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3 [單車遊記] 銅鑼‧迷霧山城之行

2011.01.23 [單車遊記] 銅鑼‧迷霧山城之行



因為最近天氣又溼又冷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帶著我的夥伴出門旅行了
再這樣下去,不僅騎車的腿力會退化不說,可能連體重都要往上飆高了
繼昨日帶家人去竹東「山上人家」遊玩,回到通霄後,今日可就是我的單車日了
顧不得天氣冷的因素,決定還是先來騎個暖身的路線
我想苗栗地區接近中部,天氣狀況應該會比迎風面的北部好些吧
只要是不下雨,我都願意出來騎啦,會冷的話,頂多作好些保暖措施就好了

今天要來騎的路線是從通霄往挑鹽古道的方向接到台13線,再從「三義」的119縣道一路延伸到「後龍」
昨晚睡覺前忘了訂鬧鐘,好在只多睡了一個小時就驚醒了
看看窗外此時的天空仍是一片灰濛濛,不過沒有想那麼多
隨手多帶了件外套就快速出門了,

今日騎乘路線及高度圖




習慣了一早出發前在7-11用餐,順便多買個麵包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雖然通霄是個臨海的鄉鎮,但抬頭望去整個霧氣還蠻大的,等會進入山區不知是否會更加嚴重


冬天是田地休耕讓土壤休息的季節
行駛在田野間,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美麗的拼布裝飾著大地
這些可都是兼具環保及觀光價植的綠肥




一個是愛心,一個是雪人 看得出來嗎?




路旁尚未成熟的小香蕉,看來很可愛
還有之前八七水災的紀念碑


先從121縣道轉進苗38,來去挑鹽古道看看吧


整條路騎來都是像這樣的幽靜還來點霧氣的感覺




快過年了,現在也正是柑橘的產季
一顆顆結實纍纍的果樹,就長在路旁
果農也沒有刻意用圍籬圈住,不怕人偷採,足見鄉下人的純樸




在路旁驚見好幾棟的小木屋,房子感覺頗新,應該是新建不久
田園景色再搭配這樣精緻的小木屋,真是有如身在畫中的感覺


除了私人建造的小木屋,也有對外開放的觀光農場或花園
在這邊的樹梢上,還能發現到松鼠


筆直的鄉道沿著電線桿向前延伸


遠處一座土地公廟,廟前方一隻狗的視線不斷打量著我
鄉下的狗通常特別兇,每次遇到不懷好意的狗都得提前作準備


這邊的地名叫作大南窩,是從前挑鹽古道的起點
從這邊開始之後就是一連串的爬坡了


看來這邊的地勢陡峻而且地質結構鬆動,所以會有土石流的情形發生


很有鄉土味的一間「土角厝」,每每看到這種房子,都會很納悶這真的經得雨淋嗎?


來到路旁的一個小池子,先休息一下,將風衣脫下
因為爬山一直流汗,所以並不會感到冷


總算來到挑鹽古道的登山步道起點
雖然從挑鹽古道可以直接橫切過去,省下路程
不過,後來想想,我可是來騎車,而不是來牽車的啊




這是古道的中段,會先接到馬路上,再接回古道上
牌子上解說著挑鹽古道的歷史及由來


隨著越往上爬,霧氣也越重,真像是置身在迷霧森林裏中




迴轉處的山壁上畫了當時的挑夫扛柴挑鹽的過桯
我們騎車都覺得累了,更何況是以前的人還要挑重物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


爬坡的終點是接到銅鑼自行車道
這邊還有座涼亭是供鐵馬族休息的
不過這時候當然沒人,只有我和看不清前方的濃霧相伴


從手錶的溫度看起來只有13度,但伴隨著風及霧氣,感覺又下降了好幾度


這邊叫作銅鑼大草原,本來應該是一望無際的茶園,但視野也被山頂濃霧所覆蓋住
很慶幸現在只有霧沒有雨,否則應該會更狼狽


接著就是一路往下循著自行車道的路線前進
路上不時有像這樣的簡易涼亭供騎單車的人休息
我想,若是在夏日或下雨時會比較有用


涼亭四周圍長滿了炮炸花,雖然還沒開花,但也達到了美化的功用


前方就是著名的景觀涼亭,天氣好的話可是可以看到通霄的海岸線
只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沒法欣賞,不過這樣反而覺得有種朦朧美


除了景觀涼亭之外,再往前騎還發現了一座吊橋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霧中,加上日光的感覺,像是要通住天堂的道路


不斷的下滑的當中,又遇到一大片的茶園,只見當地採茶人家正在忙著農事
這時沒在踩踏,熱能不斷消失,身體也漸漸冷掉
將預備的外套拿來禦寒,再繼續下滑




路旁的相思林在層層霧的包圍下,顯得格外神秘幽靜


直到下到了銅鑼的九湖村後,才結束整個下滑的過程
還記得這邊在每年的11-12月,可都會種滿整山坡的杭菊
現在採收後己重新翻土,讓土壤休息


從路旁還是可以看到僅存較慢開花的杭菊


離開銅鑼接著往三義的方向一路緩坡前進
接回主線道的台13線後,明顯感覺到車流量變多,騎車的壓力也變大許多
不能像在鄉道上恣意的騎乘,得小心的後方及前方的大車,有時還會被突如其來的喇叭聲所驚嚇到
這也是我總喜歡規劃鄉間小徑來替代主要道路的原因之一




