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車停在鳩之澤的停車場,好方便下滑直接泡溫泉,也比從土場少騎了約2公里,且鳩之澤遊客多,車子停在那裡比較安心。

早上5點我們相約再秀峰校門口集合,此行共五人,我們總共開三台車前往。5點集合後趴帶說:「我們到宜蘭再吃早餐,我帶你們去吃好料!」。趴帶果然是識途老馬,帶我們去一家有61年歷史的包子店「士官長包子」。
士官長包子簡介:網址http://yuanshan.tbm.tw/WebMaster/?section=1
士官長包子店,會令我們聯想起什麼? 也許那是在童年某個清晨時分,陽光剛照進【XX新村】的窄巷巷口,一家木板或鐵皮搭蓋的簡陋包子店裡,蒸籠上冒著白花花的熱氣,有個大嗓門、一口濃重鄉音的伯伯,圍著條麵粉袋做的圍裙,正使勁的揉麵糰,旁邊一口標準台灣國語的老板娘,正笑著招呼來往客人,攤子旁散發著暖暖包子、饅頭的香味......
然而,誰曾經想過,台灣各地那些看起來差不多【士官長包子店】背後,有人地不親的異鄉人,在戰亂之後赤手空拳求生存的心酸;有在軍餉不豐的年代,低階士官要養家活口的艱辛;有外省老公、老婆組成的【芋仔蕃薯家庭】
,在清貧歲月裡掙扎成長的故事。
士官長包子店,是一則屬於小人物的【台灣經驗】,一則無數平凡小兵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共同經驗。趙錢文的【員山饅頭】店,就是個典型的【士官長包子店】的故事。

◎↑ 包子果然好吃,我還外帶一顆準備路上吃。


◎↑ 吃飽了隔壁就有7-11,先買好補給的水再上路

◎↑ 吃完早餐大家都想上大號.........除文俊外都去上了!

◎↑ 車上拍的。這次除GRD II外,其實我也有帶單眼相機,後來還是決定只帶GRD II上山。


◎↑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入口,要在此買票進入。因為適逢台灣百年紀念,購票人員加起來有超過100就半票價。鈺文、趴帶加起來都到了,所以我們當然是半票入園。

◎↑ 買完票還要填寫保險資料

◎↑ 遇到也是騎單車前往的車友。

◎↑ 把車停在鳩之澤停車場
鳩之澤以前稱「仁澤溫泉」,位於海拔約500公尺的,在日治時代稱為 「旭澤溫泉」或「鳩之澤溫泉」,因位於深山幽谷中,周圍山巒青翠,鳥語花香,是泡湯的勝地。93年正式更名為鳩之澤溫泉。仁澤除溫泉外,因位於深山幽谷中,周圍山巒青翠,花香鳥語,引人入勝。 在闊葉林的林蔭中,
踏上步道,登入森林樂園,可盡情享受森林浴。

◎↑ 文俊,而這次就只有我騎小摺

◎↑ 左起,阿中、趴帶、我、鈺文

◎↑ 回頭看看鳩之澤,很期待下午的泡湯。

◎↑ 越爬越高

◎↑ 路邊就有溫泉,但要小心,因為溫度很高!

◎↑ 文俊

◎↑ 趴帶

◎↑ 阿中

◎↑ 不是說慢慢騎,阿中怎麼站起來抽車.........

◎↑ 一出發,鈺文就一馬當先,我追好久才看見。

◎↑ 追過他是為了幫他們拍照,下次請慢慢騎別讓我追的很累

◎↑ 阿中又抽車.....我拍完這張車子倒了,害我變速把稍微傷到.....><

◎↑ 趴帶說....慢慢騎就好,騎再快還不是要等我。

◎↑ 文俊沒騎過長上坡,所以決定穩扎穩打的騎。

◎↑ 回頭看剛剛鳩之澤,已經爬一段路了

◎↑ 趴帶說....我回去要換後飛輪....有沒有40T的?當然是沒有,換28就夠了啦!

◎↑ 隨著高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涼爽

◎↑ 邊騎邊拍照比較容易手震

◎↑ 藍天、綠樹加上蟲鳴聲,太舒服


◎↑ 說好輕鬆騎,所以我不時停下來拍照。

◎↑ 中間到了。不是指路程的一半,是它真的就叫........中間。

◎↑ 太平山遊客很多,不時會有遊覽車經過,車友們要注意安全

◎↑ 中間的遊客中心旁邊的裝飾物,很抱歉我不知道這原本是做什麼的?


◎↑ 中間遊客中心:
「中間」群山環抱,挺直茂密的柳杉林,山巒疊翠,視野極為遼闊,位於仁澤、蘭台之間,為昔日的「鳩之澤」索道的發送點。「中間」設置遊客中心,提供遊樂區的相關資訊,可觀賞多媒體簡介,更深入了解太平山的人文歷史、四季風情,讓您擁有舒適的視覺導覽。「太平山簡介」DVD播放時間自8:30至15:30,每一小時播放1次(每日共計七場次)。


◎↑ 阿中他們都沒停留,沒人幫我拍留念照,剛好遇見在入口處的車友,感謝他們幫我拍照。

◎↑ 這位大哥很細心,怕拍不好說再來一張。拍完趕快趕路去,因為阿中他們已離我遠去。

◎↑ 經過落石區記得加速通過

◎↑ 雖然要趕路,但此美景怎能不停下來欣賞?

◎↑ 剛剛的中間遊客中心以遠離

◎↑ 太平山這段路,遮陽率很高,真的很棒。

◎↑ 追到領先集團了,他們已經哈一根煙了。

◎↑ 把早上買的士官長包子拿出來吃

◎↑ 又哈了第二根煙

◎↑ 這時趴帶到了

◎↑ 阿中..........哈完這根煙,就出發。

◎↑ 我不抽煙就看風景吃包子了

◎↑ 繼續出發

◎↑ 看見此招牌就知道...白嶺神木到了

◎↑ 白嶺神木
白嶺神木是一顆已經超過2500歲的紅檜爺爺,樹高30公尺,約十層樓高,胸徑3.4公尺,胸圍9.4公尺,要6人才能合抱,雖然曾遭雷擊,樹體成中空狀,但仍屹立不搖,是太平山針葉樹與闊葉樹種的分水嶺。

◎↑ 大夥陸續抵達




◎↑ 車子排排站

◎↑ 繼續上路



◎↑ 連續上坡還是休息一下


◎↑ 阿中、趴帶抵達

◎↑ 等待時間隨手拍拍,這是蜘蛛絲上結露水。

◎↑ 等阿中他們又哈完一根煙,又繼續上路

◎↑ 這反射鏡擦的超乾淨。

◎↑ 抽完上路吧
貼的好累,要欣賞更多圖文請見連結網址「圖片也比較大張
」按我觀賞更多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