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F 民視異言堂報導>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一條令人難以自拔的自行車道/我們向有關單位申訴全紀錄

jsmz wrote:
當你成為『別人快閃運動』的人形立牌工具人之一時
不會~
當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更改為三貂嶺"自行車隧道"之後
一切都是值得的
takemehome96 wrote:
因此若讓車友還是得回到選擇走台二丙
台二丙不是每個人都騎得上去的....
當每個人都是Pogacar喔
當有人告訴你快閃這種社會運動不危險的時候,請你要記住他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字號,如果他願意告訴你的話!

stoak wrote:
不會~
當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更改為三貂嶺"自行車隧道"之後
一切都是值得的
t4236774
沒付費參加也沒亮刀亮槍強迫參加,每個人都出於自願,沒有人要為別人負責,老闆給你飯吃,還要保證你不噎死嗎,誰敢約你去玩啊!
jsmz
既然你不負責出席快閃的安全,那也沒必要知道您大名了
jsmz wrote:
當你成為『別人快閃運動』的人形立牌工具人之一時,提醒您,所有責任在自己身上(意外跌倒、迷路、時間浪費...等),沒有人會替你負責的。


01車友應該大多是成年人了, 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有權利也有能力對社會運動表達立場, 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對

從你的用字遣詞, 猜測你應該是持反對的態度
這沒有任何問題, 絕對尊重你的價值觀

但你使用的字眼"成為別人...的人形立牌工具人"
我看了非常不舒服
因為你貶低了一群因為理念認同
進而願意付諸行動表達支持的人們
不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之中

希望你在表達自己意見時
也能尊重一下立場相反的車友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
1.可能會經常會利用到那條『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的人(離家近、順路),必然是少數車友(A族群)
2.快閃活動光靠那些少數車友一定聲勢不夠而需要許多人,通常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受到鼓動(B族群)
3.B族群可能是環保的人,愛運動的人還是有空沒事的人?都有可能,但是B族群的人使用到那條隧道的機會很低。
4.可能會使用那條通道的是A族群的人,A族群的人可能去過那條路知道那條路佈滿鐵網(鐵條)不適合騎行。
5.B族群的人(愛環保?愛運動?有空?喜歡散步?)可能沒去使用過那條路,不知道哪裡有危險。
6.所以,參加快閃運動的人有A有B,但是B族群的人必然不熟悉路線,所以比較可能受傷
7.快閃運動後,B族群的人也不會經常去利用那條路(住很遠、沒時間),結果A族群的人可能可以經常利用那條路。
8.所以,我說B族群的人如果參加快閃運動會成為A族群的工具人,因為B族群的人可能沒機會經常利用那條路。
9.如果你是成年人,別說你不懂快閃=社會運動=政治
10.我喜歡騎車,但我喜歡安全騎車。我如果找不認識路的朋友去騎車,我會自己先探路(或是我熟悉的路),然後小心騎行確保朋友不會受傷
11.我喜歡騎車,但是不希望有人把社會運動牽扯到運騎車動裡面
12.誰會經常去使用那個隧道?多數車友在台北(冬季北高360而不是夏季高北360就知道多數車友在台北),台北新北的車友有多少人能騎個上百公里到那個隧道?很少。
jsmz wrote: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恕刪)

看完的結論就是
全篇充斥你個人的臆測腦補
以及把自己價值觀強加於別人身上

文章不是打得落落長就代表言之有物...

既然很明確的話不投機
你也不願修正自己冒犯別人的用字遣詞
抱歉我就將你列為黑名單了
對彼此雙方都好
jsmz wrote: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1...(恕刪)

我覺得很多觀點好像都不通
1.經常會利用的人(離家近、順路)...:不通
我家附近的夜市,我幾乎不去,都是外地遊客居多
2.通常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受到鼓動...:不通
年輕人的定義是幾歲?,我參加很多自行車活動,30歲以上的車友最多
3.B族群的人使用到那條隧道的機會很低...:不通
特殊的路線,即使住附近也不會常去,除非必經之路或者適合悠閒騎車的點,否則你不會常去鑽那個2公里的隧道(跟我家附近夜市道理一樣)
4.可能會使用那條通道的是A族群的人...:不通
跟3一樣
5.沒去使用過那條路,不知道哪裡有危險...:不通
通常溺水的人都是會游泳的,會被機器弄傷的人都是會操作機器的操作手,這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有關,跟使用頻率關係不大
6.不熟悉路線,所以比較可能受傷:不通
跟5一樣
9.別說你不懂快閃=社會運動=政治:不通
之前很多音樂人也在玩快閃,很多店家也在玩快閃,別滿腦子政治
10.我如果找不認識路的朋友去騎車,我會自己先探路:不通
住台北去高雄騎車,難不成要先去高雄探路,約朋友去日本騎車難不成也要先飛日本探路
探路不能保證別人的安全,而是要告訴朋友如何安全騎車

