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行程:
迴龍-黃子坑頭-紅毛城-沙崙海灘-三板橋-迴龍
快到淡水時腦中浮現2015遊河踏尋古蹟的旅行,查一下手機的歷史資料,憑著腦中記憶到施亁紀念公園,當時主辦人籌辦這次活動沿途解說,有關施亁先生的善行義舉,撰文披露在FB。
愛愛寮傳奇(註1
1899年出生在淡水崎仔頂的施乾,滬尾公學校畢業之後,進入台北州立工業學校機械科就讀(舊名台北工專,現稱台北科技大學),並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後不久,即被台灣總督府延攬入府工作,當時是1919年8月,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剛剛落成,辦公室都還是全新的。只不過,台灣總督府雖然賞識施乾的才華,卻沒有按照機械專長派任,反而分配在社福單位,辦理社會救濟工作。
施乾辦理社會救濟,時與貧困民眾接觸,常生憐憫之心。因總督府覺得乞丐有礙觀瞻,想要進行市容整頓,因此派遣施乾前往調查。此時有兩個日本人影響了施乾,第一個叫賀川豐彥,賀川寫了一本小說《飛越死亡線》(死線を越えて,1920年出版),描述賀川在神戶貧民窟救助窮人的真實故事,引發施乾想要幫助乞丐的念頭。第二個日本人叫西田天香,西田在京都蓋了一間禪園叫做一燈園寺,主張每個人都應自食其力,因此與修行的信眾一起耕作,以勞力換取日常所需。
賀川豐彥信奉基督,西田天香則是禪修,1923年時,兩人先後來到台灣,從北到南,到處演講傳播理念,所到之處引起風靡。施乾受到賀川豐彥與西田天香的啟發,也想興建乞丐寮收容救助乞丐,而且並非只是單純提供膳宿而已,而是更進一步提供工作及職業訓練,以助脫離貧困的生活。施乾因此向叔叔施合發商號募集木材,在萬華搭建幾間簡單木房,提供乞丐住宿,乞丐寮命名為愛愛寮,意思就是自愛愛人。
台灣的丐幫在清朝時,曾經跟隨天地會起事反清復明,遭到清朝的鎮壓。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時,也曾經加入抗日義軍對抗日本。日軍進入台北城之後,與義軍退到新竹,在新竹城爭奪戰傷亡慘重,最後在彰化八卦山之戰犧牲殆盡。留在台北的丐幫以王舉為首領,王舉是污衣乞丐,終日蓬首垢面沿門托缽乞食度日。施乾找到王舉,將王舉「請」到愛愛寮曉以大義,最後王舉折服於施乾,不僅擁護施乾,還幫助愛愛寮招募其他散居各地的乞丐。
施乾在愛愛寮,不僅要教乞丐做手工、編草帽,還要拿去賣,以募集營運基金。也要幫乞丐煮飯、煮菜、洗澡、換衣服、梳頭髮、抓蝨子。乞丐過不慣做工換食宿的日子,也不喜歡打扮太整潔,時常會逃走,施乾還要去把乞丐抓回來。這些旁人看來骯髒辛勞的工作,施乾不僅甘之如飴,1924年時,竟把人人稱羨的總督府官員工作辭掉,專心於愛愛寮事務的經營,名符其實當起丐幫幫主。
附圖為淡水國小校門口的施乾文化廣場,淡水國小原名滬尾公學校,施乾就讀的小學。
***
沙崙海灘是第一次前來,在臨時出入口旁有清法滬尾戰爭解說牌,藝術家用籃、白、紅三色鋼管擬化為法軍人形,設立在海邊及沙崙站,場景結合史實,希望能帶動觀光人潮。
註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7uhQAMzrM/?mibextid=wwXIfr
2015年從大稻程碼頭搭船前往淡水港
這鍛造鐵條漏窗,下次再探訪
2015年小白宮
新莊區壽山路0k
南林路南亞工廠
台2線旁的風景
淡水台2線與文化路口,
施亁紀念公園
人道主義者—施亁塑像
楓葉紅了
愛愛寮:充滿人道主義的乞丐救濟所
滬尾砲台
1884清法滬尾戰爭解說牌
藝術家用籃、白、紅三色鋼管擬化為法軍人形
漂亮的白細沙崙海灘
海水浴場入口處有水協仔,好方便
沙崙車站結構礎柱上有清法戰爭意象浮雕,足徵設計者的巧思。
這是海洋科大站
田心子21號
從泰山辭修路往上到盡頭,辭修公園內有除役的勝利女神飛彈
解說牌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