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子還在國道五號往下望時就很興奮
那長出稻穗的田地如此青翠排列著
車子就停在宜蘭運動公園旁邊
時間下午三點鐘
開始了繞公園一圈
整個繞一遍約一小時內
接著走凱旋路閉開大馬路往羅東出發
沿路的車少景色佳
還有許多美屋
在凱旋路四周每條路都來回逛賞景
宜蘭縣史館停留休息一下
接著凱旋路到底可以看見河堤
爬上去往橋的方向走
橋下有階梯可以牽車上橋面往羅東
到了羅東一樣有階梯下可以接河堤往羅東運動公園
這條路並不長,很快就到,景色佳,沿路美屋多
羅東運動公園逛完往冬山河出發過夜
冬山河的民宿居然都客滿,以後一定要記得先訂房,還好有好心人(也是民宿業者)介紹親戚家可投宿
冬山河自行車道只有一個優字可說
<
在攔潮堤時轉往海濱的自行車步道
騎到底後再沿縣道回到攔潮堤繼續冬山河路線
中午由冬山河的自行車步道一路騎到下一個鄉鎮轉往梅花湖
梅花湖已經全面封閉成自行車專用道,由梅花湖往上面的道教總廟的道路也是,坡度有點小難度
傍晚五點鐘離開往羅東運動公園原路回到宜蘭運動公園約七點
全程總共騎了92K,第一天到冬山河時其實只有40K不到
只要台北能騎到淡水的都可以走以上的路線
最主要的是景色更優,人車不多,路線除了梅花湖往返間稍有車外
其餘的路線幾乎都為單車專用道
其實冬山河的車道對外連接許多田間小路也都值得去騎
achitsai wrote:
最主要的是景色更優,人車不多,路線除了梅花湖往返間稍有車外
其餘的路線幾乎都為單車專用道
其實冬山河的車道對外連接許多田間小路也都值得去騎
其它對路線有興趣的玩車可參
宜蘭自行車道簡介
樓主說的稻浪正是目前的特色,目前的自行車專用道以水圳路為主,
若要在一大片的稻浪中騎,參考聯結中有提到幾條,
主要是四結,武淵段,壯圍和龍潭白娥村段也不錯.
當地人或許會有迷思,想請問樓主羅運到冬山河段的接續為何?
成年人走公路應該沒大問題,不過我還是喜歡走很愜意的路線,
十六分圳專用道夏季風,味道有時真的不好,
台七丙則是完全沒有興趣走,但或許外地騎士的感受不一樣,
有次看到一家親子騎車竟在台七丙車流輛很大的狀況,
在超商前望著他們不免捏把冷汗,
很想跟他們報內線路(省道兩旁都有),但又怕他們的資訊問題造成更大的困擾而作罷.
若是冬山河往梅花湖,正是在地人的我所詬病的地方,
但縣內車協會竟還一直推這條(有提出這條但沒有特別推)
我有規劃出數條連接冬山河和梅花湖間的自由騎車路段(參文聯結中有提到部份路段[註],平路可經由太和-零工圍-茅圃圍-梅花湖),
頂多過車流量大的省道(鄉道)或並行數十公尺
當然若以親子行,也盡量避開景觀不太好的墳場.
(如果車友不在意想走有創意的路線,改天再發表用自行車串連宜蘭各鄉鎮的墳場.
)註:夏日蝙蝠(Ghost)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 wrote:
其它對路線有興趣的玩...(恕刪)
羅東到冬山河我是走羅東車站旁邊那條路(忘了名稱,警察教我走的)
到冬山河距離約3.5K路寬大,晚餐後時間車不多,我覺得只有過鐵路平交道用牽過去其他還好(單車過大路一律用牽)
冬山河到梅花湖因為我貪戀冬山河的自行車道又不想再經由羅東走過的路
就一路騎到終點站冬山,途中會穿過高速公路底下

然後在冬山採買水及吃午餐,這裏還有個風箏館

接著轉一條好像叫"義X路"的騎到梅花湖
有一小段是看的見墳,但宜蘭的墳其實還蠻美化的
這條路靠邊騎是還好,只是靠近梅花湖時因為來玩的車多要稍微注意一下
回程記得是走往廣興方向,此時兩旁也是很多田間小路讓人很想騎進去
就是那種很長很長讓你想看個大概方向就騎進去也能轉回主路線上
achitsai wrote:
羅東到冬山河我是走羅...(恕刪)
這條路靠邊騎是還好,只是靠近梅花湖時因為來玩的車多要稍微注意一下
回程記得是走往廣興方向,此時兩旁也是很多田間小路讓人很想騎進去
了解了,謝謝!
