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常上電視的名嘴當過「精實案」後158旅長。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陸軍「精進案」後改編為烈嶼地區指揮部,首任指揮官任季男少將。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現任陸軍司令鍾樹明上將曾任烈嶼指揮官。陸官75年班最晚晉升少將,接連接任總統府侍衛長、六軍團指揮官,未來總長的熱門人選…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59任孫天祥大隊長,出生在烈嶼東坑,第一位烈嶼人擔任大隊長。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二樓為常設展與特展空間,經常舉辦台灣或金門藝文家作品展。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文化館二樓能遠眺最高學府-烈嶼國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這次來金門沒有帶單車,來小金門騎公共自行車K-bike,租賃站有白頂金字四面立體造型,呈現搶眼的外觀設計。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從文化館出發,騎遊烈嶼各個景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文化館位於西路村,緊鄰不遠的西方村…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鄉分為林湖村、上岐村、上林村、西口村、黃埔村五個行政村,還有西路、西宅、東林、湖下、羅厝、青岐、后頭、林邊等二十六個自然村。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所謂「自然村」為維護傳統閩南建築,與自然形成的現有聚落特色而劃設的分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路旁田裡能見烈嶼主要農產芋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盛產「香、鬆、綿」的芋頭,遊客必嚐的美食。與大金門的貢糖一樣,必帶的伴手禮。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路邊公車亭充滿傳統文化,有文采飛揚、筆意俊秀的對聯,彰顯在地風格。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西方是自然村,行政區劃入西口村,因人口集中有西口國小。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西方村民大多從事農業,早期經商因部隊眾多,蓋起一幢幢現代建築,近年駐軍減少,許多商店都不再營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西方村口有風雞雕塑,村內有戰地標語與老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昔日附近駐軍眾多,西方街被稱為「戰地一條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老街古樸的街道與飄揚的國旗,彷彿走入時空隧道,遙想昔日假日滿坑滿谷的阿兵哥穿梭的場景,老兵到此一遊份外有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地面有歷年戍守過烈嶼的部隊番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每次看到「127」三個數字,想起吳達澎、吳斯懷二位「師頭仔」,還有二年留金歲月…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西方在6、70年代以經營阿兵哥生意賺大錢,隨著撤軍啟動,繁華的街道逐漸沒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與小徑「軍中樂園」分庭抗禮是烈嶼「西方特約茶室」。為配合觀光老街的發展,飲料店將店面佈置成「特約茶室」的風格,吸引遊客消費。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老街知名美食「蔡媽媽蚵嗲」。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蔡媽媽不止蚵爹有名,相關芋頭食品都能試試…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在地炸高粱糕、甜粿,還有香氣四冒的炸芋粿,酥軟口感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蚵嗲隨意抓上石蚵,加蔥或韭菜。老兵最喜歡廚房剩餘麵粉製成麵糊,包口糧再下鍋油炸。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一定要吃鮮採石蚵炸成的熱蚵嗲。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手掌心大小的蚵嗲,裡面看有小小的石蚵,還不錯吃。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老兵都記得「嘉年華冰菓室」原是阿公阿嬤經營的理髮廳雜貨店,門口招牌還是「理髮廳百貨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老兵會點招牌芋頭冰,配料有湯圓與芋圓,黑糖冰上面加鮮奶布丁、煉奶。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除了招牌芋頭冰,還有早期烈嶼家中必備的手工高粱小掃把。從挑選高粱穗開始,手工用細繩綑綁成獨一無二的高粱掃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到處充滿戰地情境的軍事標語與裝飾,重現當年十萬大軍進駐金門的熱鬧場景。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老街旁小巷有全新彩繪牆。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彩繪牆非常生動,用色豔麗呈現烈嶼景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離開西方老街,尋找隱藏版百年風獅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百年鑲壁風獅爺位於「釋迦佛祖玄天上帝」廟旁。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上帝公廟,遠從明代永樂年間分靈至西方村,歷史年代非常久遠。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相傳風獅爺起源於漢朝,先民渡海經常遭遇東北季風與海浪襲擊,先民用山貓爺獸像鎮煞,現在的風獅爺形象推測從廟宇的石獅演變而來。百年風獅爺笑口輕啟,不失莊嚴,默默守護著西方村。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西方有百年風獅爺,還有以桶仔餅聞名的合成糕餅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餅店玻璃櫥櫃很有傳統感。餅香四散,招呼人客來坐,人情味更濃。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桶餅是烈嶼特產,早年婦女坐月子以薑爆麻油,沾桶餅吃。桶餅以麵粉及油為原料,摻入芝麻、油蔥酥、麥芽糖,純手工烤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早期製餅時存放在桶子,客人說要買桶裡「桶仔餅」,時日一久,就叫桶餅。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桶餅像縮小版老婆餅,烈嶼人當祭品,或日常食用,漸成代表食品之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芋頭桶餅不會太甜,外皮酥軟、配熱茶吃剛剛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往海邊騎,路過下田村,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下田村公車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下田有傳奇歷史的水井,據傳是鄭成功部隊駐守小金門時所挖鑿的井。