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騎問診】08/24(日)踏騎加碼團(八里+淡水金色水岸)

jason60w wrote:
台北縣新店溪沿岸的自行車道
一直以來都不如台北市
但願這次經過大家集思廣益後
能夠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風貌.................


yoyo1985 wrote:
我倒有個想法耶
就景美到木柵這段
以及公館到秀朗橋這段的自行車道
到底要何時完工呀
一直在地圖上看著那個虛線真的蠻無言的
每次都要小繞一下才能過來新店
然後去貓空方向都要跟公車爭道



jason60w ,yoyo1985 7/5新店溪碧潭段踏騎問診一起來如何?

我們對這一段有整體規劃方案 想聽聽大家意見

很多靈感也都是在踏騎過程裡跟大家對話裡產生 希望能在現場多跟大家請教
squeez wrote:
2. 把檔機車的柵欄全部重新設計, 不然常常要跨欄

這個問題普見於台灣各公共環境中,至少個人還沒看過[有效阻絕機動車輛,但不影響行人或自行車]的有效設計,

沒有路阻,機動車輛橫行無阻
設了路阻,行人,殘障者,自行車無一倖免

眾人期待警察加強舉發,但期待有限警力似乎不是一個永久解方,也未盡合理

縣府正在研議[市民舉發]的機制,但這涉及舉證的有效性與監理法令適用性等技術性配套,
我们將視進度隨時提出討論 並向大家回報...(恕刪)


關於這個問題,騎車的人都集中在假日較多,只要在假日派警力不定時巡邏仍不可行嗎?

另外,市民舉發必定要拍照,有時機車速度快騎單車要追上拍照很難,而拍照必須要拍到有『自行車道標誌或字樣』及聽說要有『二張以上照片』,萬一被發現,又是不良份子那可能有被攻擊的危險.....

是否能像某些馬路上採用監視器攝影方式,最好是在自行車出入口處,並標上醒目的『自行車專用道禁行機動車輛,全天候監視錄影違者告發』牌子,而車道沿途易遭機動車輛侵入的點也放上告示牌『自行車專用道禁行機動車輛,全天候監視錄影違者告發』警示,這樣除了能有效防止機動車輛進入,也可讓惡徒無論白天或黑夜皆不敢於河濱單車道滋事作惡,再來警力只要撥一點點有空來看看錄影帶,擷取圖像,就可以告發了.... 一魚二吃
riansystem wrote:
關於這個問題,騎車的...(恕刪)


之前我曾經建議,北縣河濱自行車專用道設置測速照相機
把時速超過50km的車輛拍下來,這樣就能過濾機車與自行車
只要在容易飆車的定點設置就夠了(如又長又直的自行車道)
但無論是何種方案或設施,都有待法令的解套
關於警方是否願意加派人力巡邏,我們是可以爭取的

riansystem提出,設置全天候的攝影機,個人也是相當認同
只要有拍攝到機車闖入自行車道,就能開單告發(這樣效率會很高的)
除了增加國庫之外,也能將罰單轉為建設河濱的經費



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rios.chen
rioschen wrote:
riansystem提出,設置全天候的攝影機...(恕刪)


其實就算是個『空包彈』
但是又有機器又有『全天候監視錄影違者告發』這種牌子
相信99% 的人都不會傻到要騎機車進去
剩1%的大概是酒駕....

我想...牌子多立幾個就很有用了吧....
squeez wrote:
繼續回報相關議題進度...(恕刪)

磁磚路面在以前還真的蠻多的
騎久了對車子或手部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傷害
所以改成這樣我覺得還不錯呢

另外我是只有那兩個問題而已
而且我不一定有空去
因為正在當兵中@@
所以看有沒有人可以幫忙把我的意見傳達一下?

riansystem wrote:
我想...牌子多立幾個就很有用了吧......(恕刪)

這也不一定有用

以在華江橋下打工三年
而且台北各個租借站都有支援過的經驗來看
牌子是都有立沒錯
但就是會有那種認為自行車可以走
那我摩托車也可以走
或是貪一時的方便認為走堤外不用遇到紅綠燈
所以就算有警衛駐守
每天也總會有幾個騎機車的想闖進來
明明連牌子的字做的很大而且晚上還會反光~就是有人看不到?



