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要付諸實現?除天時、地利願意配合外,主要的人和?還得看當事者動不動的了……
這回,就來完成城市漫遊的第三章,舊稱高雄川的愛河中、上游探訪,慢慢遊、漫漫遊!
路線,從同盟路、孝順街的寶珠溝段騎起,一直到寶珠溝截流閘門(寶珠溝末端),右轉接上愛河逐風自行車道上溯開始。

【即將完工的民族路橋機車道】

【寶珠溝】

【寶珠溝截流閘門】

【愛河逐風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在自由路到大順路這段,目前已成為慈濟靜思堂及一些車庫別墅,才幾年時間變化之大,據其它朋友們表示,靜思堂的前身是朝陽木業,自己是沒什麼印象,只知這附近在當時以地價值市價幾億捐給慈濟事業成為茶餘飯後嗑牙話題。
木業雖沒印象,但靠近大順路一側的菜園就印象深刻,那一帶一到晚上是暗黑如漆,曾見過點點綠光的螢火蟲,不到幾年,成了一排排的車庫別墅,時也運也。

【河堤南路】

【慈濟靜思堂】

【慈濟靜思堂】

【慈濟靜思堂】

【慈濟靜思堂】

【慈濟靜思堂】

【河堤南路】

【河堤南路自行車道】

【河堤南路自行車道】

【龍華橋】
大順路上這條橋居然叫龍華橋?應該是以地名命名,和跨過鐵道的大順路橋做區分,自行車道再過來這段已是河堤路的延伸,也是近年才剛完工的,當時的自行車道到這裡不是走平面就是對面新上國小旁的自行車道,只是?何時高雄又多了個微笑公園?這在哪?

【微笑公園?在哪呀】

【地上的水漬好像一匹馬】

【河堤路自行車道】
接近明誠路時,出現一段支流出口,從大樂民族店方向過來的,猜想,這河道的上游該不會是金獅湖那裡吧,那裡還有座潟洪池哩(遠眺)!

【愛河支流之一】

【明誠橋】
過明誠路之後的河堤路段算是高雄新崛起的集合住宅大樓,許多外地前來工作者或是投資房產的皆會選擇這附近當居住指標,至於因由?非常不瞭。
只是今天這樣騎乘下來,不管是公園?自行車道?或是綠地植栽?皆有它的優勢在,硬是和其它地區不同。

【河堤公園】

【河堤公園】

【良好的停放空間】

【集合住宅大樓】
又一段,裕誠路到天祥路,這一帶仍延續著明誠路那段的風格,只是,柳樹栽的更密集,一付楊柳依依的景象(幸好今天天氣沒給我來個霪雨霏霏),這樣搞下去,不會這段河川就變成柳川了吧(柳川好像在台中市),而河堤邊的墩柱上則攀滿了俗稱爬牆虎的薜荔!

【裕誠橋】

【河堤公園】

【河堤公園】

【楊柳依依】

【河堤公園】

【垂柳】

【垂柳】
總算到達天祥路了,之前騎乘多到這邊就折返,因為再往上屬愛河上游,且自行車道的設計沒有中游這段優良,不過,既然是溯源的漫遊,繼續上溯。
天祥路台電變壓站這塊區域也變了?變成一個公園?以剛公里數來換算,這該不會就是微笑公園吧?但微笑在哪?主題咧?
倒是一些裝置藝術還挺有趣的,搞不清楚是水牛還是河馬的大理石雕像四處可見,還有一些小童、貓等的,今天派出的影武者是小熊維尼(大叔堅持不入鏡)。
而這塊公園基本上是個河道轉彎加有一支流匯入,看方向?似乎是新莊仔天后宮那邊(不會是自由黃昏市場旁那個公園吧)。

【微笑公園?】

【水牛還是河馬?】

【愛河古今圖片對照】

【給高雄畫臉】

【支流匯入愛河中】

【影武者–維尼】

【微笑公園】
從這裡,走台電變站後方(民族一路647巷),河道二側,一側是柏油路(有住戶),一側是無人清理的石磚路,真是天壤之別。

【台電變電所】

【河堤橋】

【民族一路647巷,前方為文藻】

【民族橋】
好啦,民族一路647巷到民族路只許右轉,沒有紅綠燈,中央有分隔島,乖乖右轉騎到天祥路再左轉走民族路到文藻外語學院,但這段的河道一側是「行人專用道」,那就,乖乖牽車走到文藻門口唄!

