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吟寒江 wrote:
嗯,那玩意學名應該是榴蓮吧。


不是喔,兩種是不一樣的!

榴槤的外皮是尖刺的,而且有很強烈的味道~~



(圖片來源:Google)
唉,盥 字會念錯,紅毛丹也不知道,榴蓮也會混掉,人生真的好失敗

謝謝:)
D68 970620 美斯樂 0KM 陰 弃兒

西元1949年,民國38年

國軍第8和第26軍駐滇與匪决戰。不料12月9日省主席盧漢變節,扣押李彌、余程萬二軍長,二軍即猛攻昆明。强攻之下盧漢被迫放二人直飛臺灣,不想余程萬旋令26軍撤退,部分部隊經緬甸、寮國、越南退入薛岳防守之海南島,(不知道薛岳是誰?看看《一寸河山一寸血》吧)但278團落在緬甸。

第8軍則因170師師長降敵致元江潰敗,僅709團李國輝部突圍而出逃往緬甸東部,偶與278團會合。此時總人數大約1500人。

如前所述,緬東當地居民對中國人頗具好感,部隊遂略得喘息,修好電臺與國府取得聯繫。而剛剛獨立2年的緬甸政府知道這支部隊的存在之後,决定出兵圍剿,但畢竟成軍不久,雖占盡人數、武器的優勢,却不是國軍對手,國軍憑武力在緬甸站穩了脚跟。李彌亦返回部隊成爲最高領導。

西元1951年春,經整軍訓練壯大後,李彌率數千人反攻雲南,克4縣,但終因兵員不足,在匪3個師的攻擊下再度退入緬甸。又經整訓壯大後,西元1953年9月,正欲反攻時却遭緬軍攻擊,于是與緬軍再次鏖戰薩爾溫江,又獲大勝(此役頗有蹊蹺之處,據說殺聲正酣時曾有幾個大鼻子携通信設備空降國軍陣地,呼叫出數架沒有任何徽記的戰機猛轟敵軍陣地,是否屬實已不可考)。

此後李彌在曼谷答記者時口出狂言“做雲南王不好說,做緬甸王是易如反掌”,此言一出輿論大話嘩。緬軍失利已是無顔,能更受此羞辱?于是上告聯合國,遂有中美緬泰四國會議决定撤軍,此爲第一次撤軍。

剩餘部隊經吸收各方反C人員又得壯大,編爲第1~5軍。西元1960年前後,匪倒行逆施,至神州生靈塗炭餓殍遍野,不施德政救民于水火反應緬之要求舉兵入緬攻擊國軍。我只能說:好一個高瞻遠矚的毛,只不知那三千萬冤魂作何想?

兩面夾擊之下,國軍失利退入寮國泰國等地。緬再次向聯合國控告,于是有了第2次撤軍,約5000人(含家屬)從泰國清邁撤出。但是,第5軍和第3軍却未撤,其原因基本上是有兩種說法:一說經歷多年之後,不少將士已經與當地居民成家不願離去,且首次撤軍人員在台均被降級使用;另一說則是鄭介民傳蔣先生口瑜“忍辱負重,苦撑待變”,只口瑜而已,全不留絲毫文字,絕不可考。

對未撤之軍隊,國府明告天下:與我無關。于是,這支部隊完全沒有了補給,也不再是軍隊了----軍隊是爲國家服務的,他們沒有了國家,自然也就沒有了服務對象。這時的他們,只能稱之爲一支“武裝力量”,沒有國家弃兒。

他們大多是雲南逃緬的反C人員,他們都是中國人。




1、2個月來最好吃的早餐----粉,比VN的好吃的太多,想不通是誰先把VN的那種裝在碗裏的東西也叫粉的?奇怪,拖出去彈到死。左上角的那小碗是酸,典型的貴州酸的味道,看來雲貴川不但口音相似,口味也相似啊




2、吃完飯就去爬那個皇太后建的廟,消消食




3、雖然有718級,但臺階都不高





4、廟幷沒有建在最高處,繼續走到公路的最高點。這面是西,山的那一邊就是緬甸----我六萬英烈埋骨所在。去不了緬甸,就在此遙拜一下。





5、回頭走,還是山。當然了,這裏全是山





6、赤脚爬的,因爲皮鞋不方便爬山,更主要的是它已經開了不小的口子,爬山無疑更會縮短它的壽命,我還不想馬上報廢,希望能帶它回去,跟我出來的東西,我都想帶回去。這路很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鎮上的路絕大部分也非常乾淨




