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區谷地中的小村落內,舊山線早已停駛,所以車站內外都安安靜靜的,
車站入口在地面,但月台、鐵路在上方二樓,所以看鐵道得到樓上去,


泰安舊車站設於1910年,初期僅供列車交會使用,1920年改稱為大安驛,
成為南北商旅往來、貨物運送的中繼站,1954年取國泰民安之意改稱泰安,


儘管不如苗栗勝興車站有名,但對於許多鐵道迷來說這裡正有古味,
舊泰安站是保持過去歲月存在的證明,在停駛後,反而多了人潮,
要說成了新的旅遊景點,還不如說是個隱藏版的小祕境,


曾經的售票亭現在是村內老人家的聚會場所,今天雖是周休假日,
觀光人潮還是如往常平日一樣的冷清,如果是抱持著尋幽訪勝的心來此,
那這裡一定是個好地方,


車站裡外沒太多商業化的氣息,相信這裡並非一般愛熱鬧的遊客會久留的景點,
出發總是要有個方向,舊泰安站站前老街啟程沿著鐵道旁騎車去吧,


1998年9月23日,舊山線開出了最後一班列車,說舊山線在此最有名的遺跡
當屬橫跨大安溪的花樑鋼橋,幾十年依舊屹立在此地成為地標,


現在正是落羽松落果的季節,落羽松由風來傳遞花粉,果實是生長在小枝的末端,
有像葡萄一樣一大串,也有單個存在的,


秋冬原本是楓情萬種的迷人季節,但不讓楓紅專美於前,
最近幾年陸續出現許多落羽松秘境,后里泰安這裡落羽松步道正是其一,


泰安派出所有美麗櫻花聞名已久,但外地民眾卻少知這裡也有落羽松成林,
大安溪谷花樑鋼橋旁有一處落羽松林,就一路延伸到如光山寺,
冬季落羽松變色季節一到,這裡就是塊不可多得的美境,


只是這回來的稍為早了一些些,落羽松林還沒有轉變成最完美的姿態,
那就拍完照繼續沿著大安溪谷旁前進吧,


過高點往下是東勢的明正社區,大安溪旁的后里到東勢一帶,處處是山巒,
樹林與果園構成的景致是相當怡人的,


這裡是以茂谷柑及葡萄盛名在外,旁邊還有處處見的梨花,
看樣子,應該再過一陣子就會結實累累了,


在鄉間經常可見有著一棵大樹的土地公廟,微風輕吹、濃蔭蔽天,
人們大多在農曆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來拜土地公,
祈求著土地公來庇祐著土地上的子民,


再往上直接離開鄉間小路,接上台3線,不過天公不作美,開始下起雨來,
台中已經好一段時間沒下雨了,今天還真巧趕上了,


轉了個一圈子,又回到泰安舊車站所在的村落,站前的這條街稱作泰安老街,
讓感覺像是來到寧靜時光隧道,


先到后里派出所借個水龍頭沖去腳踏車上泥沙,順道拜會一下這隻大黑狗,
這隻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親近人,一點都不兇阿,


曾幾何時,以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雜貨店,在便利商店競爭下,
逐漸被淡忘淘汰,老雜貨店幾乎快沒有生存空間,
但現在我騎車在外,就喜歡找這種老雜貨店買東西,也買些回憶,


豬肉老店與成排老屋,原來火車站前人來人往的熱鬧,也隨著時間走入歷史,
仿佛時間凍結般的不再有人來車往的喧鬧聲,這才真正有點老街古味,


剛好也雨過天青,那就在抓點時間多拍幾張照片吧,
安靜的氣氛中呈現農村生活的真實樣貌,樸實樣貌吸引追尋老記憶的遊客,
今天這場欣騎天,真的是個適合騎車慢遊的好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