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792分
文章編號:89901321
prozacist wrote:
導致我一半以上的路程式走馬路...(恕刪)
我曾收到在地建商的銷售DM
非常大手筆的文宣,4開全彩的頁面.
3D的圖像,並且將周邊的道路設施(包括捷運與快速道路系統)
其他重要的公共設施甚至車站.副都心.Mall...等都有標示.
看了那張圖我才驚覺...原來很多事情是老早就有規劃了.
也解開了我對台74交流道那些地名標示的疑惑.(只標路名而不是標區域地名)
只是...尋常百姓完全不知情也無任何概念.
想想也是...
你知道那麼多要幹嘛?

地方上有任何新建設或設施完成了,儘管去使用就是.
久而久之,對於你常出沒的地區就會有更新一層的認識.
以前沒有的,現在出現了.
當初抱怨沒事又在亂搞,導致我很難出入甚至被封死需繞道...
台中的自行車道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
而是修修改改,加加減減...等,胡搞瞎搞後才有另一番面貌.
這些,在地的人都感受得到,受其害也蒙其利.

有時我在想...什麼是溫水煮青蛙?
大概就是這樣吧!
那把火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民意.
很微妙的一件事.

只是,哪一個會被燉成雞精...再說啦!

聊聊你的小布.

上管那提把是自己做的還是有得買?
這提把真是畫龍點睛之作!
我家車子雖多,但猴群不敵老虎一隻.
尤其像利用大眾運輸到處騎車走訪的Styl,小布是當然首選.
我不敢再買車了,再買小命不保啊!
leone823 wrote:
我曾收到在地建商的銷售DM
非常大手筆的文宣,4開全彩的頁面.
3D的圖像,並且將周邊的道路設施(包括捷運與快速道路系統)
其他重要的公共設施甚至車站.副都心.Mall...等都有標示.
看了那張圖我才驚覺...原來很多事情是老早就有規劃了.
你說的這個政府建設早有規劃,只要耐心等待,陸續會到位的設想。和現在基隆河濱自行車道進入基隆市境內,五堵到七堵間規劃的很差的問題,實際上落差很大。因為前些年爭取到中央2億的預算補助後,已經都花在碇內、暖暖這段新闢的自行車道路廊,還有拓寬優化八德橋到大華橋右岸這段。其他後續路段只要遇到橋,絕大部分都得橫越馬路才能繼續騎(12公里要過16個車檔),而剩下的經費就是用在弄閃燈的交通號誌,設路標看板,還有阻擋機車進入的大型車檔(連單車一併擋下),其他的路面改善、動線優化通通付之闕如,全都以原有的步道、人行道讓單車走,就是在地上畫個箭頭、腳踏車圖示就變成自行車道了。只要未來中央沒有想再撥款補助,別想有任何改善。而如果真的要改善,也不用像潭雅神綠園道那樣花大錢弄空中陸橋,只要用橋下連通道串連即可。
PS 我小布上的提把帶可以google "brompton OYH",不過這是很久之前入手的,那時這樣的配件還沒有幾家在做,近幾年因為一些大陸製的類小布數量多了之後,這類提把帶配件開始有很多款式、廠牌可以選擇,google "brompton 提把帶"即可。裝上這個除了方便上下樓梯之外,還可以保護折疊後車架被輪胎摩擦掉漆的問題。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