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飛機軌跡前進桃園,
桃園機場在大園,全台灣最多飛機的地方,


疫情過了兩年,
出國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情,
小孩子也來桃機搭過兩次,
其實孩子很喜歡看大飛機就是了^_^


前頭講了這些個飛機,而這趟旅程,
就是要由桃機所在地的大園出發,


對著大飛機說待會見,
慢慢的,就要開始今天這趟酷熱的旅程了



騎著腳踏車,離開了大園,來到了楊梅,
楊梅市區裡的故事園區,是必停的地方,
這裡是老楊梅國中校長,
及教職員宿舍群組成的古蹟,


市區的景點,
結合了日式和西式的歷史建築,
原是張芳杰校長的故居,
是一位出生與長大於桃園楊梅的客家仕紳,


1948年,張校長任楊梅國中的第一任校長,
1953年這棟校長宿舍便落成了。
這裡的陳設,訴說著那年代的故事,
還有校長自力建校與楊梅國中的校史,


黑白老電視,手動足球台,
還有這古早學步車,小小孩學走路也用過,
這裡是楊梅地標,代表性公益性的空間,
更是訴說著楊梅,與過去年代的文化史蹟。


旁邊的雜貨店買點玩具,安撫孩子必要,


然後就該繼續山路爬點坡,就往楊梅制高點,
乳姑山出發了,


座落於龍潭與楊梅交界處的高點,
以夜景著稱的乳姑山,
向來是桃園賞景的熱門去處,


夏天的夕陽,夏天的風景,
找了一家符合我人設的景觀餐廳吃飯,
這也是來乳姑山上必需要的




天氣好的時候,展望視野都很遼闊,
單用相機拍不清楚,
不過用肉眼就行,已能見的到台北101,


茶也是山上獨有的風景,
乳姑山有著紅土地質等地理特色,
造就優良的茶樹生長環境,處處可見茶園,
成為桃園重要的產茶地區。


離開了乳姑山,向著山下滑行,
這段路,遠遠就能看的到一座大大的廠區,
他就是華映,巔峰時期員工數高達上萬人,
屬於大同集團的中華映管,成立將近 50 年,
在以前的時代隨著電視發展,
先是生產電視用的黑白映像管,
後來因應彩色電視時代,生產彩色映像管,
登上全球最大的彩色映像管製造工廠,


順著時代趨勢,由映象管投入液晶面板,
但在全球廠商擴產下,產生的後遺症,
就是處於供過於求以及跌價的窘境。
長期虧損之後,2018年法院提出重整,
但也壓跨外界對華映的信心,
斷氣,斷電,廠房癱瘓停產關廠下市,
幾十萬名小股東手上股票變成壁紙。
華映坎坷興衰史,也是產業變遷的必然。


見證過昔日巨人的輝煌,再續趕路,
高揚北路,高揚南路,這帶路茶園滿佈,
這些都是龍潭著名的龍泉包種茶,


故李總統登輝先生 ,時任省主席時,
命名龍潭區所產的茶葉為龍泉茶,
就讓這龍潭一帶的茶,有了個漂亮的名子,


過了石門水庫邊界後,到了大溪,
補給站也早以人去樓空,
大概就知道,基本今天應該是殘念定了




復古拱門氣派雕花,巴洛克風的大溪橋,
不只是連接大漢溪的重要通道,
更是大溪老街入口最重要的地標,


最後的一段路程,慢慢的推回大園,
航空城啟動,讓大園的鄉間景色,
慢漫的充滿各種的建案,


大園靠捷運這帶,交通建設多發展豐富,
吸引不少民眾移居,生活機能變好,
當然房價也翻了幾翻,居住成本也不容易,


最後回歸起終點大園國中,完賽完曬,
桃園,其實對我們算是陌生的地方,
藉由賽程的推展,一路的認路邊騎邊玩,
證書是殘念,這趟路不算白來,收獲不少

2024,96系列桃園站,騎完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