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參予台北縣off road 公共練習場規劃

哇塞,飛團長貼的這個地方是天堂嗎?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不是我想要澆冷水
如果場地是做給bmx玩的話可能可以
如果是要給登山車的話錢就省省好了
之前台北大直那邊也有一個場地
辦了比賽我也去響應了一下....
那比賽真是一個惡夢
因為河川地通常都是平的
你起跑台如果做的不夠高
後面那些跳台根本沒有足夠動能可以飛過去
再來路做的太寬根本就用不上卡位這些技巧
結果只是騎xc的車會跑的比4x快
所以做場地有幾個基本原則
1.要配合地形- 平地不能起高山
2.要有挑戰性- 不好玩應該沒人要去,不要想這是給[一般人]騎的,這種場地具危險性
3.要好維護 - 就像前面幾位大大說的,花了幾百萬做成以後變成一個荒煙漫草區,全台灣我也見過不只一處

結論:沒有地形起伏的平地,不適合給土坡車騎,沒有編預算維持的場地,不如不要蓋,免得日後徒留悲傷
個人經驗,參考一下
騎車要找我
你是說美堤那個終年積水的爛地方嗎

在那邊衝要帶換洗衣物喔~
不好意思~問個白痴問題

那邊要怎麼去阿

今天去騎河濱想說順路去瞄一下

不過騎到秀朗橋就沒路了

騎公路過去要怎走阿


謝謝大家的留言與建議。

我雖是單車愛好者,但對off road 不夠熟悉, 所以規劃團隊提出土坡場的設計,
我們一時也難以評估正確與否,
所以,特別上網來聽聽大家的看法。

新店溪西岸這個場地 只有 30*50的大小,

依我看法,這個場地最重要的是定位,因為這尺寸很難容納所有的需求,
也許車友們到現場勘查後,可以找出一個明確的設定。

off road這主題在台灣並非主流,
我在內部討論時 其實面對很多不同意見,尤其是維護管理以及小眾客群的公共服務權利義務關係,
都是被關心的主要課題。


這個場地只是引頭船,我們想確認車友們對這議題與設施的反應,
如果可以引發一些良性效果(比如車友團體或產業的長期認養 ),

我會嘗試說服內部找個地方進行更具企圖心的規劃(二重疏洪道有幾座橋下空間看來不無可能)。
但關鍵在於 這些公共投資會不會無以為繼?(我在台北市搞過公共極限單車練習場,但後繼無力)

7/25如果找得出幾個車友先去瞧瞧新店溪場地(7/25如果大家不方便,7/27下午會不會有更多人想來?7/27早上縣府人員剛好要跟北縣車友去二重疏洪道踏騎問診,我想我們可以就車友的反應繼續交換意見。

請大家繼續不吝提供意見囉。
今天下午我依照squeez兄提供的場地尺寸
我設計了一個登山車練習場
場地很小並且又是平地
登山車分類又多
所以折衷之下
畫了草圖
有點鳥
請加減看

設計的概念是盡量涵蓋不同種類登山車
這裡面包刮土坡,FR,XC,4X
並且考量到使用者的技術程度
初級要騎完整場絕對沒問題
這樣可以讓初級使用者慢慢建立信心
對於中級使用者在路線中仍有許多挑戰
甚至對高級使用者要順利挑戰全部關卡也不是那麼容易
沒有完全擋住初級者的路線可以留住新人
沒有完全太簡單的路線可以提供中高級使用者進步的空間
將中高級使用者留下
增加場地重複使用率
所有路線都有間隔可以讓半途想要退下的人
有路可牽車出場地而不影響動線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再進一步解釋及標記尺寸
以及部分施工方法
大家有意見也可以說說看

圖片

土坡騰躍區(紅色)
<練習目的>
這區是給土坡車的愛好者有個練習騰躍的直線場地。
<場地設計>
起點採用斜坡起跑的方式,這樣可以增加第一雙小坡起飛前的動力。一雙小坡之後,經過高架橋的路段下方為加速區,接著是一雙大坡,再來是一個table top,最後是一雙小坡。每組坡的兩旁預留約一公尺的緩衝寬度,目的是不做騰躍動做的騎士能夠騎過這一區。

