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羅湖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四村加羅山區因而得名。
加羅湖標高2242公尺,是加富那溪的源頭,除了加羅湖外還有撤退池、豪邁池、偉蛋池、姊妹池、檜木池,以及太加縱走途中大小水池共18個,組成所謂的加羅湖群。
檜木池又名神秘鏡池,池中盡是檜木倒木而得名。由於位處偏遠,路徑原始難行,造訪者稀,方能保有最原始的風貌。
開車走台7甲經四季國小、派出所、四季部落,進入四季林道,右側有巨大的水塔。
猶記得十餘年前首次拜訪加羅湖,就是從這裡開始起登的,當時路況差,棄車就步,安步當車。
今日驅車直上雖然輕鬆許多,但引擎的怒吼聲以及陣陣的焦臭味,顯然老爺車爬得相當辛苦。
抵達鐵柵欄處,空地上停約十部車,待停妥車輛準備出發時天色已微亮,不須點燈而行了。
由左側小鐵門進入,水泥路面的林道,陡的不像話,雲霧彌漫中夫妻倆緩步牽車上行,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



有一次自己與老鄭帶領30餘名山友到加羅湖露營,一開始有位身材壯碩的年輕人,一馬當先的往前衝,提醒他不可超越嚮導,但不為所動,步伐未減的邁步向前,還說自己一向都是走那麼快,沒辦法慢下來,實在是沒禮貌又自負的傢伙。因耽心他的安危走錯路徑,只好亦步亦趨的跟在其後,抵達加富那溪休息等候後段的山友,之後由巨木登山口進入登山步道,一路極有效率的向上爬升,經數段廢林道,年輕人以氣力用盡腳抽筋敗下陣來,只好取出肌樂幫他噴一噴。團體行動本就應有紀律,聽從指揮與調度,若不願受約束,那就獨行吧!
抵達叉路口,右側為嘉平林道南線,可通往給裡洛山及南湖北稜,若經布蘭丸溪可出南澳。

直行則為嘉平林道北線,過加富那溪林道支線可通往加羅湖與太平山,即所謂「加太縱走」「太加縱走」。
依加羅湖指示牌下行,不遠處有一水泥護管所,疏林期間這裡就是工人最佳的住處,四周仍有簡易工寮及營帳,今已撤走只留下些許殘餘物。


過數處大小不一的崩塌處抵達加富那溪,前行不遠處叉路取右就是通往加羅湖的巨木登山口,指示牌做得很明顯,若還走錯那就太迷糊了。

陡上升,接廢棄林道,沿廢棄道續行,再陡升,偶有平坦地可休息,一路行來都是霧茫茫。
忽然間陽光穿透樹梢灑落林間,令人驚豔。



越嶺鞍部,獵寮遺址已不復見,一群昨夜在加羅湖露營的山友在此休息。左上有一條不明顯的小徑,就是通往神秘的檜木池,繼續直行往加羅湖。


穿芒草叢,見林務局88年4月火災發生的解說牌,隨後在芒草與箭竹混合林中鑽行,右側可見堆滿災後燒焦木的撤退池。


持續在芒草與箭竹混合林中混戰,底下路面泥濘不堪,有山友用紅色塑膠繩指引道路,接上一小段廢林道,再陡上稜線越嶺高點。



抵達偉蛋池,霧氣未散,昨夜露宿於此的最後一批山友正要離去,數一數沿途遇見的各路山友絕不下50名。


加羅湖一片寂靜,雲霧瀰漫,如夢似幻,繞湖一圈後略顯寒意,退至偉蛋池休息。




回程繞經豪邁池,池面不大,池水已成黑咖啡色,附近仍有不少火災後留下的倒木。池旁有一小徑可上登加羅山,老婆志不在此,循徑回獵寮遺址。



循不明顯路徑往檜木池出發,前導的老婆大人屢屢走岔路,在這種人煙罕至的深山中,找路實在不是老婆所長,還是讓自己來帶領比較保險。



鑽過樹洞,依舊在箭竹林中尋覓,抵達乾溝後,取左直下,不僅路面濕滑,石頭鬆動,而且還陡得不像話,下行難,回程肯定也不輕鬆。




檜木池又名神秘鏡池,為山谷溼地積水所形成,池面上倒木散落,周遭盡是高大的檜木林及原生林與人造林,環境靜瑟幽雅,山林、湖水、倒影相輝映,美景堪稱一絕。







昔日訪探拳頭母池、棲蘭池亦是美景天成。唯有靠自己一雙腳方能親眼目睹、親身體會。
湖畔林中有一利用枯木樹洞搭建的獵寮,帆布垂掛而下,甚是壯觀。


回程見枯木上長滿菇菌,滿滿皆是,另人嘆為觀止。



一路陡下,至巨木登山口追上偉蛋池相遇的山友。



至加富那溪,一大群山友在此午餐,小心翼翼通過崩塌地,順順利利返回柵門入口,結束今日美好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