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騎問診】08/24(日)踏騎加碼團(八里+淡水金色水岸)

squeez wrote:
因為我們需要一點時間...(恕刪)

在現今自行車活動正夯的時機
將自行車專用道
開放企業認養
不知是否可行

認養車道之企業
在不影響行車安全的前提下
有權於車道上"彩繪"其企業相關平面廣告
提高企業形象

如此一來
不但能節省國庫支出
還能擁有更活潑多元的車道景觀


不過....可能會有下列尷尬狀況出現
-------------------------------------------------------------
老王: (電話....)喂~~小范~又被你海放了啦~你騎到哪了啊?
等我們一下啦~!

小范: 我在"足爽"路段的 "爽" 字這邊等你們啦~!
你們呢??騎到哪了?
老王: 快到了~剛騎完"戴瑞斯"路段~再騎過"好自在"路段後就能追上你們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慎選認養企業~!
哇嘻老王 部落格:樂寫視界 http://av8d.blogspot.com/
老王 ~ 你很幽默喔, 本來很認真的看, 但看到後半段我笑了三分鐘.......
, 還搬出小范來, 完全百分百表達你的建議
其實

你們騎的路段很多都是企業認養的
(只出一次錢,後續沒人維護)

像八里到十三行的自行車道
是台塑贊助鋪的

因為我們車隊裡有人是監工

不然以北縣的辦事效率與經費
根本做不起來這樣的建設

PS. 這星期天帶狗散步
發現二重自行車道已重新鋪設柏油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法客 wrote:
(只出一次錢,後續沒人維護.....恕刪)

這應該只能算贊助吧~~!
不能算認養.....

像敦化北路中間的行道樹步道
也是有許多企業認養
養~~當然要養的漂亮
不可能只養一餐吧~!

換個方式想
將自行車道當成廣告看板
開放給企業承租
一年簽一次約
那簽約金就能當成改善自行車環境的建設經費啦~!
哇嘻老王 部落格:樂寫視界 http://av8d.blogspot.com/
繼續回報相關議題進度,易震動路面緊急改善路段(光復橋~華翠橋)段改鋪柏油已完成,
分色標線(分色方式另篇回應向大家報告)將另日進行,路面先行提供使用,
本路段若有柏油路面工程疏漏之處,煩請各位車友繼續提供意見,謝謝大家!

改善前 原為奇怪的洗石子路面






改善後 是不是好多了






新店小碧潭~秀朗橋段:原為詭異的連鎖磚(原設計者可能是off road的愛好者)






新店小碧潭段改善後






請各位車友盡情服用囉
squeez wrote:
繼續回報相關議題進度...(恕刪)


哇!真是太棒了
無論是石子路或是地磚通通改鋪柏油就對啦!
不但容易清掃,就算下雨排水性也較好

剛好車隊這星期天要去烏來的內洞
去年車隊舉辦碧潭或是烏來行程時
都一定必經往碧潭的這條自行車專用道
但由實在顛簸,所以後來的去程才會都改成騎市區道路
現在已經改鋪回柏油,不曉得是不是一路暢通
如果從秀朗橋端一直到碧潭這條自行車道全部都鋪柏油的話
相信更能夠帶動台北縣單車運動的風氣的

這星期天的烏來內洞團,我們就一起去體驗新鋪的柏油車道吧!
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rios.chen
上週日我才和女王從碧潭騎到光復橋,請參閱:
新店溪左岸自行車道騎乘心得
小碧潭到秀朗橋這段的確全部都是柏油路了,非常舒適好騎喔!

而中正橋到華中橋之間有一段約2公里的舖磚路面,
車震非常嚴重,會騎到屁股痛~
我是秀秀,男生,《內洞‧東眼山‧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解說志工,歡迎申請解說
經過內部整合與評估,有關Rios前文提議的幾個意見, 我繼續試著回應一下:

彩色鋪面的規格與自行車道命名之討論:1.彩色柏油鋪面的規格建議為雙向4公尺(單向為2公尺)
彩色柏油路面經評估有實際上的技術與營運議題,目前工務單位傾向採傳統黑色柏油AC路面(規模經濟下 造價相對划算 營造廠商多 後續維修不虞缺料缺工) ,並以彩色標線分區分段來標示北縣河濱自行車道(詳下列圖示).

