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竹60吸引我的注意,緣自一篇名為“單尼爾的單車之路”的人物報導,這已經是 六、七年前的往事。事隔多年,單尼爾先生無私奉獻的善舉,仍讓我深受感動,期盼有朝一日能走一趟“石磊之路”以懷念感謝他的高貴德操。
七月一日
D1:關西台三線、羅馬公路口→內灣→尖石→那羅→宇老→田埔→秀巒→泰崗→司馬庫斯
早上六點由小華開車自中和秀朗橋出發,40分鐘後抵達台三線、羅馬路口,將今天的二位主角(一部登山車、一部旅行車)請下車廂,司馬庫斯之旅能否順利全看他們的臉色了。
7:20離開7-11,沿著台三線往內灣出發,40分鐘後抵達第一個景點“合興車站”。日據時代的木造車站,見證百年歷史的變遷,車站雖小一應俱全,熱情的站長親切地抽空為我們拍照,沖泡客家擂茶招待我們。身為過路之客,有幸體會在地的人文之美、人性之善,真是幸福、快樂。周一早上,竹120車輛不多,陽光緩緩升起,空氣中嗅到一絲清涼,微風輕輕掠過臉龐,轉動的車輪如交響樂曲般輕快的奏著!


接著來到內灣→漫畫家劉興欣的故鄉,三、四年級生對“阿三哥與大嬸婆”的漫畫想必不會陌生。9:30、錦屏竹60與竹61岔路口,右側往五峰、清泉,今天走左側上宇老。可愛的青蛙石、錦屏大橋護欄兩旁十幾座栩栩如生的原住民雕塑,描繪著早期部落的生活形態。





崩塌的那羅山壁,讓我們改道走了一小段OFF-ROAD。四部落勇士木雕之後一路上坡,到宇老前的最後一間補給站“安可小店”,接踵而來的是20公里的山路,


爬升超過1000米的高度。我們將變速調到輕齒,慢慢龜速上山。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氣溫變得清涼,欣賞翠綠的林木,體會生命的動感!


花了將近三個小時,才登上了1450多米高的宇老派出所,不免俗套地到管區打卡報到(都幾十歲的人了還搞什麼打卡!回家後被內人酸了一頓!真糗)。
以娜の店用完午餐後,已經下午二點,窗外山巒像穿著薄紗的少女,忽而清晰忽而朦朧。宇老之後,一路下坡經魯壁、來到一個岔路口,右側秀巒、左側泰崗今天選擇右側前往司馬庫斯。



2:40經過田埔部落,五點才抵達鎮西堡和司馬庫斯岔路口,路標指示司馬庫斯16 k(海拔1350多米),其實走過司馬庫斯的車友們都知道,真正的考驗才要上場,前面的路程只不過是小菜一碟。5:27抵達司馬庫斯大橋,主菜上桌。V字型的大山谷,怎麼下去,就怎麼上來。下坡不必高興,上坡也不要叫累(爬不動了,千萬可別國罵!)。這段產業道路保證讓你玩的過癮:上坡踩到軟腳,下坡煞到手麻。






短短不到五公里的距離,海拔降至900米, 司馬庫斯大橋過後又開始上坡,路況越來越糟,原先的柏油路面,已變成破碎的“石頭仔路”。水泥橋後的二個大坡才是今晚的餐中之餐。