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國姓井位在古厝聚落裡。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明末清初鄭成功曾在烈嶼與部屬共商抗清大計,今日國姓井,源於鄭成功掘井得泉的傳說。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旅遊網有介紹國姓井解說…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井底仍有源水,附近居民繼續抽取使用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離開前用水桶取井水,清澈甘甜,道盡歷史傳奇。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雙口海岸距離廈門很近,為防止敵軍登陸,在村莊四週挖「壕溝」,並在海灘設置「軌條砦」,綿延數公里,非常壯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著名「公雞趕公車」就在公車站牌旁。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公雞趕公車」原是創意觀光,因為烈嶼就是風雞的故鄉。(照片取自網路)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歷史上第一位在地大隊長就出生在東坑,行政區劃屬西口村。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東坑九井路正好接上濱海大道(環島自行車道)。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自行車道以原有車轍道(戰備道路)改善而成。開放觀光後軍方不再維護,鄉公所保留原有二條水泥車道,地磚(單車道)都是後來鋪設。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沿著南環道前往沙溪堡。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穿越海邊叢林,顯眼的精神標語:「三民主義萬歲牆」。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背面:「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不遠處是最西邊的沙溪堡,被稱為「國境之西」。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略走一段來到離廈門很近的沙溪堡,守軍撤離後營區重新整建,意外成為熱門軍事景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觀景台上有望遠鏡,能遠眺對岸各島。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左邊小島是離烈嶼比較近的檳榔嶼,因形似檳榔得名。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透過望遠鏡清楚看見對岸高樓大廈的窗戶與民眾,挺有趣的!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對面正好是廈門環島路,相較「三民主義萬歲」心戰牆 ,截然不同立場的政治標語遙遙相望,在國共對峙的時代裡「二塊標語」做了最好見証。(攝於環島路)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青岐海邊的砂溪坑道已開放給遊客參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砂溪坑道入口有虎爺,遊客當成許願池一樣投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坑道長達225公尺,主坑道高度較矮,走進去有壓迫感,昔日駐軍非常辛苦。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透過碉堡射口,海天一線景色,跟畫框內的美景一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沿著車轍道前進,前往傳說中「無頭部隊」駐守過的南山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南山頭據點外有「金門精神」標語:「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戰鬪不怕死」。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走過壕溝小橋就是傳說中的「南山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據傳823砲戰後,南山連駐守一連官兵,因站哨打瞌睡被共軍水鬼整連砍頭割耳。事後南山村民常在深夜聽到官兵亡魂「踢正步」操演的聲音。經常鬼影幢幢,讓人不寒而慄,居然沒有部隊膽敢進駐…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據傳各方都無力安撫亡魂,蔣總統特地半夜來南山連視察,向「踢正步」亡魂訓示:「你們已經盡了保家衛國的責任,任務完成,請連長把部隊帶回去休息!」。從此南山連恢復平靜,留下統帥與「亡魂」對話的戰地傳奇…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南山頭營區是小金門最南端的據點,營區有砲堡、地下射口、碉堡、指揮所等…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射口外是復興嶼,左側大膽島、二膽島能控制金廈水道,非常重要的據點,難怪「水鬼」會來摸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南山頭坑道深達3層樓,層層疊疊的地下交通網是金門眾多坑道中少見的。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最底層戰防砲射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砲口指向對岸,當年恐怖「水鬼摸哨」,是否就在這片平靜水道中真實進行?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離開南山連,原路返回整修過的湖井頭戰史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館外M5A1輕戰車模型與精神標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湖井頭位於西口村,距離廈門僅五千公尺。有「還我河山」標語是心戰喊話基地。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湖井頭戰史館外觀像座城堡,有仿古的城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廣場陳列90、40高砲等防區武器,突顯濃厚的戰地氣息。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戰史館保存烈嶼在金門幾場戰役的角色與戍守官兵圖像,民國78年由時任參謀總長郝柏村親題落成誌。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戰史館展列當年烈嶼師官兵英勇參戰的史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含大膽島、二膽島、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諸島,距離大陸最近島嶼僅500公尺,戰略位置屬「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防區大膽島於民國39年7月26日發生「大二膽戰役」,此役「最長一夜」堅定金、馬守軍據守的信心,也是共軍戰史上不願記載的失利戰役。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先總統蔣公在823戰役後頒授陸軍第九師榮譽虎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榮譽虎旗下方擺設各種口徑共軍砲彈,提醒遊客勿忘砲戰期間共軍對烈嶼各島發射23萬發砲彈。