三義是有名的木雕之鄉,所以在台13線的路旁可以看到許多的木柴加工工廠
每當經過這些木柴加工廠旁時,總是會飄來一陣陣的木頭清香


三義車站前的車行地下道,取名為「鐵路英雄地下道」
這個名稱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紀念的涵義在裏頭


很高興穿過地下道,就會離開主線道,接到支線119縣道
地下道上頭則是三義火車站
正巧遇上了一列由北往南開的電聯車,月台上的的嬉鬧聲來自年輕學子
因為放寒假了,特別開心,正準備搭著火車去旅行


130線道之前也曾來騎過,可以爬至關刀山上的薑麻園再下滑至大湖
沿途的風景很不錯,爬破難度上也很有挑戰性,到了頂端的聖衡宮,更可以欣賞到雲霧飄渺的山嵐景象
而我今天的路線則是打算順著119線道騎到後龍,再沿著海岸線一路看海回來


這樣的安排當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考量到冬季較冷還有東北季風的關係
以爬山作去程,可以不用頂著逆風前進,加上剛開始出發體力較充沛,而且爬山過程比較不會冷
而回程由北往南走海線,則可順風不費力,而右手邊就有海景可欣賞
這樣的規劃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位於雙潭社區的「三義客家書院」
目前三義客家書院是以展示、典藏客家文物為主


又從三義回到銅鑼了
不過這路可不像挑鹽古道般需要爬坡,反倒是一路的緩坡下滑
或許是剛剛是一路緩坡向上爬到三義的關係吧!


沿著老雞隆河的河谷向下騎,遠處的霧氣一樣是未消散
不知不覺也騎了二個小時,該補足一下熱量
就在這路旁的空曠處休息,將帶來的麵包吃完


這間國小的名稱和我在台北讀小學時的名稱是一模一樣呢


結束了這一段的下滑路段,來到了銅鑼的桐花公園
現在不是桐花的季節當然沒有桐花
不過桐花公園內這個時節剛好有二顆梅花樹可拍








順便來拍個代表屬於今年兔年的吉祥物好了


桐花公園內為了遊客的安全不能騎單車,得靠牽行的方進入
所以就只有拍拍梅花就走了
這裏頭還有一個客家大院可以參觀,不過我就沒進去了,我打算改天再和家人一起來這走走

桐花公園對面則是「客屬大橋」


要到銅鑼市區還得再爬一段坡,坡頂上則有個涼亭可居高臨下觀看後龍溪及對面的中興工業區


銅鑼工業區的馬路旁,種了一整面牆的炮炸花,增添了綠化的效果




銅鑼工業區內有個生產彈珠氣水的觀光工廠
改天可以帶小公主來作DIY彈珠汽水


沒想到在銅鑼市區內可以見到今日的陽光露臉呢


位於火車站旁發現一棟很有歲月痕跡的老建築
原來這有著60年歷史的古蹟是間診所,叫作重光診所


離開銅鑼市區後,繼續接著119縣道前進
陽光照耀之下使得鐵路和農田中金黃色的油菜花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好景不常,往西湖的路上,陽光突然間消失了,對面的山頭出現陰暗的雲層
本來還不以為意,一直都後來才發現到原來不僅僅是霧,還飄著細細的雨絲
只是心理抱著雨可能會停的想法,所以沒有放棄地繼續騎下去

有著乳牛形狀的標誌,這裏好像是個政府單位的畜牧改良場


又是一間百年歷史的古蹟「青錢第」


因為下雨的關係,在拍完這張後,決定要要開始趕路
我開始後悔應該早點在銅鑼時先走128線道回通霄的
不過千金難買早知道,因此開始利用GPS規劃最近的回程路線

在西湖鄉公所這裏的涼亭作個休息,將眼鏡上的水珠擦一下
並將還可擋小雨的外套穿上,已經沒辦法拍照了,就將相機收到後頭的背包中避免淋溼
準備一口氣衝回通霄吧!


從相片中的西湖飛龍大橋不難看出,天氣真的是不理想
我也不得不放棄後面的行程,至於後半端的未完成行程再擇日完成吧


回程改走台1線回去,看看路程也還要14K,而且還有一段坡要爬
在風勢的助長下,維持了一定的速度前進,所以很快就回到了出發地
到了通霄,趁雨停歇時,再從背包拿出相機,以花海為背景拍下這次旅行的殘念照




本次騎乘資訊


挑鹽古道路況不是很理想,我不會想再走,
三義在與銅鑼交接後,路變小,彎道多,路況也不理想,而且路燈極少,
我走那段都差一點撞車,


相片是我後腰痛的最後一次騎拍的,
至今只有上星期晨騎10k,又再感冒,又要暫停騎車,
過年有好天氣再試騎了!
這路線用小折來跑,很強喔,不過,挑鹽古道這一段,真的不太好
相片好像比實際風景優喔,建議天氣好的時候,再騎一次,
銅鑼自行車道的觀景台,展望非常非常的優,會讓人映象深刻

chen86 wrote:
這路線用小折來跑,很...(恕刪)


哈哈!謝謝!!我就這唯一的小折可騎,所以就...慢慢騎囉!
多謝你的建議,我會趁好天氣再去觀景台看看的,老婆的娘家就在苗栗,相信以後還有很多機會的
不過,這種霧裏看山城的經驗也不錯哦
歡迎至我的Blog參觀 https://yean0243.pixnet.net/blo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