【行人專用道】

【行人專用道】

【文藻外語學院】

【文藻外語學院】
沿著文藻外語學院的圍牆騎(對面河道停滿學生機車,搞不清有沒有單車道還是學校停車場),前行沒多久,又來個支流匯入,附近電線桿上剛好有支流介紹,看上一看。

【文藻外語學院圍牆】

【左右開弓的自行車道】

【愛河支流會流一】
嗯!原來愛河有六條支流,但,這裡講的嘛才四條,那其它二條咧,藏步喔!果然自己的推測沒錯,微笑公園那條是往新庄仔方向去的,二號運河還有個三塊厝溪的舊名呀,乖乖隆滴咚,不騎單車慢遊還真看不到。
那?是往榮總方向的上游去呢?還是往支流的檨仔林埤呢?今天主要是上溯高雄川(愛河)哩!慘的是,相機電池閃紅燈了?
黑…白猜!支流勝出,那就先探檨仔林埤去,我還沒走過這段,好期待,好興奮呀!
沿文藻學院校外騎,過鼎中路後接獅湖國小外,這裡叫獅湖公園,河道,有夠復古的,水質,就和一般排水溝很像,不過很有古早味就是!

【獅湖公園外】

【獅湖公園外】
一過鼎金後路,一個像模像樣的公園出現,似乎是剛建沒多久,進公園沒多久,斗大的字「檨仔林埤濕地公園」,怕不會唸,檨還有注音!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自行車道】
遠方,十號國道及中山高,愈騎愈覺眼熟,這裡?我有來過,怎麼變這麼多了?民國70幾年快80年時來過,第一次近距離看見荷花,從此植荷成了心中一件想完成的事,後來,還真的學會以蓮子培育荷花,為此特別寫了篇觀察記錄文!
那時,聽長輩們說,為有別於金獅湖所以這裡叫銀獅湖,原來它的真名叫檨仔林埤,叫它銀獅湖叫了廿幾年,以訛傳訛。
埤中有木棧道,標準的濕地公園模式,照例的,牽車下去看風景也看熱鬧,這塊區域剛好位在中山高和十號國道形成的三角範圍內,怎麼看,都看的到高速公路。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檨仔林埤濕地公園】
Ok,再沿原路回到文藻外語學院外,繼續北上,往愛河上游榮總方向騎去,這段的河道,仍維持著愛河中、下游之前的風貌,不知何時會被社區或是啥名堂來個改造、營造而失了風味。

【獅湖國小外】

【文藻外語學院外】
菜金橋!菜公路的一段,說起這條菜公路?本是進左營的一條主要道路,隨著高鐵還有其它都市計劃,變成一條很奇怪的道路,自己曾懷舊的騎過一回去左營,差點鬼擋牆迷失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想來仍玄!

【菜金橋】

【近榮總了】
河道到了大中一路榮總前,被十號國道給阻隔,一樣,右轉從鼎中路左轉再右轉接到大中路。
習慣性靠右行駛,騎河道右側(左側為榮總),河道到這裡,看似沒整治,但聽說是採自然工法,仍留壘石去留住沙土,然後長出植物,再過濾水質。
不過自己不是學生物,言者諄諄,聽著藐藐,不用太在意,只是啊,愈騎愈隱秘,河道轉了好幾個彎,對面?沒車道了(榮總後面就沒了),河邊的墩柱變了外,連路燈也不見了,破–喉–嚨,來試喊看看,果真,喊破喉嚨也沒人(好冷)。
這路段,不建議夜騎或單騎,有點詭譎,還是騎到大中路就可以折返了,不像大叔人高馬大,萬一有歹徒要怎樣就給他了,這年紀了,就賺個開市的!XD

