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來遲,Citroen C1、Peugeot 107、Toyota Aygo日內瓦同日誕生~MSN汽車新聞請點閱

這個新聞是由U-CAR提供的

日內瓦車展新車-PEUGEOT 107正統106傳人!~大紀元新聞請點閱

這個新聞來源則是台灣的AUTONET


不同的媒體都指出

三款車的底盤部份係由Toyota所提供,PSA主要負責懸吊組件及柴油引擎的研發。

不知道所謂的

HONBINCHIANN wrote:
日本引擎 法式車殼底盤喔


根據在哪裡?

另外,不同的媒體也都同樣指出

位於捷克Kolin的TPCA(Toyota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車廠,將成為這三款車的生產基地。

HONBINCHIANN wrote:
看起來一樣 用起來不一樣喔


不知道同一個工廠混線生產的產品除了外觀不一樣之外,開起來要如何不一樣

還是根本沒根據的隨便講一講,那目的是什麼勒?
前2天在路上看到一台白的107..
真的挺搶眼的..

之前有去看過實車後..
內裝塑膠感我是比較沒差啦..
裡面的空間也比想像中的大一些..
雖然駕駛座調到小弟身高180的位置..
再去坐後座位置就滿了..
不過那椅墊真的是有夠薄..0分..
還有那輪胎蓋..0分(真的是別鬧了)
60萬..哀..

買了後座直接拆空可能比較實在..
偏執是個性.隨性是原則..
我是不相信它的加速會像1300 CC 啦!
因為它的動力數據還是1000CC的
HONBINCHIANN wrote:
明明是三廠共同開發 怎麼又是TOYOTA的小車
日本引擎 法式車殼底盤喔
如果都是toyota那有賣更便宜嗎?(並沒有)
小車本來就要更注重安全 鋼材塗料....看起來一樣 用起來不一樣喔

請問這輛車的 "鋼材塗料" 如何 "不一樣" 呢?

你說得斬釘截鐵的
是有什麼根據嗎?
我覺得這車不錯的剛剛好適合小家庭
XTR wrote:
請問這輛車的 "鋼材...(恕刪)


這事最後還要給大家一個交代

所以我整個整理一遍給大家看

2010-09-06 13:34 by HONBINCHIANN wrote:
明明是三廠共同開發 怎麼又是TOYOTA的小車
日本引擎 法式車殼底盤喔
如果都是toyota那有賣更便宜嗎?(並沒有)
小車本來就要更注重安全 鋼材塗料....看起來一樣 用起來不一樣喔


文章編號: 22186308文章日期: 2010-09-07 03:55 by我沒有分身 wrote:
TPCA(Toyota Peugeot Citroën Automobile)

TOYOTA和PSA各出資50%

工廠位於布拉格以東的郊外小鎮科林(Kolín),年產約30萬輛迷你車,迄今中歐地區規模最大的投資案之一,約13億歐元的投資額.

它的合作模式算業界少見

TOYOTA負責設計與生產線管理

PSA負責原料採購~捷克在地採購呦

儘管是幾乎一模一樣的車子,但分別掛上CITROEN C1.PEUGEOT107和TOYOTA Aygo

這間工廠的特色就是

"全面推行豐田的精實生產" (所以不用噴漆的地方絕對不噴,內裝不用修邊的地方絕對不修邊,保證精實啦)

因此被譽為豐田最現代化的工廠

詳細的介紹

請查閱

遠見雜誌2008年11月號 / 巴菲特 滾錢人生

特別企畫單元

"中歐最大 日法合資汽車廠 TPCA 13億歐元 打造中歐小車祕密基地"

作者:楊瑪利、邱莉燕


然後這位 HONBINCHIANN 左躲右閃.扯東扯西最後終於說出

文章編號: 22371727文章日期: 2010-09-14 20:58 by HONBINCHIANN wrote:
我對車 的確不熟


文章編號: 22389488文章日期: 2010-09-15 13:39by HONBINCHIANN wrote:
真的沒辦法回答耶 那個業務乎弄我


但是

文章編號: 22396030文章日期: 2010-09-15 17:48 by我沒有分身 wrote:
那你應該公佈是那一個營業所的那一個業務是這樣"唬弄""呼弄"消費者才對呀...要買車的消費者才知道是要找實在的業務?還是要找滿嘴胡說八道的傢伙.......你是站業務那邊?還是站消費者這邊?



文章編號: 22402360
文章日期: 2010-09-15 22:31by我沒有分身 wrote:
1.既然業務不誠實告知你正確的產品訊息,你為什麼遲不公佈業務的相關資料供其他欲購車友參考,避免其他人受騙?

2.上1.的問題在80樓已經問了你為什麼迴避80樓的問題?不說明你是站業務那邊?還是站消費者這邊?你是故意看不見?還是又有什麼不能說清楚的原因???????
這兩項你該給大家交代呀....不然你的發言真實性,大家都是一個大 ?


不知道是有人看他被大家"XX"於心不忍,所以急著找01管理員解救他?還是他自己找...???

這個不誠實會誤導消費者的業務是誰?大概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如果價錢相同, 可以選擇, 台灣組裝或日本原裝的同一車型 ,我們都希望買日本原裝的, Why? ,
早期一些日本車型來台組裝, 也希望買最早的那一批,因為第一批幾乎全都是日本原裝零件, 零件上全都看的到日文標籤, 而接續推出, 後面的批次, 則會陸續改用台製的零件.