7、還是山,沒有美女只好拍它們了




8、皇太后建的廟,表示對這裏居民的恩典吧




9、在廟裏面拍的,算是美斯樂全景




10、廟有3層,越到上面越小(廢話!),最上面是這麽個東西,依然是柬埔寨的風格,裏面好象沒有佛像,右邊的那一面是正面,有個中年婦女虔誠地坐地念念有詞。空間太小不便打擾,拍一張走人。





11、下山的路上就碰到這個懸在空中亂動,不好對焦害我浪費不少膠捲。D62那天下山的時候也碰到一個在半空中吊著,有小指頭粗,害我差點摔車。後來下臺階的時候就很仔細的看脚下,想著赤脚踩上去一定會爽到爆,呵呵。不過最後就只在欄杆上發現一個,本來想伸脚爽一哈不過欄杆太高,作罷




12、做做廣告吧。鎮裏到處是這樣的茶行。另外看見沒有,3個婦女在起勁地刷洗門前的地,想不乾淨都難啊




13、在店前的座位上發呆、看報紙。按職位來說,這薪水好象不算高啊?大概4300RMB。店主也說泰國大學出來也就1000多RMB的樣子,真的不算高,有點出我意料,那他們怎麽有錢買車呢?路邊的農戶大概80%以上都有那種工具車,要10多萬RMB




\\
14、旅館的...應該叫什麽?反正就是臨街的大陽臺吧,也是餐廳/前臺的一部分。這兩天都是爛醉如泥,如果偶說左邊這杯是茶,應該不會有人相信吧?呵呵,不騙你,它就是一杯用來解酒的.......酒XD





15、說實話,泰國人都很好,但MM真的不漂亮啊,好不容易出了個美女總理,却還是個有客家血統的。以前還覺得奇怪,爲什麽人妖都整容成這一類型的臉,又不漂亮,現在總算知道了,原來泰國MM長的就是這樣,人妖就是按這樣整容的。




16、小氣的賀先生晚上大宴賓客,整個旅館大約7~8個客人再加上他的兩個朋友。洋酒管够但啤酒自付,害的偶喝一口洋酒就要兩瓶啤酒漱口,看來賀先生不但小氣還很狡猾啊XD
跟兩位服務員聊天的是荷蘭人,在泰國南部海邊開了個GH。這金髮MM背上的玩意我想半天,應該是個暗器,難道是四川唐門中人?

//

消費:
早餐:50Z
飲料:13Z
中餐:25Z
住宿:200Z
烟:34Z
總計:322Z=10刀

\\
應該說明的是,這一時間的國軍,是真正的中國軍隊。稍看一下什麼 淮海大戰 之類的資料,國軍比共軍少一個職位:政委。只不知撤台之後,國軍是否設有類似職位

回頭來看歷史,做朱元璋的臣民跟做愛新覺羅的臣民,並沒有什麼區別,做愛新覺羅的臣民跟做伊麗莎白的臣民,也都是臣民而已,所以我對殖民並沒有什麼反感。但作為民國的公民,卻要倒退回去臣服日本的天皇?這是血戰到底的根本理由。民族倒沒什麼
//
风吟寒江 wrote:
唉,盥 字會念錯,紅...(恕刪)


別這麼說,人各有所長~~~


-------------------------------


台灣這邊沒有政委這個職位。
阿共的政委=阿國的政戰

风吟寒江 wrote:
薛岳是誰?看看《一寸河山一寸血


薛岳不是台灣歌手:如果還有明天....哈─開玩笑

連一寸河山一寸血都介紹出場,近日時事聯想對照到→推背圖


第四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讖曰:
   有客西來 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

頌曰:
   炎運宏開世界同 金烏隱匿白洋中

   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消運已終

看來這次因缺損領土的海洋戰事,在西方介入卻旮然東止,洗此 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大恥









美軍協防駐守至東太平洋沖繩基地,二戰包括日本掠奪台灣檜木中國金屬媒礦;而今因蘊藏豐富油水的領土之爭再起

然現今中國改革開放,炎黃子孫宏運當頭,實力擬同世界列強;昔金碧輝煌已如夕陽般,黯然退逝蒼茫大海中,以後便不敢再說→基,至此才真正放棄帝國主義不再逞兇好武!