一部小貨卡正要返回部落,趕緊攔住司機大哥,以我們目前的速度還要多久才能抵達?司機大哥說:前面路很難走喔!天要黑了,不要騎了,我載你們上去好啦!
真是天大的誘惑!我們雖不是什麼勇腳,但行百里半九十的道理還懂, 6:20,距離目的地司馬庫斯還有七公里,預定天黑前抵達服務中心的想法,顯然太過天真。婉拒司機大哥的好心,繼續邊推邊騎。
六點半,夜幕已垂,將近1500米海拔的司馬庫斯,竟然看不到幾顆星星,沿路漆黑不見五指,聽不到蛙叫蟲鳴,只有聊聊可數的螢火蟲閃爍著微弱螢光,真是非常奇特的經驗。還好我倆膽子夠大。靠著1W的車燈,短短不到七公里的山路,竟用了二個半小時。在半推半騎下,晚上九點終於聽到斷斷續續的嘻笑聲,司馬庫斯的木頭排樓,豁然現身。
辦理check in 時,泰雅族的櫃檯小夥子說:從來沒有像你們這樣,這麼晚還騎上來的(其實一半是推的啦!)。周一夜晚,司馬庫斯的訪客還是蠻多的,熱心的遊客送我們一堆餅乾、點心,還有溫熱清香的高山茶,令人倍感窩心,果然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錯過了供餐時間,在福利社買了泡麵、啤酒、礦泉水、內人烘焙的蛋糕還有旅客送的點心,其實晚餐還是很豐富的。
今晚住佳美屋雅房,二張雙人大床,公用浴室,水源充沛。運動一天,滿身汗水,沖個淋浴真是舒服。明日仍有硬仗要打,提早入睡,偏偏當夜沒睡沉。一來是貪杯,多喝了幾口高山茶,引發精神亢奮(平日沒有喝茶的習慣)。二來以為高海拔氣溫低,將窗戶留僅了半個小縫,結果睡到半夜熱醒了。將窗戶打開後,下半夜好睡多了。
七月二日
D2: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泰崗→秀巒→田埔→玉峰→抬耀→三光→北橫→羅浮→錦山→羅馬出口“小七”。
早上五點,司馬庫斯天空已經一片湛藍。
騎著單車悠閒逛著,神秘谷、巨木群、生態公園等景點,都有些距離,像最近的神秘谷都要花上一個小時,礙於行程只有一一忍痛割愛,下回再來了。七點早餐,有稀飯、小饅頭 、六、七種不同的小菜,任君挑選。1500米海拔高度,道路狀況如此惡劣,有這樣的服務令人感恩。遺珠之憾的是,空手入寶山,沒到巨木群一遊!








7:30告別司馬庫斯,踏上歸途。路邊粉白燦爛的繡球花,彷彿部落天使的化身,臉頰堆滿動人的笑容!對面綠色山脈中隱約有些聚落,應該是鎮西堡吧!
後方傳來一陣引擎聲,原來是早餐同桌的林弟兄也要下山,二度相逢,別有緣份。
沿著來時路小心慢慢的滑向山谷,花了4個小時,在11:30回到鎮西堡與司馬庫斯岔路口。這16公里好漢坡,“上坡踩到斷腳,下山煞到手軟”。上帝的部落果真不是浪得虛名。想要騎車上來的車友們要有心理準備喔!




1:30經過田埔社區,長老教會尖塔上的紅色十字架,在一片綠色山群裡格外醒目。這個季節是山區水蜜桃的盛產期,沿途都有果農自產自銷的攤位,當令水果多汁香甜,物美價廉。下午二點,再度回到往鎮西堡和司馬庫斯岔路口。






昨天走由右邊上司馬庫斯,今日換經左側下玉峰接北橫

4:20終於接上北橫巴陵段,司馬庫斯的山路雖陡,並未消耗太多體力,以平時巡曳速度慢慢滑行,過高義、榮華、雪霧、5:30抵達北橫之星,高坡過後道路突然變窄,地面起伏不平,盲彎增多。去年獨闖一日雙北(西進東出),在高坡前一座不到百公尺長的狹窄隧道內,被一輛中型巴士擠到撞牆,險出人命。車友行經此段,務必減速慢行,要特別當心(數年前曾有車友,不幸在此路段意外喪生)。

六點多正式切入羅馬公路,將羅浮村地標收藏入鏡。6:30分拍下今晚最後一張照片“溪口部落”,巨大的竹簍象徵著部落文化的古老傳統。溪口以後天色已黑,角板山的萬家燈火若隱若現,繞著水庫後方山麓緩緩而行。奎輝國小、桃源仙谷、塔那咖啡、錦山國小、在黑暗中悄然而過。夜色掩護下的黑狗特別凶悍,一犬吠影、眾犬吠聲中的羅馬公路,顯得有點詭異。


統一度假村之後,新竹上空雷電交加,閃電越來越近,似乎真會下雨的樣子。路上颳起強勁的氣流、濕熱的水氣,迎面而來,看來這場暴雨是躲不掉了。
最後20多分鐘里程,在電光雷擊、風雨交加中飛馳而過。晚上8:30終於抵達台三線岔路口的“7-11”,15分鐘後小華隨後到達,我倆早已淋成落湯雞矣!
這場突發大雨為司馬庫司之旅,畫上了完美的驚嘆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