羅運往冬山河可走公正路到火車站,上月台走聯絡道到冬山河
也可順遊北成自行車道走中山路(台七丙)就到冬山河利澤簡橋(紅橋,早期稱"捷徑橋"),
不過這些路比較不適合中低年級小朋友.
冬山火車站瓜棚是特色,森林公園還在施工,參文中有比較安全路線,
因為此段義成路(屬宜30鄉道)常有突然出現的大卡車(空車回頭車),
真的是要注意安全,尤其在行道樹(中山村和梅花湖之間)作用下,真的不安全,
茅圃圍往北有一條就是可以經過據說是全台灣最大的墳場路線,
更特別,他是平平的地, 衛星圖上看起來就是一隻高根鞋的樣子.
梅花湖直接殺小徑上三清宮真的不簡單,下次若有空可從此上香格里拉下舊寮,
不過這邊算是山路,但騎起來很愜意.(香格里拉段注意對向車即可)
冬山河和新水自行車道處的大閘門可往下游北走接續蘭陽溪南岸自行車道,
目前最新開通的車道,剛好可接雙園自行車道.
羅運到梅花湖等待新的羅東溪整治後的專用車道,
梅花湖到冬山河,目前有些小水圳路,據說若有經費會連成一氣,
但目前這邊是斷斷續續的狀況.
另外一個比較可惜的是蘇澳到冬山的臨山線專用道,這會是比較大的問題,
濱海線問題則比較小.
以上是個人的觀察記錄,向對路線有興趣的玩家說明.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achitsai wrote:
除非能夠接這些田中的小路到達附近
宜蘭其實非常得天獨厚
也不是一定要特別蓋什麼自行車道
只要把現成的田間小路做好路標即可
宜30越靠近梅花湖確實是越危險
您真內行
這也是我想的
正想跟規劃單位建議
不過後來有想到幾個問題
1.北成庄的自行車道(與道路共線,單邊劃有方向性)
2.公正路人行道: 哎!完全變停車場,走人行道的自行車專用道不如走馬路
3.羅東溪柯仔林和尾塹村的既用道路畫自行車道.
北成庄和羅東溪主要是為了串連各農場與民宿,
細究其聯絡車道,沒有劃線前似乎走起來愜意且安全,
但不知未何特地單邊畫Yilan bike車道後,反而更跼限,
可能劃單邊後將整體(含對向)行進車幅變小,
但最大的重點應該還是要看原來的路幅與車流輛吧,這真的是一個可以深入研究的課題.
梅花湖西邊的道路都是危險路口,算是很著名,但這幾年有改善,
而旺樹園石頭屋前則要特別停下來(因為是有死角的三叉).
堪查過,茅圃圍下湖仔的路比較荒涼,但北側松樹門的內線路比較有住家.
自行車道有好處是不用特別注意機動車輛,但鄉間小路是走起來更愜意,
但要找車流量不大或較安全的穿越路口,這也是目前最鍾情的,
一直存在這樣的觀念,這些路旁的美景以後都會改變,
所以可以騎的趁現在能騎就騎,比較特別的例子是三星地區的農路重劃,
一條比一條大,當然最主要就是為了---農舍!
縣政發展藍圖中的兩翼之一,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宜壯重劃區,
冬山河和羅東台九省道台七丙和高速公路間(五結協和村和冬山武淵村)是一個可以自由騎的不錯區塊
有些溝圳還有釣客很悠閒,只要注意穿越路口(因為是交通要道)即可,農路之間發生的車禍都很可怕,
但自行車慢速車比較容易注意到其它車道的快速車輛.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