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月初天池山莊好像還有供餐,午餐可請他們幫忙準備午餐一人100元,這樣就不用背太多的東西上去(沿路上的補充糧還是要待一點),會輕鬆很多。天池山莊沒提供碗筷,請自備餐具。
2. 入能高要申請甲種入山證,需名冊一式三份(當日要攜帶身分證核對)、計畫書、路線圖。這邊有說明與表格下載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np?ctNode=12276&mp=1,如果有自然人憑證可在線上申請。
3. 廬山派出所(檢查哨),到屯原登山口路況很差,如果要開一般轎車請小心底盤。
4. 推車路段不少,尤其在高山很容易讓人氣喘吁吁。不建議用DH的車(真的太重...),單避的換上2.1以上的巧克力胎也OK。
5. 高山症葯物五天前就要開始循序漸進的吃。這次去很幸運沒人高山症發作,去之前睡眠充足,保持身體最佳狀態可以大大減緩發病機率。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大未來 wrote:
加分加分,寫的跟拍的...(恕刪)
想不想去啊?
不過,我只能用走的帶路

才一年多沒去
會變的還是會變(5K~6K跟10K~11K的崩壁)
說要修的還是沒修(光批八表)
但是高山美景不會改變
------------------------------------------------------
以下...藉此機會分享(說機會教育太沈重)
能高越嶺道因為是保線道
所以原來就有考慮到搬運車使用
應該是國家步道中少數適合單車使用的路線
照片拍到的小棧橋
其實肩負著非常重要的排水功能
讓地表逕流不致持續沖刷,造成土壤流失(變成蝕溝就不是路了)
所以除了這些小棧橋之外
步道上,還有許多的導流橫木,也是同樣的功能
只是當初設計時自行車活動,不像現在如此興盛
並沒有考量到木板間隙可能影響行車
我想後續有類似工程執行時,相關單位一定會納入考量(至少我就會改設計圖)
報告完畢

Roger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