小祐的單車無名網誌
回報第一次踏騎(板橋-土城段)的部分議題之改善(一):路面路阻插孔突出

[議題指認]活動式車阻套管突出路面,造成路面潛在危險,易使自行車客受傷






[解決方案]

1.裁修套管高度使之與路面平順
2.全線巡查相同課題並處理


[辦理情形]

1.通知各河段巡查人員全面清查並回報修正地點。
2.通知開口合約包商進行裁管處理,
3.全段6/27改善完成。


包商以電焊切除突出鋼管後,並平鋪路面





改善完成後之路面









這是第一次踏騎指認的可即刻改善議題,目前尚照原訂工作計畫改善之,若仍有類似議題未清點確實,煩請各位車友不吝告知 ,我們會比照同樣方式立刻處理
回報第一次踏騎(板橋-土城段)的部分議題之改善(二):排水溝蓋板縫隙導致細胎輪徑車易絆摔


[議題指認]排水引道上之水溝蓋連接不密合,導致間隔縫隙過大,易致車友絆陷或摔車





[解決方案]應密合鐵蓋間隙,並於末端予以扣鎖固定避免鬆脫


[辦理情形]已於6/24處理完成。








若仍有類似議題未清點確實,煩請各位車友不吝告知 ,我們會比照同樣方式立刻處理
** 本來回覆以下內容在你另外一篇的文章 **
** 希望7月5日那天參與的不是鐵手跟鐵屁股 **
** 他們要的只是有沒有路 , 你應該找不常騎車的人說的話才會貼近廣大民意 **
** 有的人會說 "阿,常騎手就不會麻了" , 那這樣以後你們只要把其他工程廢料拿來回填就可以了 **
** 反正所謂"常騎"的自然有辦法克服 **
** 小弟不"常騎".只是天天騎20KM"而已" **

家住永和

只能說..台北市,台北縣的自行車道理面....最濫最難騎的就是

中正橋環河西路垃圾處理站過後 --->板橋,土城方向

用紅磚就算了,你也要舖成給"車"用的紅磚道吧

舖成跳躍路面..騎那段就不要說人間肉球..我看用火星肉球手都會痛麻

台北市就不要比了...畢竟北市,北縣的管轄權,分配款不同

以下是屬於貴局的再看.不是就當作知識吧

中正橋往永福橋的方向..如果順著堤防騎..那個柏油路也該修一修了吧,如果你真的騎過
如果走靠河邊那條水泥車道..中間又斷掉一截作成木頭路給人走的觀河步道.
步道就算了還頭尾裝路障..騎沒200公尺腳踏車要搬兩次..

已經有不少橋有建自行車道聯絡道,唯讀中正橋要跨到台北市那邊要先去算命
講實際一點應該是沒有才對.硬要跨越必須要從水門旁邊的路"逆向"上河堤
然後有10公尺的"賭命"距離才能有人行道可以保命
關於自行車道內騎機車...其實很少遇到..遇到的反而都是水利局巡河的
難怪"偷工減料"這四個字永遠跟台灣人畫上等號
機車騎中正-華江那段根本沒感覺,搞不好騎秀朗 - 中安便橋 (作工程那邊,不是過秀朗橋新店那邊)
都還騎的很快樂,當越野車在騎,反正車也不是他的,當作在玩
還好開板的有佛心,親自用腳踏車體驗才能感受真正的民意.

如果某段車道機車出現頻繁

其實能把機車騎進來的也就那幾個水門
進來沒多久接到自行車道的地方設置錄影機,跟告示牌是一定要的
找個警察快轉抄單應該不用花太多時間, 因為能遇到的應該不多
多的時候應該是傍晚 ~ 午夜
真的有決心是紅單寄出去後
找記者發新聞,電視曝光就會少很多了,再不行就用手機拍然後寄給警察當作善事
melbournebest 車友, 7/5一起來吧, 須要像你這樣對這段路的熟客,問題題更可以一舉成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