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想想,倒底3275m高的武嶺長的是怎麼樣?於是上 Google Earth 搜尋一番。這才發覺原來從武嶺下到埔里的山勢,根本就是八爪「章魚哥」的一隻腳嘛,不得了!
既然已經有許多的人、以文字和照片分享過上武嶺的經驗,那偶就跟大家一起來從太空看這條路線吧!

↑基本上這條55K的公路是從西南方的埔里、經霧社、清境農場而上東北方的武嶺。體能好的人一日上武嶺沒問題,去年9月的Never Stop比賽,第一名僅費2:55’,最後一名卻花了9:24”,但絕大多數普普的,都落在6~7小時左右;你呢?
但如果你跟我們一樣、不是拼命三郎,而且想看山上的日出、享受清晨的山景,那建議還是分兩天的好。否則就得像那位第一名的超人,大早5點從埔里出發,8點就可趕到武嶺了(還要汽車幹什麼?)。不過山區氣候很容易在中午過後產生變化,如果不是超人,小心被老天操去了!

↑從埔里地理中心碑出發,差不多就是大家的標準作業程序。出發後好長的一段平坦路,可以踏出愉快的轉數。

↑人止關委婉山溝中,地形頗有趣,難度雖不高但車多路狹,要小心!

↑人止關上霧社是在一整段坡面上作「之」字型盤昇,路雖較寬,但下午因為沒有遮陽,所以曬很大。

↑霧社上清境,改走上層的<台14甲>,沿途多處遮蔭,路雖狹隘還算好騎,但週末的車陣廢氣有夠嗆!從第一家Seven起,開始有陡坡,尤其在第二家前後,好幾個髮夾彎實在硬。如要分兩天騎,第一天最好過了<清境農場>、或第三家Seven後再找民宿過夜(當然要預先安排),第二天才有緩坡可暖身,否則一大早就幹譙起險昇坡、造口業,不太好。

↑清境到梅峰,全程緩坡,一半在山前、一半在山後,早晨騎來很舒適。小心山前暖呼呼,山後卻冷颼颼,保暖風衣還是穿著騎過這段路。

↑梅峰到翠峰,上山賞景的車潮還沒趕上來,而且坡度還不很大,騎起來也很清爽。

↑過了翠峰派出所後,情況開始改變,坡度開始急劇昇高,風景也開始有張力了。

↑先是要通過由山背轉向山前的兩、三個髮夾彎,那種感覺很奇特:起初有汽車在你身後轟轟作響、超過你沒多久後,突然又在你上頭轟隆而過,結果它又回到你「身後」了,因為你騎的沒它跑得快。

↑才轉到山前就有吃不盡的苦頭,陡坡+連續的車潮。救郎喔,從山下開來的車,這時都開始趕上來啦!

↑要知道上鳶峰的路有多難,得從高空望回去,在路上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上鳶峰算難,那上尚昆陽的路要怎麼形容?

↑峰迴路轉.....?

↑還是慘絕人寰?

↑昆陽觀眾尤其多,拉不下臉,還不得不「堅」上來,痛苦至極啊!

↑昆陽上武嶺,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景色了,直直的坡,但平均9%。噢,親愛的,別忘了,空氣中的含氧量也隨著3000m高度而少了30% 喔!
那麼「章魚哥」的爪子在哪裡?

↑噠啦~ 這是由東朝西看,從武嶺一直望回埔里(在相片的上面邊邊)

↑這是由北朝南看,更像是一堵高不可攀的心牆,不是嗎?
好了,地形介紹完畢,為了不佔掉小惡魔太多版面,如果有興趣讀我的心得,請點挑戰武嶺~通往天堂的地獄路
如有興趣看更多風景照,請點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ct.gemini/ZUKYYH#slideshow/ (調至五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