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mz wrote:不會~
當你成為『別人快閃運動』的人形立牌工具人之一時
當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更改為三貂嶺"自行車隧道"之後
一切都是值得的

。
。
。
。
。jsmz wrote: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1...(恕刪)
t4236774 wrote:
1.經常會利用的人(離家近、順路)...:不通
我家附近的夜市,我幾乎不去,都是外地遊客居多
大型夜市才會有觀光客,我家附近的小型夜市都是在地人觀光客很少,台灣大型觀光夜市只有幾個而已,多數是小型夜市。t4236774 wrote:
2.通常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受到鼓動...:不通
年輕人的定義是幾歲?,我參加很多自行車活動,30歲以上的車友最多
我認為平均壽命82歲,我認為41歲以下的都算年輕人。t4236774 wrote:
3.B族群的人使用到那條隧道的機會很低...:不通
特殊的路線,即使住附近也不會常去,除非必經之路或者適合悠閒騎車的點,否則你不會常去鑽那個2公里的隧道(跟我家附近夜市道理一樣)
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有自己習慣的生活領域,多數人喜歡在家附近購物吃飯散步休閒乘涼,少數人會在離住家上百公里的地方吃飯休息乘涼散步。t4236774 wrote:
4.可能會使用那條通道的是A族群的人...:不通
跟3一樣
A族群的人,可能是地利之便、順路、長期訓練路線會經常用到那條路線。你要說A族群的人比B族群的人多,就好像你硬要說瑞芳金山的人口數比台北新北多一樣。t4236774 wrote:
5.沒去使用過那條路,不知道哪裡有危險...:不通
通常溺水的人都是會游泳的,會被機器弄傷的人都是會操作機器的操作手,這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有關,跟使用頻率關係不大
你認為你第一次去那裡騎車就知道哪裡會滑?哪裡鋼筋斷?那你必然事先做好功課。t4236774 wrote:
6.不熟悉路線,所以比較可能受傷:不通
跟5一樣
在自己不習慣的地方運動,受傷機率必然高一點。t4236774 wrote:
9.別說你不懂快閃=社會運動=政治:不通
之前很多音樂人也在玩快閃,很多店家也在玩快閃,別滿腦子政治
如果你不知道『3個人以上的活動就有利益均衡的問題』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成年人。音樂人、店家玩快閃、電動摩托車玩快閃瀑布玩快閃活動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人多=行銷=有利可圖』你如果以為店家音樂人玩快閃是做公益的?我尊重你。t4236774 wrote:
10.我如果找不認識路的朋友去騎車,我會自己先探路:不通
住台北去高雄騎車,難不成要先去高雄探路,約朋友去日本騎車難不成也要先飛日本探路
我住台北的話,怎會找朋友去高雄騎車?我要去高雄騎車的話,會找高雄的朋友『帶我一起』去騎車。你的例子好有趣。t4236774 wrote:
很多點環環相扣,前面不通後面就不通,不要走進死胡同
jsmz wrote: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1...(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