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你應該趁著還年輕,花些時間在BMX上學習,以年輕人的身體反應,應該不長的時間,就有明顯的進步)請問畢大這句話是指去玩BMX嗎 還是指玩技術 我沒有BMX.....還有五吋真的夠嗎 車店老版也這樣建議我買TRANCE X不過其實我也玩一些飛 跳ok嗎 REIGN如何 不知到其實我也打算等IGUANA壞後買一台土坡車 或 街道車玩
行程這個問題,常常在要買車的時候被拿出來討論但是我們幾個老頭子總是會說一些讓年輕人不容易懂的話什麼行程不用太長啦,練功比較重要啦一類的不是「行程無用論」,這些只是我們一路走來的一點感想希望下面的故事能夠幫助看不懂前面一些內容的人記得2~3年以前剛開始騎OFFROAD什麼都不懂,只覺得登山車只騎柏油路是很浪費的事情於是就招了一些同好,到處找路亂走丹鳳山和中埔山在那個時候,就是常常去練功的路線剛開始都不敢放快速度,很多障礙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動作在沒有什麼技巧的狀況下,膽量跟反應變得很重要除非是有天份的(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不然遇到障礙就一律把重心往後拉靠著膽量,還有避震器的行程,衝下去吧那時候避震器的行程和順暢度,是可以放大很多倍膽量的利器於是4吋不夠,變5吋...5吋不夠,變6吋....一隻一隻狐貍,通通帶回家養...就這樣亂亂騎,膽量慢慢練大了,然後有一天....一堆人聽說楊梅有一條福人步道,約了個時間來去看看在地的小范說,「福人我熟,我帶大家去玩」於是就跟著小范往福人步道裡面闖結果卻看到小范用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非常陡峭又不平的步道上左閃右躲的衝下山每個人看到下巴掉下來,直說小范是「神樣」....於是開始認真練,努力練,練練練.....但是怎麼練,奇怪,就是沒有辦法把車子控制好連小范的一半程度的水準都難(當然像車神、阿丹、阿華....等等那些也一樣離我們很遠)一問之下,原來這些高手們,剛開始不是玩攀岩車,不然就是騎單避震在沒有什麼避震的輔助下,一點一滴把身體的反應和收力做好掌握到在通過障礙的時候,如何控制自己和車子的重心等到熟練之後,換上長行程的雙避震車以自己修練的功力再加上兵器的輔助你說,殺遍天下無敵手還會是難事嗎畢大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BMX或者是土坡車一類的,都是適合練習基本功的工具少了避震器的協助(或者說是干擾)當你該做的動作沒有做好的時候,該摔的就會讓你摔換句話說,就是逼你把該做的動作,清清楚楚的做完整想要拖泥帶水地矇混過關,成功機會都很小所以,基本上比較接近用痛苦來換成長不過,年輕人體能好反應快,不會像老頭子練那麼久都沒什麼進展練個一年半載的,應該就有些成效出現到時候要飛要跳,就悉聽尊便囉飛,其實很容易;但是騰空時要穩,才能確保落地的穩定性避震行程長,就可以飛的比較穩嗎?殘念,這完全沒關係只有基本功可以幫你把車抓穩,即使起跳不完美,還有機會在空中做修正長行程的避震器應該是最後一道防線在你的動作萬一不夠好的時候,可以在落地的時候救你一把所以應該是備用的,而不是一開始就把他放在你要用光的選項裡面不然萬一跳得不好,落地時豈不是沒救了以上報告,如果看不懂的,就不要勉強,因為實在寫得很爛
就說北台灣off road團快要改名成了北台灣DH團。哈!因為大家口味越來越重,所以行程越來越長,還嫌不夠。以前trance只有四吋,比賽裡面小飛小跳的人還是一堆,但是現在北台OR團是重視大跳台,難怪越換越長。五吋不夠嗎?受傷之後很多危險路段寧可不騎,所以小弟是沒有資格講話,但是如果以全地形還有on road也想有快樂的經驗,trance真的不錯的啦!上了Reign應該還會進一步換前叉,騎成角度應該還是可以接受,但是要騎大的換前叉總體重量還有靈活度就會跟trance拉大感覺了。上坡有沒有差別,當然有,拿手上那台06trance跟6.6來上坡,檔位就會差了一到二檔。你看我們北台OR團以前五指山還都是慢慢龜上去,現在幾乎都是豪華團,車子上去。體力變差了嗎?我想不是,一部份原因是想好好享受下坡樂趣,但不可否認的大家幾乎都是長行程,上坡會要人命的。
tokai_ko wrote:行程這個問題,常常在要買車的時候被拿出來討論但是我們幾個老頭子總是會說一些讓年輕人不容易懂的話什麼行程不用太長啦,練功比較重要啦一類的 海哥這文章寫的太好了......看了又不得不感慨......為什麼年紀大了才愛上OFF ROAD......人老了......身體真的有差啊......
想我們這樣的老頭騎車呢,行程的長短,就顯的很重要了.年紀大的骨頭也粹化了,所以行程長點,對腿部的衝擊也會相對的輕微!若是短行程或是沒行程,那麼衝擊力,也相對的直接,沒有緩衝,可能筋骨會震裂,而無法復原....小心騎車,安全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