【榮總外河道】

【榮總外河道】

【河道轉彎,對面沒路了】

【墩柱變了也沒了路燈】
再來,沒路了,小橋只能往左轉,看到路口後一律右轉(騎乘小常識,認路側的白線及遠方那根大煙囪,順著白線右騎)。

【到此橋也只能左轉】

【大煙囪】
看到大煙囪後再前行沒多久,中山高下方一個涵洞,別過去,左轉,沿著高速公路邊往北上方向騎(高速公路會在右邊),從這裡,可以到達愛河的發源地之一,九番埤。

【別過涵洞左轉】

【涵洞附近的指標】

【大叔影武者】

【太陽能發電】

【奇怪的單車牌】
這段為什麼可以熟門熟路?因為十一月初時參加仁武的埤塘單車活動有來過,所以還算清楚。
不過那次是從八卦寮公園騎到九番埤濕地公園(怎麼開始覺多高雄多了好多濕地公園了),那次似乎特別開放整個園區,今天造訪,只騎當時的三分之一就被遮住折返,誰知要多久後才正式開放?

【九番埤濕地公園】

【九番埤濕地公園】

【九番埤濕地公園】

【曹公圳木業駁運站】

【園區尚未完全開放】
回程時,二隻喜鵲就這麼大剌剌從身旁飛過,基本的”鳥知識”自己還有,一對喜鵲?是喜上加喜還是雙喜臨門(這有不同嗎?敢問大叔)?哪來的喜?我是嘻及嬉!
這附近一處接到仁武八德西路的涵洞,它們把它搞成「時光隧道」,可是?只覺得涵洞好低看不出時光在哪?莫非是一側仍是農耕一側已是現代樓房的對比?

【時光隧道–九番埤端】

【時光隧道–仁武端】

【時光隧道】

【時光隧道】

【雙埤】
怎麼到九番埤?除了從榮總一帶外,還可以走仁武八德西路,和八德中路交叉口附近可見雙埤的自行車道,高速公路下涵洞即是時光隧道,過時光隧道後右轉即可到達。
自己出門喜歡走不一樣路線,所以沒打算從原路去接檨仔林埤怎麼走(也許以後有機會去瞧瞧也不定),走八德西路,穿過十號國道下方,接仁雄路右轉,過鼎力陸橋去金獅湖。

【十號國道】

【鳴鳥】

【縣市合併】

【仁雄路】

【鼎力陸橋】
金獅湖風景區裡面有道德院及保安宮,一直以為道德院是純道教寺廟,可是今天廟前一看,除了中央的太極聖殿外,二側分別有儒的興儒盛世(至聖先師)及佛的慈航普渡(觀音大士),呵,真有趣,也是三教一家嘛!
而廟中旁祀的老子騎牛木雕,因為二者皆抬頭上望,剛好對到天井,忍不住隨著視線看上去,卻被廟方制止,不許拍照……

【高雄道德院】

【金獅湖風景區】

【金獅湖道德院】

【金獅湖道德院】

【老子騎牛木雕】
另外,覆鼎金保安宮也是小有名氣,除了廟裡的木雕外,廟前那條橋上的石獅每隻表情皆不同,據說,是仿蘆溝橋上的,所以總數和蘆溝橋上一樣,至於是不是?純聽說,懶求證!

【金獅湖風景區】

【覆鼎金保安宮】

【保安宮石獅】

【保安宮石獅】
再回鼎力路上,看見天祥路右轉,一過民族路自然而然又接到河堤公園這邊,既然在文藻那邊看見這裡支流是往新庄仔葫蘆尾圳去,那就往那邊去探訪,讓系列有個完整的記錄。

【愛河與支流】
這裡?到底是微笑公園還是高雄綠園啊?自行車道從這裡是沒有入口,要天祥路變新庄仔路那個紅綠燈才有單車道入口,但,為何出現一塊「高雄綠園」,一時,我又錯亂了。

