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天:2010-0618
出發地:花蓮市
目的地:台北縣福隆
天氣:晴多雲
出發時間:0700
時間:11hr38min 距離:175.7km
移動時間:7hr18min 休息時間:4hr20min
平均速度:15.1km/h
總爬升高度:1088m 總下降高度:1117m
第六天,我們每個人都睡到0600時才起床整理裝備,是單車環島「汗光任務」執行六天以來睡最晚起來的一次,因為今天的行程跟前幾天的不一樣,我們昨晚就寢前就以完成決議,花蓮新城→宜蘭蘇澳的蘇花公路段改搭台鐵區間車越過,雖然許多車友都說這段路風景特別美,但在老婆大人、柏輝的強烈要求及考量體能、安全下決定放棄(原本還想騎一段到漢本在搭車的說)。另外,跟我們一同出發的河馬及昨天陪騎的建宏二人,在公司老闆的要求下先將在今天結束行程返回崗位處理公司的事務,所以,他們二人最多只能陪騎到新城車站一同上車,屆時到了蘇澳後,就只剩我跟柏輝二人騎車環島了!

一出昨晚住宿的地方就看到花蓮憲兵隊,門口的花牌很漂亮就停車拍照,就聽到擔任副哨的女憲兵大喊「哨長,有人接近」,沒多久,就看到擔任機動班的憲兵弟兄走出來說這地方不能拍照,原本還想跟他們合拍,即然人家不肯,我們就不要為難人家,上馬去用早餐後,就往花蓮七星潭出發囉!


花蓮港,為我台灣本島東部最重要的國際港口。在這周邊都是砂石場、大理石加工廠等,所以附近騎車得小心,常有砂石車、大型車輛進出港區,須特別注意行車安全與紀律。
花蓮港東臨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脈,是一個由東、西防波堤合攏而成的人工港。昭和14年(1939年)興建完成,民國52年9月1日(1963年)開放為國際商港,成立花蓮港務局。現有碼頭25座,年裝卸量可達3,400萬噸,另有倉庫六棟十五間、堆貨場三十八處、臨時貨櫃集散站一座、港勤拖船四艘、及交通艇一艘,港埠設施極為完備,足以擔負東部地區產業發展及港埠輸運功能。 該港貨源主要以區域特性之大宗貨物為主,如砂石、水泥及其熟料等。(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四人一路慢慢騎的來到花蓮神秘的48高地,並拍團照留念。
48高地是飛航、飛彈、快砲等軍事管制區,騎在這車道上還可以看到一些軍事掩體建築,現在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尤其是在這上面俯望看七星潭更是漂亮。

從48高地看七星潭海灣 ,七星潭又稱月牙灣。1936年,日本人在原七星潭地區興建「沿海飛行場」,將原七星潭的居民們遷至現在的海灣一帶,並將部分湖泊填平。而遷至海灣一帶的居民,因為習慣,仍自稱是「七星潭人」。所以現在所謂的七星潭,是指海灣一帶,也因此,在七星潭是找不到潭水的。如果,要找潭水的話,遺留下來的也只剩花蓮師院中的涵翠湖,和機場內的兩個小池塘。至於「七星」這個名字,也有一個傳說。因為在以前,到了晚上天氣好的時候,沒有光害,就能看到滿天的星星。也因為到這裡看北斗七星最為清楚,所以稱為「七星」,加上四周圍的潭水,就和稱為「七星潭」了!

我是凡騎過必留下痕跡,在這美麗的風景跟戰馬拍張照留念吧!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在七星潭風景區放置了一塊風景石,成了來此拍照的景點之一。日前南投日月潭風景石有遊客為了拍照而插隊大打出手,不知這地方會不會?而公司近來也有意在湖邊放置風景石,好不容易找到有人願意出錢出力,但總公司且說設風景石可以,唯一的條件就是不能署名捐贈者,這樣子可能會有人送的機率很低吧!


