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飄阿飄 wrote:
我想請問阿...
那組XT UST的輪圈是什麼用途的??

tokai_ko wrote:
XC用途,最寬只支援到2.2的胎

海哥.....我記得你的XT輪組是2007年的款式.....那時是算XC用途

不過今年2009年款式的.....XT碟煞輪組有兩種
WH-M776 前20mm軸心 / 559*21c / 24鋼絲 / 適用輪胎1.95~2.5.......這組算是AM等級
WH-M775 QR快拆軸心 / 559*19c / 24鋼絲 / 適用輪胎1.5~2.25.......這組算是XC等級




skywave wrote:
現在我只有前輪有補胎液= =,要加之前要三思而後行呀XD

可以請問一下...為何只有前輪有補胎液??
不是後輪被蛇咬的機率比較高嗎??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skywave wrote:只是要記得補胎液不要太早加,等輪胎都裝好確定沒有偏擺或其他問題時在加,

裝胎前稍微注意就好沒那麼困難啦我都是在還沒裝胎之前就加了


skywave wrote:
現在我只有前輪有補胎液
為何?難道你裝前輪的時候搞的#$%^&%$&@...所以沒裝後輪



skywave wrote:
要加之前要三思而後行呀XD
為何呢?這東西除了好用還是好用耶


還有...UST胎我用很久了尤其在2007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不停的買UST胎來做性能測試
幾乎一星期換一次胎到現在為止從來沒有挖斷過塑膠的挖胎棒哦(包括2.5的鋼絲下坡胎)
UST胎的確是比一般的胎難裝,需要的是技巧而不是蠻勁




結論:UST胎和補胎液其實是很簡單的東西,沒有那麼難!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skywave wrote:
Kenda K101...(恕刪)


插花一下, 記得我剛買新車, 5000km時第二次換機油, 輪胎被車行打到100psi以上, 我還笨笨的開好幾天, 後來那組輪胎還是平平安安, 到四萬多公里才壽終正寢.

腳踏車很多零件安全係數都不高.

其實我現在爆胎也有一大部分是蛇咬造成的, 現在胎壓多半是40-60psi, 可是有時後輪沒閃過石塊還是會蛇咬. 不過看看各位前輩的經驗, 這種情形UST好像也會脫框? 加上stan,s超級難買, 所以...

不知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實心胎?
skywave wrote:
Kenda K1010 UST 2.35最大只能打到55PSI,
打到70PSI爆了跟補胎液似乎沒啥關係吧!?
這種設計本來就適合在中低胎壓使用,
沒辦法跟一般內胎那種封閉環境可打高壓相比,

之所以會打到70
當然不是無聊吃撐著沒事做
而是
1.想測試是不是有漏氣
2.當時的胎邊沒有完全跑出來

我想在靜止的狀況下(未騎乘)
打到80都沒事(因為我之前未加stan's時有打過)
但是,如果加了stan's
就要照規範上來打
不然可能會
畢大

picassorfc wrote:
當時的胎邊沒有完全跑出來

裝胎前還是建議在外胎上塗些肥皂水這樣胎壓低很多就可以完全跑出來,心理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swbc wrote:
裝胎前稍微注意就好沒...(恕刪)


補胎液只有裝前輪是因為後輪裝好後隔兩天發現輪胎有偏擺,
偏到以為是輪框有問題就把胎給拆下來檢查,補胎液就流光哩,
後來發現是輪胎的問題,重新上了些油再裝就好很多,
所以加補胎液之前最好先把胎給試一下,過幾天沒問題在加才不會浪費XD,
現在補胎液用光哩,等貨到才有辦法再加,國內不好買也是一個問題...

skywave wrote:
到以為是輪框有問題就把胎給拆下來檢查,補胎液就流光哩
小心點拆補胎液其實只會流掉一點點而已,你一定是動作太大了啦........呵呵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ts080 wrote:
我倒有一個疑問....
基本上用低胎壓去跑的話
框邊會被傷的很慘
無內胎系統又是靠框邊在維持氣密....
沒有人遇過漏氣的問題嗎?
(恕刪)

阿亮果然是高手
一句就點到了問題所在.......
------------------------------
去年拿到Stan's Notube組合
馬上就用了
抓地力 吸震效果.....真的不是蓋的
車友一裝 馬上就去碰碰跳跳.....
結果不過是一個人行道落差 飛的太猛
就把框給"定貓"了
輪框當場 就凹進去 ......輪胎也跟著一洩千里
當初想說試一試而已
也沒帶工具不能換內胎 只好牽了好一陣子的車
還好敲敲打打 把框給板金回來
該車友就是貓空之鬼阿宏..........
後來他表示 他寧可offroad顛一點
不要在半路上顧路
------------------------------
我們是用Stan's Notube改裝的
又都是騎XC車 外框也比較屬於輕量框
這樣比較容易出差錯
mavic的UST 框都很粗壯
因為框變形 影響氣密 我想機會比較低
(不過還是有機會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我個人是還蠻推薦
Stan's Notube無內胎系統
不會蛇咬 只是優點之一
低胎壓 帶來了的吸震效果 才是不可言諭
外胎和路面的關係
因為少了 內胎的阻隔
路感更明確清晰
XC車在高速下會更穩定
一般我比賽怕蛇咬 胎壓都打到50psi 高速真的很受不了
用過Stan's Notube真的覺得是一個好物
外胎吸震性可以這麼好 騎車更穩定了
我自己是覺得比換避震器有效
--------------------------------
mavic的UST 缺點是重了一點
且價格高了不少 外胎也貴
想體驗無內胎的快感
Stan's Notube可以嘗試看看
我有幾個朋友裝了 基本上也不太挑框還有外胎
我現在手邊有一台旅行車
也裝Stan's Notube 出門壓馬路都不用擔心爆胎
--------------------------------
想多了解Stan's Notube
可以去公館圓環的阿綸
還有古亭捷運站的達文西問看看
skywave wrote:
現在補胎液用光哩,等貨到才有辦法再加,國內不好買也是一個問題...


神奇補胎液露天有在買喔~~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阿永 wrote:
神奇補胎液露天有在買...(恕刪)


既然永兄提供這麼寶貴的消息, 小弟也開始認真爬文了, 傳統內胎若使用stan's, 變成UST, 車重減輕又少帶備胎, 大約可以減輕0.5kg左右! 還有附加價值, 投資報酬率算很高了(想想車子要不降強度下, 減輕0.5kg要多少錢? 搞不好沒法度). 但我也整理一堆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意思, 剛剛發現一條賣場車內胎大約280g, 而車行一條百餘元的內胎才180g, 上述0.5kg是以280g的內胎下去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輪框18mm, 美式氣嘴, 似乎沒有可以用的襯帶?

(2)目前我已經很固定使用Larsen TT 2.0外胎(官方560g, 實測650g), 薄而軟, 與一般框和stan's配成UST, 不知氣封夠不夠力?(我不改用較厚的外胎, 不然前述輕量的優勢將被抵銷)

我的意思是, 用stan's將一般外胎和輪框轉成UST, 對於外胎和輪框是否"不挑".

(3)同樣, 在輪胎較薄的狀態下, 是不是意味著更容易脫框?

(4)我在家使用汽車的隨車電動打氣機, 是否足以撐開UST?(這是小問題, 隨便LDS)

thx.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