【高雄綠園】

【高雄綠園】

【高雄綠園】

【假的鴿子】
快近中午了,陽光真好,這公園看來也是新設的,連自行車道都還會左右分道,順著尚未完工的自行車道騎到新庄天后宮,對面的葫蘆尾公園正在整修中,無法進入,殘念!
可是,這殘念不是只有這樣,相機電池,終告用盡,死翹翹,不理我,剩三分之一了這樣搞我?真的是殘念呀!
看來,也只能回家午餐,人機都充電,不等充飽下午再出發(健康小叮嚀:多騎單車有益心肺功能,大叔安慰語)!

【新庄仔天后宮】

【新庄仔天后宮】

【尚未完工的自行車道】

【車道距離標示】
這高雄綠園(還是微笑公園)真的很特別,到新庄仔天后宮這段的自行車道雖然尚未完成,但左右分開還一直曲折舖設,天祥路這邊的座椅或路面皆有音符,只是很不明顯,上方還偏布一些假的野鴿子,真要細細看才會發現。

【左右分道】

【左右分道】

【音符】

【音符】
繼續完成剩下的三分之一,河堤公園西側,天祥路到明誠路,中間有一段叫「布里斯本公園」,說是為了紀念和布里斯本結為姊妹市?但布里斯本公園範圍多大啊?又出現未解的懸案了。
再來則要講一下興隆淨寺前的自行車置放架,現在是看到置放架會順道測試一下功能,這車架造型是還好,但,往上那檯階的曲線及造型,實在是……老一輩一定會微詞的,觸人霉頭!

【河堤公園】

【布里斯本公園】

【河堤公園】

【河堤公園】

【興隆淨寺】

【興隆淨寺】
過明誠路到大順路這段的自行車道也變了?變的更有造型,或許是和東岸的同時改造,之前就很簡單的一段河堤自行車道。

【新上國小旁】

【新上國小旁】

【自行車專用】
騎到自由路,這次的中上游探訪差不多也近尾聲,回馬一槍介紹一下這一帶的行道樹–掌葉蘋婆,是不知這掌葉蘋婆,是不是可以食用的那種蘋婆。
蘋婆(台語唸蘋澎),它的種籽就是一般稱為鳳眼果的食物,有部份飯店會稱為黃果,用來和銀杏的白果做區分。
掌葉蘋婆的花有個特殊味道,所以又稱為豬屎花,每到花季,就會有民眾反應這一帶河川水質不良或是屎臭味,然後市府就要出來解釋半天。

【掌葉蘋婆】

【掌葉蘋婆–裂果】
自由路橋這段原本有座萬善祠,隨著自行車道的開發而遷移(客家文物館中華路那座就沒有移走),記得在附近的記載碑上寫著這裡有座五吼橋,當時對於用了”吼”這個字特別有印象,今天來看,少了二吼(獅子吼與大喇叭嗎),是七吼橋才對,特別拍張照佐證。

【河堤北路自行車置放架】

【七吼橋與萬善祠】

【自由橋】
從這裡,自由路到同盟路接寶珠溝回到開始的起點,有始有終,終於開始,九番埤下的高雄川,愛河溯源漫遊,打完收功,謝謝收看!
~港都大叔 2011.12.29
◎ 【城市漫遊系列】延伸閱讀:
01.【城市漫遊首篇】發現幸福川。
02.【城市漫遊二章】寶珠與同盟–一段逐風的愛。
03.【城市漫遊三章】愛河探源~九番埤下的高雄川。
04.【城市漫遊四章】心源驛馬~打狗懷舊驛站探尋與臨港線自行車道。
05.【城市漫遊五章】飲水思源~曹公圳。
06.【城市漫遊六章】旗鼓相當~鼓山哈瑪星與旗津雙塔。
07.【城市漫遊終章】迷路原為看花開~萬年縣傳奇。
08.【城市漫遊番外篇】夜的獨白–港都自行車道午夜特輯。
09.【城市漫遊加映場】花信有期–港都自行車道行道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