很多點環環相扣,前面不通後面就不通,不要走進死胡同
你用『特例』來反駁『通例』,當然可以,我告訴你,你說的是特例,我說的是通例

t4236774 wrote:
1.經常會利用的人(離家近、順路)...:不通
我家附近的夜市,我幾乎不去,都是外地遊客居多

大型夜市才會有觀光客,我家附近的小型夜市都是在地人觀光客很少,台灣大型觀光夜市只有幾個而已,多數是小型夜市。
t4236774 wrote:
2.通常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受到鼓動...:不通
年輕人的定義是幾歲?,我參加很多自行車活動,30歲以上的車友最多

我認為平均壽命82歲,我認為41歲以下的都算年輕人。

t4236774 wrote:
3.B族群的人使用到那條隧道的機會很低...:不通
特殊的路線,即使住附近也不會常去,除非必經之路或者適合悠閒騎車的點,否則你不會常去鑽那個2公里的隧道(跟我家附近夜市道理一樣)

人類和動物一樣都有自己習慣的生活領域,多數人喜歡在家附近購物吃飯散步休閒乘涼,少數人會在離住家上百公里的地方吃飯休息乘涼散步。

t4236774 wrote:
4.可能會使用那條通道的是A族群的人...:不通
跟3一樣

A族群的人,可能是地利之便、順路、長期訓練路線會經常用到那條路線。你要說A族群的人比B族群的人多,就好像你硬要說瑞芳金山的人口數比台北新北多一樣。

t4236774 wrote:
5.沒去使用過那條路,不知道哪裡有危險...:不通
通常溺水的人都是會游泳的,會被機器弄傷的人都是會操作機器的操作手,這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有關,跟使用頻率關係不大

你認為你第一次去那裡騎車就知道哪裡會滑?哪裡鋼筋斷?那你必然事先做好功課。
t4236774 wrote:
6.不熟悉路線,所以比較可能受傷:不通
跟5一樣

在自己不習慣的地方運動,受傷機率必然高一點。

t4236774 wrote:
9.別說你不懂快閃=社會運動=政治:不通
之前很多音樂人也在玩快閃,很多店家也在玩快閃,別滿腦子政治

如果你不知道『3個人以上的活動就有利益均衡的問題』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成年人。音樂人、店家玩快閃、電動摩托車玩快閃瀑布玩快閃活動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人多=行銷=有利可圖』你如果以為店家音樂人玩快閃是做公益的?我尊重你。

t4236774 wrote:
10.我如果找不認識路的朋友去騎車,我會自己先探路:不通
住台北去高雄騎車,難不成要先去高雄探路,約朋友去日本騎車難不成也要先飛日本探路

我住台北的話,怎會找朋友去高雄騎車?我要去高雄騎車的話,會找高雄的朋友『帶我一起』去騎車。你的例子好有趣。

t4236774 wrote:
很多點環環相扣,前面不通後面就不通,不要走進死胡同


你用『特例』來反駁『通例』,當然可以,我告訴你,你說的是特例,我說的是通例。
你是不是成年人我不知道,但是社會運動就是需要年輕人的,因為年輕人有衝勁有體力,然後,沒經驗。
t4236774
外地騎遊都是幾十公里到百公里以上,哪兒要長青苔也能知道,真的很厲害,不知道你是騎車多年還是剛入門
jsmz
你喜歡替別人預設立場😊
jsmz wrote:
我分析給各位成年人看1...(恕刪)


單日百K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情,要環島這只是基本門檻,要參加一日北高、一日雙塔幾百公里都在騎了,報名的人還每年都在增加。更何況,這次的快閃活動並不限於約騎,主辦人也歡迎大家搭火車到猴硐租youbike,甚至只是人到場共襄盛舉都好。

至於因為不會常去使用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就認為參與號召當別人的人型立牌很笨? 只要這條自行車道繼續用這樣不安全,單車不友善的狀態存在著,哪怕你只是一輩子去騎一次,都要冒著額外的風險騎乘,然後預約系統的警語還把責任都先撇清了,你得同意才能預約,這樣的問題設施,人民不能用行動展現力量要求政府改善? 我們現在是活在動員戡亂條例時代嗎?
prozacist
呵呵,不管你嗑了什麼,都給我來一份 XD
jsmz
你別嗑藥了,有需要去看醫生喔[微笑]
jsmz wrote:
我住台北的話,怎會找朋友去高雄騎車?我要去高雄騎車的話,會找高雄的朋友『帶我一起』去騎車。你的例子好有趣。

你的例子更有趣了,猜你應該都在家附近騎車
t4236774
jsmz 建議少看政論,單車沒人在講同溫層,這活動我也沒参加,我只是感佩人家付出的努力
jsmz
建議你深入瞭解全貌以後再鼓勵別人去做某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