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除了下雨的周末外,都有騎車出去走走。

這個周末小兒子剛月考完,自然是家庭親子日了,帶著三寶回彰化外婆家。原來想這周沒車騎了,結果丈人給了我們一個意外的禮物,親自以在地通的身份,帶著我和女王騎了一趟「東螺溪自行車道」。

東螺溪為濁水溪三大分流之一,就是今天的舊濁水溪。

路旁的樹木長了好幾十年的樣子。

從北斗鎮丈人家對面的北勢寮,騎進東螺溪自行車道。

我們自北勢寮路騎過來,而舊溪路指的是舊濁水溪沿溪畔的道路。

已經看到有「當心自行車」的警告標示

自行車道上的原木景觀造型

舊濁水溪經過北斗鎮市區後,在此會合續往西流。

三溪橋起點

沿路騎行可到溪湖糖廠

也可以接往人氣景點的「田尾公路花園」

經過國道1號高速公路涵洞

翁婿二人正研究路線怎麼走的


壯觀的東西向高壓電塔與收割後的田地

田尾鄉的環保公園,也就是原來的垃圾掩埋場。

鄉間小路規劃成的自行車道,少了河濱公園的擁擠騎的輕鬆自在。

女王、丈人、在下我三人親子樂騎

已近歲末年終稻米收割完畢,一段時間不需灌溉農田,水力會派工正在進行淤泥清除。

丈人很高興的帶我們夫妻倆騎單車,一路上詳細解說,是最棒的導遊。

女王與我人手一機,互相對拍中。

地上的影子也是自拍的重點

I love bike,這個圖案不錯,只是下雨天可能會滑哦!

3台都是鋼管車:左邊是捷安特CT102通勤車,中間是高齡29歲的KHS(LUG)鋼管公路通勤車
,右邊是10多年前出口價一萬多元的MTB外銷車。



冬日暖陽下輕鬆騎車很舒服,可惜時間有限在此折返回家囉,改天騎到終點出海口看夕陽去。

在鄉下騎腳踏車就是生活型態的一部分,腳踏車踩著就到處趴趴走,
根本不管什麼安全帽...等裝扮配備。

這位阿公騎著正統武車,全付武裝下田工作的穿著裝扮,這就是鄉村的單車生活型態。

唯一一小段騎在公路上,台19線彰水路溪湖段。

東螺溪岸邊的沙發,歡迎人客來坐。

最近菜價高漲,尤其是高麗菜,看這一畝高麗菜田的高麗菜顆顆都是寶貝喔!

舊濁水溪整治是採生態工法整治,要讓河水再度變得清澈,不發臭。

沿路觀賞農耕的景像,感受鄉村田野裡的活力,白鷺鷥亦步亦趨跟著農耕機在監工喔!

農婦在菊花田工作,設置一盞一盞的燈泡是夜間用來電照菊花。


我們親子三人在此停車,聽爸爸再一次訴說東螺溪的過往,這時有一位在地的熱心大哥加入解說行列。

在地的優勢,爸爸的私房小徑,花木扶疏,清幽雅致。

回到家已經二台車等著修裡了,單車生活在鄉下一直都是現在進行式。

30多年的重負荷型武車,騎到鍊條斷了,對修車老手的丈人來說算是:a piece of cake‧

丈人修車近50年了,日復一日的修車、種菜植稻養家活口,另在下我汗顏啊!

完整圖文請移至我家女王的部落格:
親子單車樂騎--東螺溪自行車道
。我們是騎在北岸自行車道上,路面不寬大多是庄內居民使用的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