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AM關西羅馬公路口,從台北趕來,看著小鎮從冷冽的清晨中甦醒,希望10個小時後在天黑前回到這裡。
超商中補給了早餐及路上備用的點心,7:40AM 頂著刺骨的寒風南下往內灣出發了。
冬日的朝陽華而不實,樸實的三合院卻散發著硬頸精神,騎車的人沒有抱怨寒風的權利,燃燒小宇宙向前衝吧!
從台三轉入竹120,內灣線的小站合興。
大角度的光線讓山林更立體
內灣,許多車友的折返點,此去到出北橫為止,未再遇到一位車友,千山我獨行也!
非假日的內灣,享受孤寂。
少了人潮,山水多了一分靈氣。
油羅溪中尖石岩,尖石鄉的地標
看以前的照片,尖石岩下方有做小廟,現在小廟已經不見了,只留下水泥地基。在此右轉竹60,沒有備糧的車友不要錯過尖石大橋旁的超商,往後100公里都沒有超商了。
光線與林像搭檔的完美演出
錦屏溫泉區到了,那羅溪對岸,明隧道旁的大型雕像指著今天要體驗的天堂路。
粗獷的壁畫預告將要進入原住民的部落
人與自然也可以很協調
那羅溪畔上演著季節交替的大戲
過了明隧道後的景點是青蛙石,但吸引我的是溪旁經過數萬年的水蝕岩景。
過了青蛙石,坡度稍緩,很快的,那羅到了。
從當地的指示圖得知,這裡又分為二、三、四、六等部落。
部落裡的的精神燈塔
出了那羅聚落,坡度又恢復陡峭,爬坡中遇到一對唱著歌的原住民夫妻
「加油!要騎到哪裡阿?」
「上宇老,再下玉峰,到北橫」
「哇!繞一圈阿!加油!加油!」
「謝謝啦!」
雙腳規律地踩踏,雙眼享受著移動的山林,GPS上的高度平穩的上升,終於,在一個轉彎處,我看見了平地。
回望金財商店附近的髮夾彎
路況越來越差,溫度也隨著海拔的上升而下降,在一片背陽的水泥路上,海拔破千了。
山越高,樹越奇。
原住民風味的小橋與大自然是如此和諧的相溶在一起
再往上挺進,幾乎可以看到海平面了
在山谷中的那羅也露臉了
望著一路爬升上來的山路,成就感十足!
一個髮夾彎就是一段上升,轉彎處總是絕佳的展望點,青翠的山巒與山谷中的那羅總是眼睛的焦點。
海拔1300公尺,總算看到山頂的目標物 - 派出所上的基地台。
這隻狗狗從海拔900公尺就一直跟著我,有時跑到前面帶路,有時跑去路旁翻前人丟棄的東西吃,我拍照時他還會停下來等我!
午餐就在前方,一鼓作氣,完成最後這海拔兩百公尺的爬升。
要越過稜線了
在稜線上往北望,下方是等會要走的路,中間上方是石磊部落,勇腳的車友可以上石磊再接回北橫。
稍往下滑一點,來到宇老最頂級的餐館「以娜的店」
山豬肉燴飯 - 兩百元
這裡視野更好,山谷中有著深藍色水潭的地方就是玉峰,白雲左側就是上巴陵。
到宇老派出所拍張紀念照
狗狗在這裡遇到他的老朋友,不再跟著我了,bye bye!
從派出所再一次瞭望新竹一帶,我要滑向山的另一邊了。
下滑途中,特地在魯壁民宿前停下來,五年前,火星大接近的那一晚,下班後與天文同好載了幾十公斤的器材一路殺到這裡,這裡的光害在北部地區算是情況較好的,可惜,哪晚的霧氣很重,拍攝並不理想。
竹林中,連續的髮夾彎陡降
彎道旁的溪谷,由這裡可以感覺陡降的山勢
玉峰前,最後一段髮夾彎路段
快樂的下坡結束了,從這裡開始一路的升升落落。
玉峰部落零星的房舍
大山大水下的玉峰,找一天來這裡露營,聽著流水聲,看著滿天星空,呼吸著山中靈氣入眠。
回望山中隘口處的宇老,兩地的落差將近八百公尺。
這個美麗的水潭,遠在宇老就可以看見。
玉峰大橋旁的楓紅及溪石。過玉峰大橋就是石磊道路,除非你有充足的時間挑戰石磊,不然應該續走左邊往復興的竹60-1
從玉峰到三光這一段,應該是這條路線的精華,可以放慢車速細細品味。
這段路幾乎是沿溪闢建,常有坍方與落石,路況不佳。
但風景可是一級棒,不再多言了,讓相片自己說話。
隨著電線桿的建置,文明的魔掌將會慢慢地伸入這片淨土。
這幾天的能見度超棒,抵達三光之前,上巴陵上的建築清楚可辨。
過了三光,就可以高角度的欣賞巴陵雙橋了!
接上北橫前,有一大段的坍方路段,現在勉強通行。
在這裡接上北橫,2:55PM,累積里程60公里,還有六十多公里到關西,再兩個多小時就天黑了,在山裡的黃昏中趕路,心裡開始有壓力了。
雖然心中有趕路的壓力,看到美景還是自然的停下雙腳,一次次的舉起相機。
榮華攔砂壩
4:07PM抵達羅馬公路起點,遇到剛出來的車友
「怎麼現在才要進去?」
「從宇老下來,我要完成大滿貫,今天這段路對我意義非凡」
「那你要一路『催』到底了」
「是啊,不得不了!」
人肉雙汽缸再度燃燒,很快的爬上羅馬公路的第一個陡坡,羅浮村與羅浮橋漸漸遠去
蕭瑟的路樹反射著內心深處的一些顧慮
羅馬公路的第一景
與上次相比,水庫碧綠多了,水質應該好很多,即使在餘暉下,第一景仍然當之無愧。
離開第一景時打開前後車燈,經過奎輝,房舍內的燈都亮了,騎到下高趬前天色全暗,除了前燈照亮的兩公尺建方外,四周一片黑暗。
金星和木星會聚在新月附近,昨天看像一張笑臉,今天新月已經跑到上面了,倒著看就是一張哭臉,莫非老天也悲憐在暗夜山中趕路的我。
溫度隨著夜色的降臨直直下探,爬升到高趬,村落裡總算有兩三盞路燈,拿出最後的兩個備糧,吃掉一塊羊羹。出了部落,遇到一位騎機車回家的原住民警察。
「一個人喔?」
「是阿!」
「小心騎喔」
「謝謝!」
溫暖湧現心頭,化為雙腳的能量,一口氣上到塔娜咖啡。在這裡,喀掉最後一塊羊羹,穿上風雨衣,換上長指手套,一路「催」到關西。
6:31PM,再度回到人間。
誠懇的提醒:
1. 越早出發越好,尤其冬天,一直在跟太陽公公賽跑
2. 補胎修車等工具一定要帶
3. 出發前將前後燈電池換新
4. 結伴同行是最好的
此次北橫路段及羅馬公路介紹較少,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參考以下兩篇遊記:
看見「新」北橫 http://bike.ericchen.info/20080610.htm
羅馬公路 http://bike.ericchen.info/20081014.htm
論壇語法限制,軌跡及拍照地點無法呈現在Google地圖上,請參見http://bike.ericchen.info/20081202.htm#googlemap
路線圖
爬升變化圖
GPX軌跡檔
Eric的單車攝影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不過 我怕黑呀 等明年夏天到來 日照很長時 一定要給它去一趟 現在還是先在平地多鍛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