风吟寒江 wrote:
唉,盥 字會念錯,紅...(恕刪)


大哥,你知道的比我們多太多了,只是有些東西,我們有接觸過,所以知道,
世上有多少的事,人生短短幾十年,又能知道多少?
hkc6389 wrote:
別這麼說,人各有所長...(恕刪)

為哈俺就覺得你這話是18+呢?因為你笑的很不一樣

關於 政委 ,我覺得下面那位說的應該是對的,他一說我就想起有 政戰 這麼個詞




SUNRIDE wrote:
連一寸河山一寸血都介紹出場,近日時事聯想對照到→推背圖...(恕刪)

我靠,推背圖都出來了,這不明擺着欺負俺這天干地支都背不全的人麼

那部記錄片是很久以前看的,台灣人知道的應該不少,不過看過那片子的大陸人不是很多,這日誌是直播在大陸的壇子裡,所以才會讓大家去看。不過說實話,在片子裡面我也能看出濃濃的黨派味道,而且有幾個地方明顯失實。

不過,假不了的是眼淚,那位淞滬抗戰時的老兵的眼淚:“一天要送進去一個師啊”。八十多歲的老人,閱歷不可謂不多,但回憶當年都還會流淚,可知戰況之慘烈


關於日本,我的看法恐怕有點不一樣。麥克阿瑟做了幾年太上皇,已經把日本徹底改變了,雖然偶不喜歡老麥,不過能改變一個國家,也只好給這鳥人一個 贊。要說帝國主義的話,最多最多也就是到 和平憲法 為止吧。

至於釣島之爭,歷史我是完全不了解,但我見過一張1960年代的CP官報掃描圖片,上面的內容非常明確:釣島屬日。CP現在出爾反爾又拿釣島出來玩,我很簡單的認為其背後另有目的。國府態度如何我不清楚,歷史上沒有官方表態的話,當然是可以一爭。

至於大陸的發展,其實我並不看好,前幾天被刪掉的貼裡就說過跟大陸走的太近不會是什麼好事。大陸現在的發展不過是沒有脊梁的 肥大 而已,跟強大沒什麼關係。我記得後面有一天的灌水灌到了這個題目,嗯,還有一天灌到了台灣,哈哈,也不知道會不會被3。話說,這貼不會被3吧?

詩寫的很好的樣子啊,偶只好拿出直播時承認錯誤的說辭了:
自認5千年來文白第一,現在才知道,文者另有其人,偶只是天下第一白啊XD


jkie wrote:
大哥,你知道的比我們多太多了...(恕刪)

這個....慚愧的緊,痴長幾歲而已,而且偶不很確定這幾歲是不是活在人身上XDDD
你說的也對,沒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知道。小的時候有個笑話,是跟我們一個院子的一位天津下放來的醫生抱著柚子就啃,然後覺得好難吃啊XDD

問題在於,菠蘿蜜和榴蓮我都吃過啊
D69 970621 美斯樂 18KM 陰 賣命

第二次大撤軍之後,第3、5軍未撤而受緬、共追擊,在5軍段希文、3軍李文煥的帶領下,兩軍先後撤入到泰北山區。5軍偶然發現一個小小的山中平原,于是决定不在行軍,死也死在這裏了!便爲此地取名爲“美斯樂”,按泰語的發音,“美”,是“村子”的意思;“斯樂”,我猜的沒錯的話,應該源于“斯是樂土”(後來問了當地人,確實是中文的地名在先,而MEA SA LONG的名字是從中文發音翻成泰文而成)。

3軍隨5軍之後,在美斯樂西面一個叫“塘窩”的地方駐下。此孤旅說是說是兩個軍,其實不過4000人而已,不到一個正規團的編制。因國府斷絕補給,軍費來源便成了最大的問題。是年,爲西元1961,民國50年。

軍費來源既斷,孤軍不得不另想辦法。在這緬、泰、老三國均鞭長莫及的山區裏,近百年來由英國殖民者引入的邪惡之花---罌粟盛開,鴉片成爲這一地區的主要産品,而鴉片外運往往遭到地方土匪的劫持。于是有了華人商隊找到孤軍護商,受過專業訓練的士兵在技戰術方面自然不是地方土匪可以比得了的。從此,護商和種植鴉片成了孤軍的主要經濟來源。

