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2/15的恆春半島單車遊相比,2/16算是古蹟之旅,總共遊覽了佳冬蕭宅、潮洲三山國王廟、竹田驛、內埔天后宮、萬金天主堂、來義平和的吉貝木棉林,全程88公里。

第一站是佳冬,主要是看被列為三級古蹟的蕭家古宅。這棟建於1860年、近1500坪的古宅,是台灣少見的五進大宅院,保存狀況良好,到現在還有人居住。



蕭家古宅,建材與師傅全來自中國,這棟五堂大宅,最晚的第五堂建於1875年,迄今也有135年了,真要細看起來,可要不少時間。
緊鄰蕭宅還有歩月樓、聖蹟亭兩個古蹟、一間廢棄洋樓。

步月樓是蕭宅的城樓,聖蹟亭則是客家地區特有的建築,不過被市場攤販圍住做生意,我沒拍照。
蕭家洋樓,建於1940年代,是專門招待日本人,現在已成廢樓,對比昔日照片,更加凸顯現在的荒凉。


佳冬還有保存兩座清代隘門,我們只去了西隘門,也是三級古蹟。沒想到小小佳冬,古蹟竟不少。


離開佳冬,續沿台1線,經林邊轉進縣道189,來到潮洲,其間經過一大片鳳梨田,停下來照相。

潮洲,屏東第二大城,三山國王廟也是屏東重要信仰中心,這間位於三叉路口,舊稱「舊街」的老廟,廟口有許多美味小吃,可惜我們趕行程,無法品嚐。


竹田車站
離開潮洲,下一站是竹田驛。

純日式風格的竹田車站,現在仍在使用,卻已轉型為兼具鐵道與客家文化園區,雖然佔地不大,值得一看。





竹田位處六堆的中堆,由這裡到內埔,就是六堆的中心,其中天后宮就是當年六堆的指揮所。

內埔天后宮與祭祀韓愈的文昌祠,兩間寺廟相毗連,遺憾的是這兩間寺廟並沒有好好保存,原味失去不少,我們在附近用完中餐,便轉往萬金天主堂。
萬金天主堂

1863年建立的萬金天主堂,深具特色,它是台灣唯一獲得清朝官方(同治皇帝)下詔允可設立的教堂,也因為結合中西建築格及歷史久遠,台灣唯一獲得教宗敕封的「宗座聖殿」。



一百多年來,萬金天主堂並沒有多大改變,近年來它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後,有家打著「耶穌特餐」廣告的餐廳,還蠻有趣的。

萬金天主堂年度盛事是每年12月上旬的聖母遊行,教堂內擺放的無染原罪聖母塑像,莊嚴又慈祥,與教堂內的肅淨,成了完美結合。
萬金因為這座天主堂,假日擠滿人潮,現在還提供住宿,我心裡想著以後可再來時,開始下起小雨,然後雨絲逐漸變大,我們考慮一陣子後,決定買雨衣,繼續前行。
由萬金轉入185縣道,也就是屏東人說的「沿山公路」。
平和分校吉貝木棉林

我響往騎沿山公路已有多時,它沿著中央山脈,路面雖不適合單車,兩線道路筆直一路延伸,看不到盡頭,一旁是山,一旁是綿延無際的田野,視野十分遼闊,但因為雨勢不小,我們只能眼看,不能拍照,還錯過了路,回頭騎了3公里多路到武潭國校平和分校。
平和分校是排灣族的比悠瑪部落,校園裡有台灣面積最大的吉貝木棉林。


吉貝木棉林是日治時期從南洋引進,樹幹高大,雨中看來格外迷濛,也因為如此,地上四處可見的白白花絮,不細看的話,還會誤認為是衛生紙呢。

因為雨勢轉大,我們乾脆在平和休息久一點,啜飲熱茶,用點心,賞風景,還真有雅緻。但好景不常,雨勢沒有變小,咬緊牙關出發,一路趕路,車潮又多,路況也不好下,30多公里路,騎得有點膽戰心驚,直到沿山公路終點:水底寮,才終於鬆了一口大氣。

屏東單車遊另兩篇文是199、200縣道http://www.wretch.cc/blog/weihsin1957/572148
及大鵬灣http://www.mobile01.com,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