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刀山好久沒來了,網蒐資料時發現除了原有設施之外多了旗桿石和就地取材的竹竿張掛國旗。以往不同是今天騎單車到登山口,早上從樹林搭火車到三義車站,沿台13線左轉130縣道,次第依下載的航跡前往關刀山登山口,接下來拾級而上,探訪久未謀面的三角點基石及關刀山地震紀念碑沿革,內文引自陳怡宏「生活在板塊交接帶的台灣島民 ,如何挺過歷史上的幾場大地震」。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登山者眾多,山頂平整設置石椅多處,可泡茶聊天,出關古道也是囊括在樟之細路,步道維護細心,老少咸宜,這也吸引大眾前來踏青的原因吧。
出關古道上下起伏的山徑,作家如此形容:一座座山巒像妻子柔嫩的胸脯,只要駛上鐵牛車鋪呼鋪呼地推進,小心翼翼地循著妻子堅挺的呼吸,倚靠她慢慢隨之起伏,鐵牛車就能載著他安然生活,順利回到溫柔夢鄉。(註1)
大湖十份崠茶亭位於臺灣苗栗縣大湖鄉的出關古道北段——十份崠古道上,於民國九十年5月16日公告為苗栗縣縣定古蹟。昔日古道上有四座茶亭,由西至東是三義雙龍坡磚造屋頂茶亭、十份崠鞍部石頂茶亭、南湖坑樹茶亭、永興橋下的竹棚茶亭,其中十份崠設有茶亭約可追溯至百年以前,但現今的茶亭則約建於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註2)
出關古道
註1
https://ynews.page.link/Bzfkv
註2
2015/2/8 關刀山
縣道130線的風景
臉譜
偏橘色的楓紅,就在涼亭旁邊
原本想從產業道路上關刀山,再往上沒多久就遇到數顆大倒木站據路面,只好折回,由聖衡宮附近步登上山。
往登山口旁紅紅火火的楓紅
樟之細路RSA50 出關古道—聖關段
古老的里程碑
雲霧散開陽光普照
好多登山客正在留影
心形基地,陽光燦爛
國旗
關刀山好久不見
關刀山地震紀念碑沿革,內文引自陳怡宏「生活在板塊交接帶的台灣島民 ,如何挺過歷史上的幾場大地震」。
楓紅、出關古道里程碑
霧鎖關刀山麓
回登山口涼亭取車
薑麻園到此一遊
霧中關刀山麓楓紅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