烈嶼諸島面積僅大金門四分之一,卻落彈二分之一,可見砲擊之激烈,也是「烈嶼」的由來。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中間最大枚是「八吋榴砲彈」美援火砲,見証結束823砲戰的大功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公共電腦提供遊客查詢關於八二三、大膽、二膽等戰役資訊,與歷任師長資料…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空戰圖前方是戍守過的烈嶼師軍旗!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空戰油畫,記述823戰役時空軍F-86軍刀機在金門上空力抗共軍Mig-17型機,以響尾蛇飛彈擊落敵機,取得空優後確保戰役勝利!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館內展出「駐守金門的日子」。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陳列部隊在大二膽、823戰役時使用過的槍砲武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鄧麗君不僅用歌聲撫慰金門守軍,多年親臨前線的勞軍事蹟永遠留在烈嶼小兵心裡。有人說:「軍中情人換來換去,永遠軍中情人只有她一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不管是草綠服或迷彩服,從57步槍到65步槍,烈嶼大兵很有穿越的感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模擬當年紅色小電話打回台灣的感覺,話筒傳來台灣親人的親切話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多少阿兵哥假日排隊打電話回台灣,讓家人放心,女朋友不要「兵變」,乖乖等我回來!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透過高倍望遠鏡,晴朗無雲的天氣,憑肉眼就看到對岸廈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對面突出海面是「土嶼」。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對岸能見「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一水之隔有國旗,是國軍駐守的「獅嶼」。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重返西口村,北極上帝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黑臉「北風爺」威立在路旁,正對北方,為鄉民鎮風止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北風爺斜對面有風雞,二者都是烈嶼的守護神。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后宅營區精神標語:「親愛精誠」。二旁有:「軍紀似鐵、軍命如山」。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背面:「榮譽、責任、國家、領袖、主義」字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黃埔村轄黃厝、林邊、浦頭、庵下、庵頂、后頭六個聚落,人口將近2千人。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大金門有「屏東」,小金門有「林邊」,都是很親切的地名。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上集最後景點來到烈嶼三堡之二的:「勇士堡、鐵漢堡」。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台灣以軍事相關的主題館非常多,但以「地雷」為主題的展示館,只有在烈嶼黃厝了。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烈嶼海岸線埋設超過10萬顆地雷禦敵,解除戰地政務後編列預算進行排雷作業,而解編的「勇士堡」改建為地雷展示館。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走上四八高地,對岸廈門,清楚可見。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堡內數百公尺的地下坑道,與鐵漢堡相連,地道內展示地雷,讓遊客體驗戰爭與和平的重要性。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地雷的種類很多,能炸翻戰車的戰防雷,有小巧精細的人員殺傷雷,有些特殊地雷還不是金屬探測器能找到的。不管國產或進口、大小不一的地雷,大小金門「應有盡有」。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地雷是便宜、容易使用的殺傷武器,明朝「火龍經」即有記載。船堅砲利的西方,直到17世紀才開始使用地雷。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為防止共軍登陸,海岸佈署重重雷區,隨著部隊移防資料移失、沙灘流失,各地雷區沒殺傷多少敵人,卻讓金門人付出慘重代價。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排雷作業絕不是像電視上用刺刀壓著,旁邊挖個洞跳進去那麼簡單。有模特兒示範排雷工作的進行,讓遊客了解地雷的威脅性。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坑道四週懸掛象徵致命危險的骷髏標示,雖然各國文字不同,都能一眼發現它的可怕與震懾力。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牆面各種解說及排雷體驗,讓遊客感受戰爭恐怖。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坑道會發出驚天動地的聲響,相當刺激。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音響播放地雷爆炸的聲音,坑道配合聲光效果,轟隆隆感受到地雷爆炸威力…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臨海砲堡極具隱蔽效果,57戰防砲指向海岸。成堆彈藥庫,見証守軍與陣地共存亡的年代。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從俄烏戰爭到以巴衝突,唯有「同島一命」,人人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才能永遠確保和平。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出口是鐵漢堡,門口有40高砲、M42防砲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來到充滿戰地風情的小金門, 一定要品嚐在地特色美食。勇士堡旁「黃厝三層樓」是解除軍管後第一棟三層樓高的房子,意外成為烈嶼建築地標。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個人套餐有三道菜,芋頭丸子、南瓜蚵乾飯、地瓜葉,還有烏坵紫菜魚丸湯。多人來點合菜能嚐到更多菜色與冰品。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除了芋頭入菜,芋頭冰是一大招牌,遊客慕名過橋來吃,對甜蜜的滋味念念不忘。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如果先不吃正餐,一年四季都有清涼消暑的冰品。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芋頭冰上面的芋頭很綿密,煉乳剛好不會太甜,感覺非常好。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重返文化館,「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結束…
「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上)

