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25 Koni Sport 調軟硬心得

henrylai21 wrote:
看來後面是彈簧過硬了, 即便rebound調軟, 只會增加低速爛路的彈簧高頻震動, 不會增加舒適度

如果單換後彈簧回原廠彈簧, 車高又變成前低後高, 反而不利入彎穩定性, 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後輪用係數較低的eibach sport, 前輪維持H&R race, 車高持平, 只不過這樣不知會否有後遺症?

所以這就比較傷腦筋的地方
因為無法確定eibach sport與你車上H&R強度差多少
還是你有熟識歐洲車底盤調教的店可以討論請教?
不然日系彈簧其實品質也很不錯,種類規格齊全...可依長度、直徑與強度等條件尋找適合的替代品

不管是套裝避震器,還是筒身彈簧的選擇搭配
常常會改變原廠設定的調性,但我們還是能從中修正自己偏好的調性,不一定要照單全收

一般來說前驅車前面的彈簧磅數,大多設定的比後面硬大概2kgf/mm上下(Renault Sport是不太一樣)
但你目前的狀況好像是前後一樣硬?也許你可先確認一下當初原廠前後強度設定的比例,以作為來日調整的參考

不過說回來,透過改裝讓底盤偏硬派的車,你現在的感受都是正常的...只看想不想妥協或再修正

henrylai21 wrote:
1. 低速過不平路面: 硬, 如果是連續不平, 厚! 真的很硬 (over-damped?)但怕調軟了就更糟, 變成彈簧自已在跳
2. 高速過橋接縫: 這是後輪最balance的狀態, 一次過, 不太晃 (well-damped)
3. 高速過連續起伏路面(如離開某些收費站的硬水泥路面): 竟然還有彈簧床的跳動感,不知是under-damped, 還是over-damped導致車身跟著路面波浪狀起伏而上下晃.(恕刪)


確認一下後面懸吊是否有觸底的現象.

#3 可以確認所調組尼過低造成的.
#1 一般都是避震器觸底造成的. 可以綁個束帶在koni 上面, 開一開看看束帶有沒有跑到最底下去. 有的話, 那種硬可能是觸底造成的. 需要配更硬的彈簧, 或是提高車身來避免觸底.

當然, 個人非懸吊專家, 僅供參考




<15151551515151515
今天去機場接老婆兒子, 後廂又塞兩個大行李, 老婆坐後面竟然跟我說: 耶? 車調好啦? 好像舒服很多?


其實什麼都沒調, 只是因為車尾重量增加, 壓得住彈簧, 所以改善了乘坐舒適性....


所以問題還是在彈簧上面, 不知道如果把原廠彈簧拿來剪一圈, 是否能夠得到既能降低車高, 又不會太硬的效果? 畢竟原廠彈簧也不算太軟..., 然後把koni的rebound調整一下, 是否會有比較兩方面妥協的效果?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由於H&R的race級彈簧實在太硬, 車頭夠重所以前彈簧還算壓得住, 但掀背車車尾過輕, 而且沒有四門房車那長屁股的"質量槓桿"來壓後彈簧, 所以後軸簡直是過硬的後彈簧獨霸的局面, 造成了經過爛路車尾彈跳癲頗的現象十分嚴重, 本以為把後軸的koni sport筒身的阻尼調軟便可解決了, 看來也是駝鳥心態~~


今天去把後面的koni sport rebound調軟了, 結果是後輪路感有稍微模糊一些, 過橋接縫的感覺比較間接一點, 但經過不平爛路以及高速不平整路面仍舊是癲, 而且可以感受到避震器更抓不住頑固的後彈簧, 使得高頻震動更加嚴重, 導致今天身懷六甲的女王在後座突然發飆, 說再不改善立刻換車~!!


