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on lin wrote:剛剛逆騎回來,從左線...(恕刪) 上坡跟下坡一個相通之處,在於都有一些技巧的成份。下坡要看煞車時機/速度的控制,上坡重要的是踩踏,迴轉速慢了下不去,太快後輪會原地打轉,還有可能「蹺孤輪」(前輪離地)的問題。如果安全不成問題,說實在話,這段六、七百公尺的坡道還挺有意思的。
剛剛晚上11點多我也從阿柔洋騎回來(深坑上貓空下),有人可以幫我比較這裡的坡度跟風櫃嘴相比如何?經過天主教隱修院之後還不到青山香草咖啡(天南宮)之前,有兩個百公尺的陡坡踩到快喘不過氣來,但到了著名的60度陡坡後,即便整個屁股已經快後移掉在座墊後面了,兩手緊抓前後碟剎慢慢下滑,仍然深覺戰戰兢兢忐忑不安,這種坡V剎可以應付得了嗎?下雨天的話就更可怕了吧?總而言之,遇到沒把握的危險路段,還是別鐵齒的好。另,有人不落地踩上去的嗎?真厲害...
「逆走」阿柔洋我假日常去騎.我都是原路騎下來的.煞車慢慢滑下來不是問題.地面是否有水才是大問題.路面只要是溼的.就算前後輪鎖死車子還是會繼續往下滑.不過路面只要是溼的.也騎不上去.因為不管怎麼控制力道.輪子都會空轉.
kan38 wrote:剛剛晚上11點多我也...(恕刪) 我曾不落地騎到頂。(我是說只有那一段啦!)我覺得訣竅在於上坡前先在底端險升坡的標誌那裡休息一下,別從政大那一頭騎了五公里的上坡路,到這裡氣喘喘的又要挑戰這個陡坡。(當然,勇腳例外啦!)還有,我在上坡前已經走過兩次下坡,知道路有多長、爬到哪邊就只剩下多遠了。我覺得這個心理的準備對個人來說挺重要的,這樣才不會一直望著前方,心想:「怎麼還沒到哪?」或者:「啊?又來一個彎道上坡啊!」如果中途落地,要推車上去也挺辛苦的。我曾經看過那個狀況。所以,倒不如做好充份準備,氣定神閒,一下給他騎上去。對了,重心向前也很重要,這時候,平常姿勢嫌趴的FUJI車就挺管用的,但還是要把上身壓低。
kan38 wrote:剛剛晚上11點多我也...(恕刪) 昨天小弟和2位車友從後山到貓空上阿柔洋下到深坑,只有在貓空停下來買東西,看個地圖,上那水泥地,除了一位勇腳車友是直接踩上去,我和另一位是S型龜上去的,不過都沒落地就是了。
lareva wrote:為何都沒人說逆向行駛...(恕刪) 對耶!那時我忙拍照,沒想過這位騎士偏左側的問題。大概是怕撞到我吧...此外,這樣偏彎道內側的走法,坡度會更陡,唯一的好處是右側有緩衝的空間!但想想其實應該還好,因為如果對向有機車或汽車上來,引擎聲恐怕幾百公尺外就聽見了。
nukummer wrote:對耶!那時我忙拍照,...(恕刪) 下來應該比較難,我家女王騎的上去但下坡都是用牽的.(不過她騎三盤平把公路車)ps.我比較想問不知道有沒有哪位高手可以不用(or 只煞一點點)就可以騎下來.
有機會上台北的話,我考慮去騎看看好了....之前下過最"過癮"(過癮到會讓人神經衰弱)的坡在中橫的叉路,從翠峰下紅香部落的那段產業道路,半個小時內一口氣下一千一百多公尺的落差....(剛去查了一下海拔高度,整個昏了)那次四台車去騎,一台碟煞摔車,然後碟盤可以煎牛排了,另外有兩台V夾都是煞車皮融化,至於我當時的V夾車,因為我沒有一直含煞皮的習慣,都是進彎前再以最高效率減速,(狠煞)所以....煞皮直接斷裂....後來就開始存錢換碟煞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騎騎,我想知道哪邊比較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