來到七星潭一定就會看到空軍花蓮基地,這邊駐防的是F-16戰機,是許多軍事攝影愛好者取鏡的好地方。

在單車道仍看的到一些留在現地的軍事防禦工事掩體在路旁。


基地附近的圍牆用磁磚拚貼出一幅幅美麗的圖案,有慈濟精舍、F16戰機。
而F16尾翼上太陽徽是這駐防單位的特色之一,它代表的是原住民族-阿美族的守護神太陽神「馬拉道」,就是象徵著軍方希望能與地方力量結合,和民眾一同捍衛家園,而這圖騰甚至被F-16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讚為全球最美的塗裝。
但據990720日某媒體報載,戰機上的國徽與圖騰都將塗掉,未來將看不到最美的塗裝翱翔於天空,國防部對此表示,「低視度」塗裝是在「不破壞主迷彩偽裝」的狀況下,以降低彩度的方式塗裝,原有國徽、隊徽、圖騰依然存在;國防部也強調,該塗裝是符合軍事專業與國際趨勢,美軍戰機亦採用同樣塗裝方式。

在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路上,巧遇SAVERIN家族的車,我也是家族成員便跟他揮揮手打招呼,不過好沒像反應,原本想在等紅燈時上前問好,但怕開車的人誤會只好做擺!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中橫牌樓到了,牌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東區入口,也是非常著名的景點,很多遊覽太魯閣的行程都由此處開始,可是牌樓上的「東西橫貫公路」獨缺一個「貫」字,跑那去了?



這個著名景點,我們豈能放過它呢!我們三人便大棘棘的停在牌樓前拍照。

當然也要來張大合照呀!

這個景點就連大陸客都愛呀!



我們已決定不騎蘇花公路,那新太魯閣橋可以去照個相做紀念,所以回程時我跟柏輝二人前往,而河馬他就不奉陪了!他先到新城(太魯閤)車站買等會要搭乘的車票。

對面車道傳來低沉的排氣管聲響,一群重車愛好者剛從蘇花公路來到花蓮,不知他們是不是也是在環島旅行?

新城(太魯閤)車站,這車站想必在自行車風潮開始後,也熱鬧了起來。

買好車票後,還有一個小時左右車才到,河馬便聯絡在基隆的彩哥要不要回桃園,二人相約在五堵會合,而柏輝正低著頭研究地圖,看今天到底是要不要騎到基隆?


突然車站內來了一批大陸客,他們是到太魯閣參觀完後來此搭車北上繼續在台灣的行程,見我車後上的國旗便正打量著,尤其是上面一堆人的簽名讓他們好奇,當我告訴他們這上頭全都是「環島英雄」時,更讓他們驚訝,紛紛拿相機出來拍照,而我則在一旁「警戒」著,就怕他們把國旗當我面給「扯」下來,要是做出如此動作,我就會拿出放在車上的三節棍一棒給他打下去!管你是誰?

我的「警戒」是多餘的,他們帶團的導遊更是利害,直接把國旗穿在身上,就是要給他們「看」;柏輝跟我分別都在今年及前年通過了導遊特考,導遊大哥要我們快去上職前訓練,現在導遊工作正夯且正缺人呢!

區間車在過10分鐘就要進站了,站務人員讓我們先剪票進去。

由於要到對面的月台搭車,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地下道過去,新城站在樓梯旁設立了軌道,方便單車族上下樓梯。

列車即將進站,我們一行三人在月台上拍張團照,因為河馬要回公司處理事務,不再跟我們繼續剩下一天半的行程,直接搭到五堵下車跟彩哥會合回桃園大溪。

另一位環島的勇士也跟我們一樣的選擇,他有向新自行車基金會申請GPS紀錄器,另外也有坐船到外島去,只不過他告訴我們車車要去外島,要有泡海水的心理準備,即然大家都在環島,當然也要拿出國旗請他簽名囉!

上車之後,車廂內也另外三位車友他們也是在環島,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以鐵路方式越過蘇花公路,一樣拿出國旗請他們簽名,他們還說第一次在國旗上簽名呢!

從列車上看新太魯閣橋,有機會再去征服蘇花段吧!

越過蘇花公路這段路程需要1個小時左右之久,大家紛紛閉上眼睡覺,補充體力。

眾人皆睡,唯我獨醒!


列車到了蘇澳新站,我跟柏輝二人跟河馬及列車上的「環島英雄們」道別後,便開始繼續我們的旅程,想不到五天前大家出遊時是三人,現在只剩下二人,放心吧!河馬,我們會連你的份都把騎回來的!你在桃園大溪準備好大餐等我們回來開慶功宴!柏輝此時也建議,今天騎車較前些日子輕鬆,就不要那麼拚命騎到基隆了,到福隆好好休息,準備明日最後的一戰。好…同意!

快到宜蘭礁溪時巧遇一位女車友,剛開始還以為也是跟我們一樣在環島,不過我們猜錯了,她就住在宜蘭,只是出來騎車活動活動。

進入礁溪就可在路旁看到武聖關公手持關刀騎馬出征的英姿,家中拜的神明就是關公,一直保佑著我們家。停下來拜一下,祈求我們環島任務一路平安順利!有拜有保祐!