預告:「金門老兵召集令」騎遊小金門(下)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在小金門待了18個月,照片裡很多地方都曾經去過,但是現在看起來是既熟悉又陌生。駐守過湖井頭戰史館(還有虎堡、麒麟山),每天在後面觀測所看廈門;夜巡都要走去南山連休息吃宵夜;跑3000公尺看到西方那顆大石頭,都覺得自己也快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感謝大學長圖文並茂的文章,又讓我重溫20年前在小金門的日子。
DIY LOVE
記得下午5點收假點名,月薪才6千,潘仔才會包車去環遊金門。在金門當兵的人,幾乎不可能去風景點看,除非0857,你爸有錢!在地下坑道住一年半,對金門沒有感覺。只有 幹 !
bgshih
我在烈嶼,剛開始的半年駐紮在麒麟山上,沒什麼景色。後來的一年都在海岸據點,剛好都是附近的制高點,風景還真的很不錯,312、319觀測所、虎堡都是看海、看廈門的好地方。過年、跨年、中秋節都能看到廈門放的煙火。
1875梯的海巡(水頭碼頭的岸巡)算老兵了嗎
bgshih wrote:
在小金門待了18個月...(恕刪)


還以為在離島當兵都是在釣魚...
DIY LOVE
電池要錢買的。我那個年代只要每天背新的通行口令,沒有打燈暗號。基本上,那只是背給查哨長官聽的。夜行軍我也遇過,基本上沒有人理據點哨兵,講一聲 夜行軍 就不理人了,整連軍人就把我們據點當他們家來用。不爽
bgshih
20年前,烈嶼軍中明令禁止釣魚。我所在的據點,海龍蛙兵的快艇就在懸崖下開來開去,也無法讓人偷偷釣魚。還有我也是一半的軍旅生涯都住在花崗石的坑道裡。
感謝樓主老兵分享小金門美景...
DIY LOVE
在金門當兵的人,幾乎都沒看過那些風景!
wilddog wrote:
還以為在離島當兵都是在釣魚...

看單位吧

我是金砲兵算第3線(旁邊一個南雄師的營和2個金砲防砲連保護)
一般不是守第一線海防據點的人跟本無法靠近海邊
我在金門只有新兵時連上蓋房子和籃球場去過海邊挖沙
最後一次去是營部蓋房子和籃球場時壓車去挖沙

我同學在大膽郵局每天都在釣魚和游泳

大金當兵的就沒辦法去小金除非洽公
bgshih
小金兵也是除了生病、洽公、返台能到大金,一般休假是不能離開小金的。我都跟家人說,雖然我在小金待了18個月,不過我對大金完全不熟。
去金門兩次 到小金都是搭船 來去匆匆 都沒有很仔細的看過這些景點 只記得芋頭冰好吃 下次可能就要來趟曼行程之旅
用力騎 wrote:
去年返金參加老兵活動...(恕刪)

金門離島 靠近中國 和台灣不一樣 充滿軍事設施
充滿戰地風情的小金門值得去一趟
感謝分享

人生抽2次籤都本島籤
看郵遞區號就知道是否中了

高中畢業時 陸軍 本島
考上三專
畢業後 在抽一次
還是陸軍本 島

抽中外島的
下面都鼓掌 歡呼 又少一個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