Pumping練習區(寶藍色)
<練習目的>
這區適合初中高級各級的騎士練習,目的是在練習身體對於地面起伏的反應,得到更有效率的騎乘技術,以及高速過彎技巧
<場地設計>
緊接在土坡騰躍區之後,先是四個右左來回的邊坡,之後再一小段平坦的直線加速後高級的騎士可以嘗試藉由一個小起飛坡騎上稍微傾斜的牆壁(wall ride),由牆壁末端的降落坡落地,初中級的騎士可以經由牆壁下緣的邊坡經過這個彎道。再來是連續pumping,分別由兩個,四個,兩個三組小坡接連,這區會比前面左右來回的邊坡更容易練習,不過初中級騎士的速度可能會很慢。這裡的設計也類似4X中的場地,可以練習連續起伏下的操控技術。在三組連續pumping之後,又是一個可以嘗試的牆壁,這個牆壁與地面交角將是垂直,騎士必須有相當的技術才有可能完成。再來是一雙小坡接一個table top,這個table top可作為類似土坡騰躍的練習,無法飛躍的騎士一可經由上端平面騎過。再來是一組半徑不同的髮夾彎,內側小彎邊坡離心力大,適合高級騎士練習,外圈大灣邊坡離心力小,適合各階級騎士。再來是兩組小坡,繼續pumping。

北岸體驗區I(north shore ride I)(綠色)
<練習目的>
訓練期是的平衡技巧及膽識
<場地設計>
這條路徑上分為兩種路況,以行進方向為前方,左側是給高級騎士練習,設計為為一個木製斜坡,騎上一個1公尺高的平台,再接一個斜坡騎上2公尺平台之後接一小段平台,平台之後是急下坡接回水平面。右方路線是在水平面的兩組翹翹板,頭尾用獨木橋連接,中間則可加上其他障礙。這適合中低級的騎士練習。

大爬坡(黃色)
<練習目的>
練習爬坡技巧及檔位轉換
<場地設計>
此一爬坡的設計是要接連之後的天橋以跨越土坡路線,坡度設計得實地勘查才知道,坡度的設定在中級目的是讓初級的騎乘者練習急爬坡,如果爬不上去的,旁邊有樓梯可以牽上去。

下坡及大落差(天藍色)
<練習目的>
練習在下坡時的煞車控制及重心轉換
<場地設計>
下坡的傾斜程度比上坡大,對於初級騎士比較有挑戰性,此路線亦可選擇右邊的路線,經過木製的高架,降落至兩公尺的高度,最後是一個2公尺的落差落在場地之外,這是給重度口味的高級騎士練習。

急彎轉換區(棕色)
<練習目的>
練習左右連續急彎時重心轉換及車速控制
<場地設計>
這裡的場地設計類似pumping第一段左右交錯的邊坡,但是距離更短,彎角更大,適合中級至高級騎士,初級騎士亦可緩慢經過。

北岸體驗區II(north shore ride II)(橄欖色)
<練習目的>
訓練騎士的平衡技巧及膽識
<場地設計>
有左右兩道可以選擇,左邊是中高級騎士,經過一個小爬坡,爬上兩公尺高木架平台,在此又分岔為兩個寬度不同的獨木橋,左邊約15公分寬(適合高級),右邊50公分寬(適合中級)。獨木喬會合後經過一個下坡道1公尺高,緊接一個翹翹板,之後可以選擇一公尺的落差跳離場地,或是繼續直走利用最後的樓梯騎至水平面。此段的右邊路線適合初級,也分成兩道,靠右是寬度15公分的獨木橋,曲折前進增加難度。左邊是亂石區,讓騎士體驗在亂石上的騎乘感覺,亂石區中還可增加其他障礙。經過亂石區後,兩道交會,最後有巨石區,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才能騎過去,若騎不過去,則可以從旁邊繞道。左右兩邊不同島及的車道最後會合,從場地的左側出場。
看來是不錯的設計哩
在練習與使用時,大家如果能協調使用
應該是適合不同程度,不同族群的人使用
畢大
claudedore設計的場地看起來都有兼顧到不同技巧水準的車友
在這麼小的空間裡面可以做得到這麼緊密的配置,很厲害也很讓人佩服
如果真的可以做起來應該很吸引人,也有指標作用,對於推廣OFFROAD活動會很有幫助

唯一要擔心的是,不知道堤防內的河川地,能不能做這樣的土坡或是木棧道
記得中安大橋橋下河岸的高度並不高,下大雨的時候應該很容易泡在水裡
這些設施也許在某次颱風過後就找不到了

阿海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claudedore wrote:
今天下午我依照squ...(恕刪)


很棒的規劃

辛苦了!
了解各種看法,並不斷積累知識。產生不被單純狂熱左右的判斷力。
很棒的規劃..
可以在25及27日時..
帶去給sqeez兄作為參考..

不過在河濱作設施..
必需要考慮防洪的效能..
畢竟..這是防洪道..
也需考慮到排水時..設施的存活性

再者..平地的土坡場..
最需考慮的是加速性

有塊地可以規劃..
真好..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