至於車道寬度,建議每次踏騎中針對每個路段特性提出討論,車道寬度主要有兩個限制:

第一,是用路強度(熱門路段優先考慮拓寬)與用路方式(若是人車衝突區 也許應考慮人車分道優先).
第二,是用地權屬,台灣不少公共設施面臨私有地徵收的問題.但是土地最貴,徵收一定面積的土地所需經費,可能可以換鋪相當長度的柏油路面,這種公共資源的機會成本應列為關鍵考慮,各段經指認的建議拓寬路段,我們會匯整相關資訊,並提出成本分析,邀請大家的討論.

2.彩色柏油路面依不同河岸區段來鋪設不同顏色路面,例如:大漢溪以南綠色、以北黃色
目前我們依據河川地管理體例,研擬的分區分段如下圖所示,

主要的工法將採黑色柏油路面兩旁以不同顏色標線,來界定該段的區域,

目前熱拌標線主流顏色共有五種,配置如下圖所示:



3.另外建議可用一般黑色柏油路面,道路兩旁不同顏色隔線(一般為白色),例如統一為翠綠色隔線
經過與交通單位討論 將採外畫白線(表示是慢速交通道)旁附彩色虛線方式標畫,各段示意圖如下:




4.車道命名方式以橋名來命名,例如:華江北.15Km.200m(華江橋北15公里200公尺)
5.車道命名或比照一般道路標準來命名,並設立路牌,例如:華江西路一段(華江橋以西)


命名方式請大家討論 .......標里程數的工法也須進一步確認細節,初步有幾個設計方向:

(1)里程數以熱拌標線畫於路面中具持久性,但標訂數字會佔用相當面積,對細胎車容易產生打滑
(2)里程數直接以噴漆劃定 但容易因使用或氣候因素磨損
(3) 設計小口平磚 或是反光貓眼(上烙印數字 但面積較小) 固定於標線上 有需要確認數字再由使用者自行查看
(4)於路旁設置小型垂直標示柱 並加入該段地方特色(如該地常有鶿鷺 或濕地青蛙出沒 )以為路段的辨識特色
唯垂直路標必須低於50公分(水利法規定) 且汛期後容易產生維護問題


路面分色標示議題,先寫到這裡,請大家提供意見....................
linshowshow wrote:
而中正橋到華中橋之間有一段約2公里的舖磚路面,
車震非常嚴重,會騎到屁股痛~



列為7/5碧潭段踏騎問診核心議題 ,並提擬解決方案

linshowshow兄7/5一起來如何?

我们對新店段有整體方案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jason60w wrote:
在現今自行車活動正夯的時機 將自行車專用道 開放企業認養 不知是否可行


我們正在研議相關機制 但路面也許對企業太容易了
企業常常是採沖銷當年的慈善或公益預算模式來跟政府合作,對於長續性的投入不一定有足夠準備

當然,這也不是企業應該有的義務
路面問題,我個人比較傾向由公部門來負責,比較是長久之計.

如何善用民間資源邀請企業加入台北縣的自行車環境?

我個人有個想法(但目前還不是縣政府的政策觀點)

我們正在清點自行車道旁邊的公有土地,也在評估這些土地植樹的法令可行性(如在水利地上 不能連續種植大型喬木) 這些自行車道旁可植樹空間 可以評估請企業認養的可行性
如果我們不是個跟不上世界的社會,
未來台灣節能減碳的法令日趨成熟與完整 ,這些公有可植樹空間甚至應該成為碳權交易的可標購標的

這種[政府不需負擔成本, 企業標購碳權額度,北縣獲得綠覆面積,車友享受綠色隧道]營運模式如果成立,也許是個畢多功於一役的策略,這個策略在6/22第二次踏騎問診的路段有極高的機會會出現,我們將持續朝此方向推進, 並向大家回報相關進度.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