泰王因國府未究其附日之過,頗爲感恩,此前國軍第93師(即國軍第26軍93師278團殘部,今日孤軍之統稱)的補給均是通過泰國運輸。這時93師落難泰北,泰軍躍躍欲試企望將此孤軍消滅,但泰王感恩于前,親自勸阻泰軍諸將。且容孤軍暫留1年,如此便使孤軍有了喘息的機會。泰王此舉,看似與人方便,却也在將來方便了自己,所謂世事難料也。

但孤軍在一年之後依然沒有去意,反在當地開荒墾種有長期住下來的意思,于是在民意的壓力下,泰軍北上進剿。不過,幾次交手下來,孤軍勝多負少,泰軍無可奈何,也就只好睜眼閉眼了。不過中間也有幾次達成協議,孤軍解除武裝作爲普通難民居留,但在金三角這個武力說話的地方,解除武裝與自殺無异,所以武器始終未有完全交出,交一部分就再買來一部分,呵呵。

西元1960年代,世界革命形式那是風起雲涌,尤以東亞爲甚。黃俄倚仗白俄的支持侵占大陸之後,即不斷輸出革命,緬共、老共、越共、尼共、馬共等背後皆有黃俄身影,泰王國亦不例外,北部山區有黃俄支持的苗共及越共支持的泰共活躍。極盛之時,曾暗殺清萊省長等7位政府人員,泰軍屢剿無效頭痛無比。在此背景下,泰國决定雇傭這支孤旅以治共軍。孤軍异域,此刻,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西元1970年,孤軍已被斷絕軍費約8年之久,雖有護商甚至自己種植鴉片的經濟來源,但始終不足以支持部隊的開支。泰王國此時提出供給軍需物資,換孤軍剿滅泰共。這是孤軍不得不答應的條件。

于是,段希文將軍的指揮下,前後經歷10餘年,孤軍大規模出擊7次,配以泰國軍隊,終于在西元1979年春將共匪完全逐出泰國,奠定今日泰北發展之基礎。期間,孤軍與泰王國政府達成協議:以孤軍將士的命,換取泰王國公民權!

剿匪完成,結果是:死者眷屬獲得泰王國公民權;傷者由本人獲得泰王國公民權;出戰而未傷者,獲得泰王國居留權;其餘獲得難民身份。難民身份,是不可以在泰國正常工作的,甚至活動範圍都被限制在美斯樂的山頭之上,不能下山到其他省份謀生。今日美斯樂山下的檢查站,我估計便是當年檢查難民的哨卡。

時至今日,CP領地與自由國家的差距,已是水落石出無須再行辯論孰優孰劣----看看泰東的柬埔寨、寮國、VN就知道了。回首當年泰共猖獗之時,不禁感嘆:泰國,真的很僥幸!沒有國府的寬容,泰王的寬容恐怕也有限;沒有泰王的寬容,則難有孤軍栖身之地;而沒有孤軍,泰王室能否延續到今日?泰鼎誰屬,恐在未定之天。所謂與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啊。

正是感于孤軍在剿匪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段希文將軍去世後,遺體覆蓋泰王國國旗,總理差猜出席葬禮。不過,他却是個中國的將軍。

國府雖然聲稱“與我無關”,但在非軍事方面確實給孤軍不小的幫助。中華臺北救助總會應該是個民間的機構吧,但我估計是有部分的政府撥款。大約西元1970年代,孤軍的兒女們都已到了求學的年齡,但當地的學校只能辦到初中水準而已,于是在一段時間裏,學生初中畢業後全部到臺灣繼續學習,有的便考上大學然後留在臺灣工作等等。其實,我估計到臺灣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會留在臺灣工作,因爲當時美斯樂真的很苦,不可能和臺灣比的。

柏揚曾經寫過《异域》一書,後根據此書拍過同名電影,在臺灣引起轟動,使這裏的情况得到社會上廣泛的支持,幷有 送愛到泰北 的行動。書我在網上找到了,店東也借了一本給我看,感覺柏楊寫的比較煽情,難怪當時這書獲獎的時候不好分是小說或者是報告文學類。