國道5宜蘭頭城交流道口,左轉上去就是台9線北宜公路,直接回台北,但我們選擇大環島直走往頭城騎去!

進入頭城小7補給,美麗的女店員為我們騎單車環島壯舉加油打氣!有美女加油精神都來了!


阿宗芋冰城,這地方是之前河馬帶領我們騎北宜的時候介紹的,這冰很好吃,有古早味,許多人來宜蘭玩都會來此吃上一碗,不過…柏輝對冰不感興趣,另外,我發覺他只要一進入宜蘭就怪怪的,我問他他說人不舒服,上回來宜蘭也是一樣,這回環島也是一樣,柏輝你是跟宜蘭犯沖喲!

海巡署臨檢@.@抓偷渡客?放心…我們二個人不是偷渡客!我們會唱國歌,會唱當我們同在一起,更知道正港的沙士是「黑X沙士」…好冷!

宜蘭外海的龜山島是宜蘭的著名地標,出外打拚的宜蘭人,坐火車時看到龜山島就知道到家了。

龜山島…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是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形似浮龜而得名,全島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1.7公里,面積只有2.8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0公里。我這九張照片是從頭城一路往北騎所拍到龜山島不同的角度,該島有如變形金鋼似的變身成一隻大海龜,戍守保衢著宜蘭!

宜蘭的守護神-龜山島一路陪伴著,一直到台北縣三貂角之後就看不到了!跟大海龜合影吧!

台北縣宜蘭縣的縣介就在這,福連村牌子下一顆大石,上頭簡單寫著「台北|宜蘭」,這石頭還真會找落點呀!

路旁的這個候車亭讓柏輝勾起回憶,去年北濱行就是在這地方破胎,柏輝第一次補胎的地方。

在候車亭小歇一下喝罐八寶粥補充體力,柏輝突然叫我抬頭看對面電線上有隻鳥,「紅嘴、黑頭、藍身、黑白長尾的特徵」這不是我們的國寶鳥台灣藍鵲,想不到在這車多的濱海公路上能看到,今天很幸運喲!
台灣藍鵲(學名:Urocissa caerulea),又叫台灣暗藍鵲、長尾山娘、長尾陣,為台灣特有種。連雅堂撰台灣通史作長尾山娘,記述云:「俗稱長尾山娘,翠翼朱喙,光彩照人。」台灣國際觀鳥協會曾推動網路「國鳥選拔」,全球53國逾百萬人投票,在帝雉、藍腹鷴、黃山雀、台灣藍鵲4種台灣特有鳥類中,台灣藍鵲贏得初選,以約49萬票打敗帝雉。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有影片介紹,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看喲!http://www.ymsnp.gov.tw/web/publication2a.aspx?no=8



三貂角燈塔-西元1929年及1931年,日本船舶撫順丸(Bujun Maru)及華南丸(Kanan Maru),先後於三貂角附近海域遭遇海難沉沒,台灣總督府因此於此地籌建此燈塔,1935年燈塔完工。三貂角燈塔坐落在臺灣最東的岬角上,是太平洋區的重要指標,有「台灣的眼睛」之稱,建於民國1935年,當時日本人特定進口水晶玻璃作為燈炮材質,在二次大戰時亦遭炸射損壞,至今傷痕依舊可見,當做歷史的見證,在1946年時才重新修復,塔高16.5公尺,每28秒連閃白、紅光兩次,射程約25海浬。(資料來源-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網頁)

一對來自馬來自亞的新人,包計程車來此拍婚紗照外景,當我們說明正在單車環島後,大方的同意跟我們合影留念一同見證我們的歷史。


今天的目的地福隆到了,我們在車站對面找了間民宿,老闆提供一間4人房的房間給我們,而只收我們2個人的錢,我跟柏輝各自睡一張大床,是環島來最大的一張床!

晚上盥洗完,柏輝人不舒服先行就寢,而今天的衣褲也懶得洗了,全部用垃圾袋打包,明天環島任務結束後統一丟進洗衣機;拿出PDA上網(民宿提供無線上網),上上FB,寫寫最新的動態:「環島行程自0613日起至今已經六天了,現在在台北縣福隆住宿,明天就要把環島任務完成了!YA!」在看看其他資料後便也就寢養足精神迎接明天最後一天的單車環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