歐洲賣的 Toyota
日本賣的 Toyota
台灣賣的 Toyota
開起來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Toyota 會針對不同的地區做調整
台灣的Toyota客戶完全不要求,一直說很好.... Toyota 自然沒有必要改.
Toyota完全是商業導向 , 歐洲車廠眾多, Toyota 在歐洲會被質疑,被考驗,被要求 ..所以必須要改的像歐洲車才能賣.

這是小弟5年前在法國開過的 Toyota Corolla Verso


它開起來完全和台灣的Toyota 不同, 底磐的剛性十足, 開到時速150km , 也不會飄 .完全顛覆傳統上我在台灣開過的日本車的印象.
關車門也是很厚重, 柴油引擎(扭力十足), 按鈕起動(台灣要好幾年後才有)....幾乎就是一輛我們印象中的歐洲車 .

Toyota 在歐洲調查時 , 它的妥善率名列前矛, 發生故障的比率低 , 被質疑的就是鈑金,底盤和操控.

既然現在這輛 107 和Toyota Aygo,Citroen C1 是三胞胎車, 引擎和變速箱採用 Toyota 的, 表示故障的機會低
底盤調校和車身是Peugeot-Citroen 的,上面幾樓的車禍照片,車身還蠻完整的,表示車身鋼板強度表現還好. 如果是台裝的日式車?
那107 不就是集兩家之大成, 不是很好嗎?
herblee wrote:
如果價錢相同, 可以...(恕刪)


問題是價格不對啊!
一樣價格可以買1500-1600cc的小車, 一般人就不會買1000cc的
當動力完全不夠時, 講操控是多餘的
herblee wrote:
底盤調校和車身是Peugeot-Citroen 的


老闆

您喝醉了嗎??????????????????????

我沒有分身 wrote:
TOYOTA負責設計與生產線管理


herblee wrote:
上面幾樓的車禍照片,車身還蠻完整的,表示車身鋼板強度表現還好


紅色的C1是死亡車禍.......

駕駛是當場死亡

那部車駕駛座當時用布蓋住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死亡=刑案現場"

herblee wrote:
引擎和變速箱採用 Toyota 的, 表示故障的機會低
107 不就是集兩家之大成, 不是很好嗎?


您這句更諷刺

Funeral for Cornwall town crier killed in car collision ~BBC新聞請點

Dailymail新聞請點~Pensioner driving his recall car to garage dies in crash en route after it shot into the road

Man killed driving recall car to garage~英國太陽報果然最狠~請點

這位老先生就是因為要把良好的toyota設計+peugeot採購=集兩家的大成的recall產物開回車廠的路上撞掛的
言重了, 小弟不是老闆,只是小弟, 喝酒不開車... 也沒喝掛

前面的文中是有寫到 "PSA主要負責懸吊組件及柴油引擎的研發" 等的字眼
小弟在歐洲碰過的Toyota , 鋼板也是很厚, 和台灣的不同.

紅色的C1 是在 希臘Rhodos 島的海邊 , 有照片但沒說明
找不到
我沒有分身 wrote:
紅色的C1是死亡車禍.......
駕駛是當場死亡...(恕刪)

的描述
由照片, 該車的車身完整,沒有和它車碰狀的痕跡 ,全身卻都有許多刮痕,很多組件是完整掉落, 地上沒有零件碎片
非常像是墜海之後, 車身和海底礁岩碰撞所造成 , 打撈之後,很多零件掉落.

車身再堅固,也無法保護墜海的車主.

我沒有分身 wrote:
那有人會傻傻的跑去買安全性鳥鳥的捷克TOYOTA嘛...(恕刪)

C1 的正面碰撞是四顆星 , 在輕型車當中算是還好的
沒辦法,我家有太多法國車,其中也有一台C3 , 腦中老是留著安全性很高的印象.

我沒有分身 wrote:
Funeral for Cornwall town crier killed in car collision ~BBC新聞請點
Dailymail新聞請點~Pensioner driving his recall car to garage dies in crash en route after it shot into the road
Man killed driving recall car to garage~英國太陽報果然最狠~請點
這位老先生就是因為要把良好的toyota設計+peugeot採購=集兩家的大成的recall產物開回車廠的路上撞掛的
...(恕刪)


看過了!英法是世仇,您多參考幾篇英國的報導,就會發現, 英國人最愛消遣譴法國車
所以要研究原因 , 不是只看結果.

它是由支線進入幹道,和一台 Freelander 相撞 , 幹道上的車速都很快, 輕型車碰上Freelander , 後果當然嚴重.
如果是側撞, 那更嚴重.
現在英國警察要查 這台 107 , 是不是也有Toyota 油門踏板卡住的問題, 以至於暴衝進入幹道.
Recall 也是查這個問題

如果有英國警方正式的報告出來, Toyota 的電子油門有設計瑕疵, 那Peugeot /Citroen 就一定要回收, 不是只有召回.
而台灣的107有沒有相同的問題? 還是已經更換過了?
真有問題,這當然不能護短, 但是,還是要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