基本上,這就是美斯樂的歷史。

明天開始,便是歸途。回家的路,雖關山萬重,但比起他們,我真的很容易




1、茶山上的木房子,原來以爲是看守茶園的,後來才知道是個賓館





2、興辦學校,是段將軍另一受人銘記的功績





3、感覺蠻好看的一片。作爲一個著名的植物雪茄,居然不知道這是什麽,比較失敗





4、拼人氣,上著名的准光頭植物雪茄裸照,呵呵





5、再上廣告,真的大碗又好吃…..主要是大碗




6、茶山,性感的S形哦




7、這個也很漂亮




8、下面的6個小人應該是代表當地的6個民族




9、希公墓園入口處,已經非常不起眼了




10、希公墓。對聯:揚威异域樹立風範孤軍撼中外功勛永銘照 創立會館興學建校桃李滿天下楷模留人間




10a、將軍石棺





11、中文學校。周1~5下午4點到7點、周六全天上課。在這裏跟一位中年教書先生聊了一下,本人鄉野匹夫而已,恐言行多有失禮之處,于是盞茶功夫就告辭了。先生渺一目,腰杆筆直估計曾受軍訓




12、會客室裏面的,在側面。




\\
13、正面是泰皇和皇后像




14、小鎮的東面有這個,應該是個高檔賓館吧




15、有這種算是園林藝術(?)的東西




16、轉到一條小路,遠處就是一個茶廠




17、制茶




17a、采茶




18、小鎮西面郊外有文史館,下面的照片都是進美斯樂那天拍的,當時還沒進到鎮裡,既然順路,就先進去看了




19、進去之後,這基本上算是個全局照片,兩邊還有一些房子是茶店和賣紀念品的,建築都比較新。我沒有馬上進文史館,繼續往身後的方向上山




20、看見這個,以爲那張“還我國籍”的照片就是在這裏面拍的





21、不過我猜錯了,裏面是這個未完成的廟,就是前面在山路上用長焦拍到的




22、回頭,來到正門




23、正門旁邊有這個




24、近拍




25、還有這個,懷恩亭




26、有塑像




27、塑像像下的說明,臺灣人救助當地孤兒




28、史館內就是這些說明,想看AK47的偶失望了。據賀先生說,美斯樂正常化之後,所有軍械都已經上繳。




29、中華救助總會




30、要知道,這個“國”不是中華民國,而是泰王國。心裡有一份苦澀




31、將士牌位




32、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柏楊




33、網上找的“還我國籍”。有沒有悲憤或悲壯的感覺?其實跟你我想像的不大一樣,這其實不是向民國政府或泰國政府訴求什麼。據賀先生說,是因為在辦理入籍手續時,官員貪污枉法什麼的,才有了這個標語,不過具體是哪一方的官員我倒是忘了問了,估計雙方都有吧。有時看似動人的東西,背後的事情其實很小,哈哈。

兩次撤軍之後,國府似乎又出過某種規定,允許部分人員赴台定居,可能是那些最初來到美斯樂的士兵吧,不過當然就需要有證明文件。但當時不少人不知道這個規定,對自己擁有的這些證明文件不是很在意,所以就賣給了別人(估計是那些日後從雲南逃來的人),事後才知道文件的作用,追悔莫及。這張照片我估計就是和這一類的糾紛有關係
//



消費:亂的很,大概750Z
關於政委及政工...
蔣介石在大陸打了敗仗之後
感於國軍叛逃投共人數眾多,指示其子蔣經國仿效俄式編制設立"政工"制度
在台灣黨國不分的年代,政工就是國民黨軍中的眼線,其權力之大難以想像
但現今台灣軍隊已經徹底的軍隊國家化了,部隊中的政工(輔導長),已不可與解放軍中的政委(指導員)
相提並論了,不但許多編制已經裁撤,主要業務已無關忠誠,還負責心戰,心輔,康樂,保防...等
以百年近代史來看是日本的沒錯

但卻是肇因戰爭,而後又因美點交混亂〈蔣也沒抗議〉

稀哩胡塗變成現在這局面,跟琉球群島後來歸化日本一樣,不是日本固有領域

釣魚台自最早不管是中台日的文獻記載,無疑都是劃歸為台灣所屬環節;這是中台日官方都知道的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