看來跟之前推測的一樣, 問題還是在於過硬的後彈簧強度遠大於車尾的質量(前驅掀背車通病), 所以不是避震器抓不住彈簧, 而是過輕的車尾根本壓不住彈簧, 造成彈簧擺動振幅不大卻頻率很高的現象, 目前能夠解決的方式只有兩種:

1. 改回磅數較低的原廠彈簧
2. 在後車廂放50公斤的鉛塊...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若是單獨後輪換回原廠彈簧, 則必須處理以下問題:

問題1. 車高前低後高的設定: 在入彎過程會加劇煞車後輪鎖死以及入彎後輪甩尾的現象
問題2. 彈簧前硬後軟的設定: 除了入彎over-steer外, 出彎也會因為重心往後轉移而造成under-steer


處理方式:

針對問題1. 加強後輪rebound, 讓車尾上揚阻力增強, 減低入彎甩尾傾向
針對問題2. 加強前輪rebound, 讓車頭上揚阻力增強, 減低出彎推頭傾向



因此, 希望透過:

1. 後彈簧單獨改回原廠彈簧高度, 一方面改善後輪彈跳, 二方面維持前輪硬彈簧設定來抑制車頭動態
2. 加強前後輪rebound, 改善入彎車尾上揚與出彎車頭上揚的傾向

來解決改善爛路避震舒適性以及降低操控性能的犧牲程度, 看看是否能夠取一個折衷的妥協辦法~~


還望高手不吝指教!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henrylai21 wrote:
由於H&R的race...(恕刪)


你家女王可真悍,但不失為換車的好陰謀

你目前的構思和原廠相比,重心已經改變且懸調前後支撐強度差異也將擴大...
完全是對舒適做出妥協,對操控可能事倍功半也難盡如你意...很難給你建議

彈簧是RACE級的嗎?我上次去看好像是歸在Sport Performance這級
你的彈簧有分前後嗎?強度都一樣嗎?

你的彈種規格沒有日系彈簧可更換嗎?
剪原廠彈簧應是可行(只是我個人比較不喜歡),另要留意是否有筒身觸底的可能,視狀況加綏衝墊
偏門一點或許配合像防傾王那類的東西,號稱不影響直行的舒適又能改善轉彎的側傾
看其原理可能只在極限時有較不線性的問題,一般用路應還好...此點完全是給你資訊參考,沒有建不建議
還是問題能再簡化一點...彈簧強度略降前後都重新換過
只是你的車種稀有,換下來的彈簧可能不容易轉手...這算改裝冤枉路常有的事情
15151551515151515
經過車友的啟發, 我決定在放棄操控改回原廠彈簧之前, 先行測試之前所提到的"加鉛塊"方案:

1. 找個行李箱裝滿重量, 放後箱壓重, 希望這樣可以改善行路舒適性, 用於平日載老婆

2. 等到假日要"戰鬥"的時候, 拿掉行李箱, 瞬間恢復為戰鬥模式, 又可以享受操控快感


好像這也不失為省事又兩全其美的方案~~?

唯一的損失是油耗會略微上升一點, 唯一的風險是上了年紀怕搬行李會閃到腰~~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henrylai21 wrote:
經過車友的啟發, 我...(恕刪)

哈哈哈...我也還真的有想過加重,只是感覺有點KUSO

當初你的訴求是廠化般的懸吊,以這個標準來說強化筒身+原廠彈簧是會比較不足
但如果只是稍事提升,強化筒身+原廠彈簧還是有強化效果,也許對你的用車狀況反而才是最平衡的設定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哈哈哈...我也還真的有想過加重,只是感覺有點KUSO

當初你的訴求是廠化般的懸吊,以這個標準來說強化筒身+原廠彈簧是會比較不足
但如果只是稍事提升,強化筒身+原廠彈簧還是有強化效果,也許對你的用車狀況反而才是最平衡的設定



的確是有點KUSO, 不過這種"人工配重"的方式既省錢又可以健身, 貌似也無不可....


我是怕已經對於廠化懸吊吃上癮之後要降回原廠強化型懸吊會有點失落感....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